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临床护理研究

2019-10-21李彩霞杨敏杜丽英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护理

李彩霞 杨敏 杜丽英

【摘 要】目的:患者在经历顾客大手术过后,往往受其自身特殊机能恢复以及其他特殊症状的影响,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负面影响,为了避免此种负面影响的扩散,通过采用护理干预的临床诊治以此予以有效预防治疗,本文主要针对此种治疗现状以此探究临床护理干预的实际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次试验探究对象选取于我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确诊收治的骨科大手术患者共计110名,为了对最终的临床护理干预应用效果做出有效比对,将本次参与试验探究的110名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用于最终护理疗效的有效数据比对。结果:通过采用临床护理干预的有效诊治,患者的病发率大大降低,且患者的术后恢复具有较好的成效,受整体性的影响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以及配合程度也同样有所提升。结论:依照数据对比分析发现,在骨科大手术患者的临床诊治阶段,需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政策予以还咋还下肢深静脉血栓病情的有效预防,并且此种护理干预措施具有较强的安全效应,对于患者的临床病症能够起到特殊的稳定作用,患者通过采用此种护理干预措施整体的治疗满意度得到大大提升,因此,此类临床护理探究方式可予以今后临床应用的有效宣传和推广

应用。

【关键词】骨科大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2-0036-02

临床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不仅有助于患者术后的康健,还可大范围的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现具体内容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试验探究对象选取于我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确诊收治的骨科大手术患者共计110名,为了对最终的临床护理干预应用效果做出有效比对,将本次参与试验探究的110名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用于最终护理疗效的有效数据比对。其中实验组的患者男女性别比例差异为29∶26,年龄在38-75岁区间,对照组患者男女性别比例差异为28∶27,年龄在37-76岁区间范围内。通过对比两组的一般资料数据分析发现,本次试验探究具有差异对比性。

1.2方法

1.1.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在术后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予以有效护理,主要包括以下护理应用

措施。

首先相关医护人员应当对患者制造温馨且舒适的病房康复环境,使得患者的居住心情能够处于和谐平稳的状态,为了防止其他并发症的出现以及其他病毒对此时处于虚弱状态的患者进行攻击,则应当对病房内部的环境设施予以定期的消毒和清理,使其整体处于干净有效的环境氛围当中。此外还应当合理控制病房内部的温度和湿度,并对病房进行针对性的布置,使得患者的心情能够得到疏解。在日常护理阶段,医护人员应当对患者的实际身体状态以及各项机能指标数据进行必要的分析,使其处于合理恢复阶段,如若数据出现异常则应当立即通知相关主治医师对其进行急救措施的开展。护理人员要严格依照相关标准予以实施护理,为患者安排日常的药物以及康复训练,使得患者能够定期服用药物并对自身的恢复状况予以

了解。

1.1.2实验组

实验组患者需采取针对式护理予以有效干预。首先是对患者进行术后的风险评估。患者在经历骨科大手术之后,尤其是年龄偏年长的患者,往往会具有其他并发因素的出现,进而影响最终的治疗疗效,因此,在围术期期间,医护人员应当合理排查可能会对患者造成影响的风险因素,依照其实际问题予以方案评估的针对性制定,以此大大缩小护理干预的针对性护理范围,且通过临床数据表明,造成深静脉血栓并发症出现的关键性因素主要来源于患者自身的年龄阶段、手术应激性反应、输血、伤口感染以及缺乏后续康复训练等等。

其次进行体位护理。骨科大手术患者在术后恢复期间,应当进行适当的体位护理训练,使其病肢处于合理有效的运动范围内,进而有效促进康复效率的提升。医护人员在组织体位康复训练阶段,叮嘱患者适当抬高双下肢,有助于静脉的回流,进而减少其内部压力,从而避免并发症的产生。

再者进行按摩护理。按摩护理的应用方式较为简便,因此,医护人员可在日常护理阶段为患者家属进行必要的注意事项叮嘱,使其掌握按摩要领,在患者出院后以及日常休息阶段,家属均可为患者进行适当的按摩护理,进而减少伤痛感。按摩护理主要针对于患者的四肢予以进行,此外在按摩期间应当注意尽量避免用力过大的碰触患者的患肢,防止外部影响对患者的病情恢复禅僧那副面效果,此外医护人员还可依照患者的恢复状况,使得患者进行简便的床上锻炼,使其四肢的血液循环能够依照自身的恢复效率得以完善和促进。

然后是进行后续恢复的康复锻炼。患者如若自身恢复状况处于一定阶段,医护人员可为患者组织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以此加快恢复其肢体的功能性。但其康复锻炼的活动量应当依照患者的实际恢复状况予以增添或减少,不可盲目增加从而产生反向作用。

最后是对患者的日常饮食予以叮嘱,在经历骨科大手术后患者应当提升自身内部的营养物质含量,因此应当加大蛋白质以及维生素的摄入。

2 结果

通过采用临床护理干预的有效诊治,患者的病发率大大降低,且患者的术后恢复具有较好的成效,受整体性的影响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以及配合程度也同样有所提升。

3 讨论

依照数据对比分析发现,在骨科大手术患者的临床诊治阶段,需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政策予以还咋还下肢深静脉血栓病情的有效预防,并且此种护理干预措施具有较强的安全效应,对于患者的临床病症能够起到特殊的稳定作用,患者通过采用此种护理干预措施整体的治疗满意度得到大大提升,因此,此类临床护理探究方式可予以今后临床应用的有效宣传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芦海英、肖静、于彩钰.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41例护理措施探讨[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1(1):553-554.

[2] 袁旭、何明菊.骨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9):277-278.

[3] 常俊芳.骨科大手術后还咋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0,16(5):130-131.

猜你喜欢

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护理
老年髋部骨折中运用早期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分析
骨科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
加味桃红四物汤口服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低分子肝素钙用量的临床观察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应用效果观察
机械通气患者撤离呼吸机的护理
高海拔地区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彩超检查的临床价值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腹部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万迈舒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