APP下载

早期康复治疗对创伤性骨折患者预后的影响

2015-03-20吴天慧

医学信息 2015年7期
关键词:早期康复治疗疗效

吴天慧

摘要:目的 探讨康复治疗在创伤性骨折患者临床中的应用及预后影响。方法 选取了2013年4月~2014年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创伤性骨折患者共124例,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患者给予药物治疗和基础性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药物治疗联合早起康复训练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预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生活能力均有所提升,但观察组在住院时间、四肢运动功能及步行能力上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创伤性骨折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早期采取有效的康复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其生活能力,降低致残率,有效改善预后,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早期康复治疗;创伤性骨折;疗效

创伤性骨折属于临床常见的骨折之一,其主要由意外事故或暴力原因所致,进而引起关节脱位、肌腱损伤或神经损伤等,给患者健康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同时临床治疗时间长且恢复慢[1]。近年来研究发现,专业性的康复训练对骨折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作用,成为临床上重要的辅助治疗方法之一。本次研究中,我们选取了我院骨科收治的创伤性骨折患者共124例,观察探讨了早期康复治疗在创伤性骨折患者临床中的应用及预后影响。相关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了2013年4月~2014年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创伤性骨折患者共124例,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中男34例,女28例,年龄在35~72岁,平均年龄(50.3±4.6)岁;观察组中男37例,女25例,年龄在29~69岁,平均年龄(48.7±5.4)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情上比较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康复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药物治疗和基础性的护理,治疗期间知道患者进行必要的功能锻炼(在床上或床边进行肢体功能锻炼、步行训练等,一般为1次/d,30 min/次),同时注意休息,保证日常的营养供给[2]。

1.2.2观察组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专业性的早期康复治疗。患者入院后建立病情档案,对患者病情进行常规分析和评估,然后制定针对性的康复治疗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几点:①与患者进行前期沟通,了解患者的想法和基本需求,对存在紧张、焦虑以及恐惧等负面情绪的患者给予有效引导,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化解其不良情绪,医院可定期举办关于康复治疗的知识讲座,让取得良好康复效果的患者与其他患者进行交流,从而消除有害怕疼痛心理的患者疑虑等,保证其积极配合康复治疗和护理。同时知道患者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咳嗽、咳痰,长期卧床的患者要定期翻身,保持患者固定的体位;手术后卧床的患者,术前进行床上大小便训练,避免术后身体不适而引起尿潴留和便秘。②详细记录患者治疗的情况及体征变化情况,依据患者恢复情况给予针对的阶段性康复训练,上肢功能锻炼采用手指训练器进行,通过关节松动技术进行康复引导,临床护士密切观察患者康复治疗进展,随时与康复治疗师沟通进行调整,并做好记录[3]。下肢训练在系统的控制下进行,引导患者模拟正常人的步行规律进行康复训练,锻炼下肢肌肉,逐渐恢复神经系统对行走功能的控制,最终达到恢复下肢运动功能的目的。同时进行下肢肌锻炼,通过适当的伸缩训练来使得背屈踝关节得以舒展,具体方法为:绷紧腿部肌肉10 s后放松,再绷紧、再放松,以此循环。此外,还指导患者进行双足足趾、踝关节运动及如何正确使用拐杖等。患者训练时间一般为1次/d,30 min/次,6次/w,以60d为1个疗程[4]。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物理治疗在骨折康复中也越来越多的应用起来,物理康复训练是指通过应用物理方法进行康复治疗,常见的方法包括有温热疗法等。在康复训练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家属有效把握湿热疗法,即患者及家属将毛巾浸泡在50℃以上的热水中,然后取出交替热敷患处,时间为3~5min,或者使用热水袋。但在采取湿热疗法过程中要确保毛巾或热水袋温度适当,不能太烫,以免造成患者皮肤烧灼。

1.3评定方法 患者接受康复治疗前后通过量表进行统计分析,收集患者功能恢复情况,其中四肢运动功能评分:0~34分,分值越高表示运动功能越好;步行能力分级为0~5级,级别越高则步行能力越好[5,6];日常生活能力(ADL)测定、住院时问比较评定由专人负责,于康复治疗前后各评定1次。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4.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临床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能力均有所提升,但观察组在住院时间、四肢运动功能及步行能力上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创伤性骨折属于一种突发性疾病,一般多为意外创伤所引起,进而给患者身体造成严重损伤,因为病情复杂、恢复时间长,患者在生理和心理上承受着较大的负担,严重的影响到其身体功能和正常生活。临床治疗的目的在于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对此除了基本的药物治疗还需要配合有效的康复治疗。

临床研究热为,创伤性骨折的治疗重点在于复位、固定以及必要的功能训练,治疗过程中因为对骨折部位的长期固定,所以很容易导致肢体的废用性猥琐,进而引起关节疼痛、肿胀或骨质疏松、关节僵硬等。为避免以上情况的发展,治疗中需要将治疗和训练结合起来,在治疗早期进行有计划的功能康复训练。治疗结果显示,通过早期康复治疗有助于消退软组织肿胀、促进肢体的新陈代谢,维持正常的肌力,防止关节僵硬,最终使得骨折部位逐渐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有效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范燕娜,廖亚琴,林彩霞,等.老年髋部骨折109例的康复护理[J].现代医院,2009,1(5):75-76.

[2]王斌,王静.减重步行训练在国内的应用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11(6):815-818.

[3]王彩红.心理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抑郁焦虑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2,2(6):327-328.

[4]刘倩.肱骨外科颈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0,05(2):102-103.

[5]方亚群,赵丽丽,许婷婷,等.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要点[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0,02(6):130-131.

[6]闫立平,张志强,朱先龙,等.综合疗法治疗肩关节术后功能障碍57例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0,3(27):145-146.

编辑/申磊

猜你喜欢

早期康复治疗疗效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康复治疗体会
早期康复治疗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影响的临床研究
脐灸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疗效
关节镜手术联合早期康复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分析
破裂腹主动脉瘤的腔内修复术与开放手术疗效比较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