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人文,南花城”,文学恣肆生长

2019-10-20杨帆

出版人 2019年10期
关键词:花城出版社花城作家

杨帆

四十年来,花城人从未停止创新的步伐,未来他们还将探索文学出版全新的可能性。

谈到《花城》杂志与花城出版社,每一个热爱文学的读者都不会感到陌生。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岭南大地成为了一片不折不扣的文学“沃土”,而花城出版社就是这片沃土上绽放的花朵。如果说与共和国同龄的人民文学出版社是新中国文学出版的至高殿堂,那么诞生于改革开放初期的花城出版社则是改革开放后文学出版的另一座高峰。人文社因为其厚重质朴的气质而备受尊敬,与之相对的,花城社则用一如既往的先锋与犀利呈现出了文学的另一种质感,也因此深受作家和读者喜爱。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烙印的知名作家,大多数都曾在《花城》和花城出版社发表过作品;历年的“中国好书”评选,花城出版社更是北京之外获奖最多的出版社。如此看来,资深文学读者常把“北人文,南花城”并称也就丝毫不为怪了。

回顾花城出版社一路走来的历史,在无数光彩熠熠的作家与作品背后,我们也能看到另外一组关键词,那就是创新与进取。四十年来,“花城”人从未停止创新的步伐,以“先锋”為骄傲的他们敢于开风气之先,矢志不渝地探索着内容与创意的地平线。“北人文,南花城”对他们而言更是一种激励,哪怕在文学出版市场日渐萎缩、读者不断流失的当下,他们也在“谋划”着一次文学出版的伟大复兴,并给出了作为一家文学出版机构在这个蛮荒时代的应对之策。

无法忘却的文学初心

花城出版社是国内少有的先办刊、再出书的出版机构。四十年前那个改革东风吹过的春天,珠江侧畔的一群年轻的编辑用一本丛刊向新时代发出了自身的呼喊。丛刊创刊之初甚至没有报告领导,但仍获得了主管部门和出版行业的鼓励和支持。在1981年的镇江,创刊不久的《花城》因为其婀娜多姿的文学姿态被业界公推为文学期刊“四大名旦”之“花旦”,同年花城出版社正式成立,另一段传奇的历程由此拉开序幕。

创立至今,《花城》和花城出版社成为了中国新文学的摇篮和重要阵地。它不仅把作家与读者团结在一起,更成为了一座沟通文学与时代的桥梁。在那个文学的黄金时代,“花城”人办杂志、办文学奖,把程甲本《红楼梦》、《平凡的世界》等作品和钱锺书、琼瑶、王小波等作者首次推介给读者。而花城出版社推出的《沈从文文集》、《郁达夫文集》、“二十世纪外国文学精粹”丛书也行销海内,特别是近年来出版了王蒙《这边风景》、李佩甫《平原客》、王安忆《考工记》、韩少功《修改过程》等一大批名家精品图书,成为一个伟大时代的文学注脚。

“从《花城》和花城出版社走出的一大批优秀作家、重磅作品,在中国当代文坛上留下了非常深厚的烙印。正是这些作品成就了‘花城今天的声誉和口碑,这是我们宝贵的无形资产。正是这些过往的荣光,给了我们走向未来的信心。”面对《出版人》记者,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编辑兼花城出版社社长肖延兵如是说。

历经四十年筚路蓝缕,如今“花城”的名字已与精品、新锐密不可分,获得了作者们的一致认可。这份认可决定了花城出版社总是能拿到一批最优秀的作品,也始终保持着自身先锋的调性。也正因如此,肖延兵把原创文学板块视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所在。“这个板块不但在我们产品的数量上占据绝对的优势,同时也是我们的编辑们最关注、最擅长的板块。历史上,“花城”一直在这个板块上努力,今后“花城”还会继续在这个板块上深耕,力求能做得更精,进一步提升读者阅读体验,提高市场影响力。”肖延兵说。

肖延兵同时指出,尽管当下文学期刊已经难以重现上世纪的辉煌,但作为中国文学届非常有影响力的两本刊物——《花城》和同时期诞生的《随笔》依旧为出版社聚拢了一大批顶级作家。他表示,加强书刊互动,是“花城”当下的一项重要工作。“《花城》杂志上发的长篇小说,我们会同步在花城出版社出版。杂志上的中短篇小说,我们也会进行一些梳理,优中选优、精中选精进行出版,让书和刊同步联动起来。”肖延兵说。他还透露,《随笔》杂志目前也在策划整理资深作家的优质内容,即将推出“随笔文丛”。在文学这件事上,鲜有人比“花城”人更坚定,用肖延兵的话说,这是“花城”人“不忘的初心”。

让品牌价值最大化

在花城出版社总编辑程士庆看来,“花城”二字已经成为了中国当代文学和出版的一块金字招牌,但“花城”品牌的积累也绝非一蹴而就。“几代人眼中的‘花城可能都不尽相同。”在头二十年里,“花城”做的事情很多是开南风窗,为中国文学和出版探索更多的可能性;进入新世纪以来,花城出版社更强调精品立社,《这边风景》《遥远的向日葵地》《中国桥——港珠澳大桥圆梦之路》等一大批优秀作品斩获了大量的奖项,获得了新一代读者的认同。

那么在愈发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面向新世纪的第二个二十年,跨入“不惑”之年的花城出版社又将如何定义自身的品牌?程士庆表示,下一步要做的,是在坚持名家原创文学精品带动战略的前提下,以更加多元的内容产品打造花城社的“品牌+”,向更宽泛的领域延伸,充分发挥“花城”的品牌效应。

“我到‘花城工作之后,确实感到阅读的大环境、习惯、主力的消费群体都在变化,纯文学的消费群体出现了中老年化的趋势。如何吸引年轻一代关注文学,是摆在这个出版行业面前的大课题。”程士庆告诉《出版人》。

文学是“花城”的根,因此在花城出版社的品牌+的过程中,文学是绕不开的核心环节。用程士庆的话说,花城出版社品牌建设要走出一条“大文学之路,与时代同频共振,加大对那些关注现实作品的关注,推出更多真正引起读者共鸣的作品,推动文学出版进一步拥抱市场。”

在这个文学作品市场化的战略中,“花城”在自身擅长的纯文学板块基础上延伸出了影视IP文学、网络文学、科幻文学和儿童文学几大产品线,并主动出击,占领制高点,如最近热播的反映高考的电视剧《小欢喜》的原著图书就是花城策划推出的“中国教育四重奏”之一,另有反映小升初的《小舍得》也即将开拍,还有根据花城出版的曾荣获“2017年度大众喜爱的50本图书”《惊蛰》改编的电视剧《谍战深海之惊蛰》入选广电总局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重点电视剧目,即将在流量平台开播。

在网络文学方面,针对其海量作品泥沙俱下的特点,“花城”提出了“花城严选”概念,讲求此类图书的品质以及影视改编的潜力,陆续推出了《大神们_我与网络文学作家的二十年》《燃魂传》《网络英雄传之黑客诀》等优秀作品。其中,反映冰雪运动的《冰刃之上》已被中国国际电视制作公司选中投拍影视,献礼北京冬奥会。

这其中,花城出版社尤其把打造“小花城”童书品牌作为市场的突破口。 近年来童年市场越来越热,参与其中的出版机构也越来越多,与众多同行相比,程士庆认为,儿童文学的出版是有门槛的,但这也正是“花城”参与其中的优势:“我们常年在原创文学领域积累的品牌、影响力,是得到了包括儿童文学作家在内的广大作家的认同的,这是‘花城打造‘小花城品牌最大的优势。”“‘花城四十年积累了这么多读者,而我们要做的是把这份对‘花城的认可延续到下一代中去。现在做‘小花城,某种意义上,也是为了培养‘花城未来的读者和作者。这是一笔面向未来的投入。”

直面市场的挑战

“花城”要转型,产品要升级,在这些变化背后,一家出版社所要依托的是深层的团队提升。正如肖延兵指出的,专业性和对品质的追求,是一代代“花城”人不懈的坚守,而在出版大潮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仅靠坚守是不够的,花城出版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于‘花城来说,获奖可能是家常便饭,但要做出超级畅销文学图书,特别是原创现象级的爆款图书,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肖延兵表示。

“一谈到‘花城出品,大家会想到文艺精品,但精品的概念如今也在变化。” 肖延兵告诉记者,“如今我们不单要看到文本的价值,更多的也要看到市场的需求。”在他看来,过去花城出版社更多是靠情怀办事,但是下一步,花城出版社要更多思考的是作為一个企业,要如何把过去的精品升级为适销对路的产品,实现文本和市场的双重价值。

纵观整个文化体制改革的脉络,产品的市场化是一道绕不过的坎。在文学出版领域更是如此——出版机构很难要求作者去改变自身的创作,需要作出改变的,只能是出版者自身。对此肖延兵也给出了花城出版社自我升级的四大战略:其一是优化绩效考核制度,发挥KPI的导向作用,进一步提升编辑的市场意识;在薪酬、奖励方面更多地向为“花城”做出市场贡献、做出影响力的编辑和编辑室倾斜,搭建一个有利于才能发挥的制度体系和薪酬体系。其二是全面梳理优化出版流程,强化成本控制意识,进一步压缩成本,让产品在市场上有更强的竞争力。其三是向数字出版和IP运营发力,加强在融合出版和新媒体领域的探索。其四是全面加强编辑营销人员的培训,提升人员综合素质,使之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与出版形式变化要求。

在这之中,首当其冲的是理念的变化。历史上一直令“花城”引以为豪的一点是,出版社拥有一批优秀的编辑,和众多作者建立了长期、稳定的联系。但换个角度看,过于依靠作家来稿的模式也是被动的等米下锅。“未来我们在选题领域会更主动、更有针对性。”肖延兵表示。他认为,“花城”在内容领域的转型本质是从发现作家到经营作家的改变。“我们未来要做的不仅仅是发现,更要充分发掘一个作家的市场潜质,使‘花城的产品不仅能够体现文学的高品质,也更多地用市场数据来说话。”

贴近市场和读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对此肖延兵表示,队伍建设会是花城出版社工作的重中之重。“南方出版传媒最近推出了推动人才培养的‘双百工程,拿出两千万元的资金用于培养、引进编辑、营销人员,并对一些有潜力的员工进行奖励和扶持。在出版社的层面,我们也将在这方面拿出更多的举措,让市场表现好,或社会效益好的编辑得到更多奖励,让大家都看到,努力、用心回报是丰厚的,进一步形成干事创业的氛围和你追我赶的局面,让整个社的活力进一步提升。”肖延兵说。

记者在广州采访时,《花城》创刊四十周年文学庆典暨第七届花城文学奖颁奖典礼正在“燃烧与绽放”,这是一场震动文学界的高水平策划演出,体现了“花城”人的气魄。同时,在今年揭晓的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评选中,花城出版社出版的、由广东本土作家创作的《中国桥-港珠澳大桥圆梦之路》荣获图书特别奖,显示了“花城”在时下主题出版的雄厚实力。肖延兵表示,花城出版社将汇聚更多的优秀作家作品落户花城,打造花城文学出版新高地!

你看,在探索的道路上,“花城”人是不可能驻足不前的。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这样的出版人,文学出版这条原本荆棘遍布的道路才会变得繁花满地、引人驻足。

猜你喜欢

花城出版社花城作家
Beautiful Scenic Spots in the “Busy Flower City”“繁华花城”的美丽景点
作家的画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假作真时真亦假:逻辑通关
晋源区召开稻花城项目推进会
《马诗(其五)》:良驹何时得驰骋
《题都城南庄》:我们总在不断重演着“错过”
花城看花
著编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