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文化建设

2019-10-18李思颖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武汉市430079

新生代 2019年18期
关键词:天门农民农村

李思颖 华中师范大学 湖北省武汉市 430079

不论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改革开放以后还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今天,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积极支持与参与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行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既要发展农村生产力,又要调整完善农村生产关系 既要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又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既要推进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又要加强农村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建设成为全体民众关注的的焦点、热点,社会各界都发出解决“三农”问题的声音。有人认为新农村建设重点在于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有人认为新农村建设应从制度、体系改革入手等等。以上各种观点说明新农村建设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不能一概照搬或是一概否决。本人认为新农村建设好的切入点是文化建设,在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达到乐民、富民、育民的作用,这是解决农村问题最根本的切入点。所以新农村文化建设成为推进农村文明,构建和谐,发展经济的重要方法与手段,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

一、基本情况

孙湾村地处天门,本村约有近2000人,天门文化底蕴厚重,特色鲜明,在楚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历史文化有:填补历史空白的"石家河文化"、名扬海内外的陆羽茶文化、"敢为人先、敢闯天下"的侨乡文化、声名远播的"状元"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繁育出异彩纷呈、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天门民俗文化。天门蒸菜、天门曲艺、天门民歌、天门花鼓戏、等民间民俗文化韵味独特,堪称文化瑰宝。其中陆羽茶文化就在孙湾村。

二、调查方法

经过对村委会工作者进行询问了解村统计数据,并通过孙湾村文化解析等类型的资料进行阅读,还有随机访问村农民,查阅天门市文化网,天门日报等相关网站调查文化建设现状。下列调查数据来于天门文化日报,其中调查孙湾村的200人。

三、农村文化现状

1.1 本村文化活动内容

(图1)

从调查反馈表可以看出,主要的休闲方式选择是看电视,43%的人选择闲聊或打牌下棋,选择看书的人有15%,23%的人选择跳舞。由此可见,农民的业余活动主要就是看电视、睡觉、打牌。看电视、睡觉、看书是个体性很强的休闲方式,没有互动,不利于邻里之间的交流联系。当然也有喜欢闲聊或打牌下棋,跳舞健身的人,他们喜欢热闹,跟乡亲沟通感情。在农村,中青年是主要劳动力,一天的劳累之后他们主要选择看电视睡觉,可以好好休息,同时也可以看出來在农村适合中青年的文化活动很少。而老年人喜欢打牌下棋的反而多一点,可能中老年人更喜欢热闹,喜欢参加群体活动。而60岁以上的老人则绝大多数选择了睡觉,也可以看出年龄大的人很容易被孤立在群体活动之外,包括看电视,可能也只能随着晚辈看,但兴趣不同。

1.2 本村文化活动方式

(表1)

从表可以看出,孙湾村农村文化活动中个体性文化活动占主导,群文活动在萎缩。农民朋友最喜欢的文娱活动是政府组织的文艺汇演和农民自编自演的节目,自已参与的文艺节目也很喜欢,也想参加,但是水平不高,怕别人笑话,由此也可看出文化工作者下乡是多么的必要,农民自娱自乐的节目也需专业人士来指导与引导完成,这对于农民参加集体活动的积极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64%的人选择了一年一次演出或电影,36%的人选择了没有演出或电影,这中间可能有记忆误差也可能是农民群众自己没有参加,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出在农村组织大家看演出或电影的这种集体文化活动的机会是非常非常少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其直接参与的文化活动减少,因此农民朋友也习惯了休息时在家看电视睡觉,甚至不愿意到村活动室去,因为他们说“去那里也是看电视,要不就是打麻将,那里书也没有什么好看的。”

1.3 农村文化建设农民意愿反馈

从农民对于农村文化建设的了解程度来看,有一半以上的人还不是很了解农村文化建设,也可以分析出为什么在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农民朋友总是没有很大的积极性参加的原因,在思想层面上,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参与者思想基础不牢,认识不高,影响其主观意愿。

2.孙湾村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与总结,结合实地走访情况,对调查地的文化建设现状得出如下结论:

(一)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落后,制约了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

乡镇文化站与村活动室因设施不全、经费有限,很少开展文化活动,在相对比较富裕的农村,文化设施即便是有,也大都名不符实。有的农村文化室虽然挂着牌子,但只是为了应付检查,其工作人员实际上是机动的。新农村幵始后,这种现象尤为突出,农村“文化面子工程”就是这样产生的。

(二)农村文化活动形式单一,使得低俗、落后文化兴起,冲击传统优秀文化。

现在农村主要的文化活动少,农民群众文化生活主要是个体文化,十分单调、贫乏,看电视打麻将已成为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全部。公共的文化生活基本已经绝迹,如电影、节时的说唱、彩莲船等。迷信活动有死灰复燃的势头,各种祭拜活动的形式与意义已背道而驰。“农村低俗文化、封建文化死灰复燃,有些农村占卦算命成风,看风水、选坟地、修庙宇、做道场,娱葬活动不仅烧香烧纸,这在一定程度上腐化农村人的心灵”。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农民开始寻找更高的精神生活,但由于农村文化缺乏载体,于是赌博等低俗文化在农村兴起,冲击农村原有优秀文化。

(三)农村现有农民年龄结构与知识结构特征,不利于和谐文化的传播,影响农村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如今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市,导致农村人口多是老、幼、妇留守,在艰难照顾家庭的同时,已没有太多精力参加集体活动,再加上现在农村群文性活动也不多,导致人际交往减弱,慢慢人际关系淡漠 乱砍滥伐,乱倒生活垃圾,破坏生态环境,人与自然不和谐的现象常见。

(四)农村文化队伍散失,制约农村文化建设。

文化基建设施配套不到位,设备简陋落后。基层文化站设施陈旧,利用率不高,基本形同虚设,现有人员多为乡镇自行聘任,属于非正式的事业编制人员,要么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要么因待遇偏低,难以留住或吸收更高层次的人才,所以难以起到扶持基层文化建设的需要。

3.孙湾村文化建设的困境分析

(一)小农意识根深蒂固。

我国农民传统思想中始终偏向于求稳、怕变、保守、缺乏主动进取精神,本中国自古“重农轻商”,受农耕文化影响至深的广大农村,这种小农意识更深刻,他们信息闭塞,观念落后,老百姓或满足于温饱、得过且过、或安于困顿、或等、靠、要,市场意识缺乏,创新观念淡漠,冒险精神不强,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行动上都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这种思想也阻碍了新农村文化的传播。

(二)农民日益增强的认知意愿与受到制约的满足意愿矛盾。

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农民群众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有了很大改变,受到城市文化的影响,他们不再满足于吃饭、干活、睡觉、聊天,想改变单调乏味的休闲方式,想学到更能赚到钱的新技术,但是农村的文化设施、文化服务、文化活动却是明显与经济发展不相匹配,不能很好满足农民群众的需求,也不能满足农村文化建设需要。

(三)农村留守人员总体素质偏低。

目前广大农村社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大多流动到城市,留守的多是老农和妇女,而留守的“农民”文化水平和素质较低,新农村建的主体是农民,那么留守的农民的低素质,特别是留守农民对于科学的、先进的文化吸收能力不强,制约了新农村文化的发展。

四、构建和谐文化

提到天门,其最具代表性、引以天门人共鸣和自豪的地方特色文化,当属“说唱文化”和“茶文化”。有特色的地方文化,对本乡土的农民群众来说有着很强的认同感与凝聚力,他们也乐于参与到这种以本土文化构建的文化活动中,因此在进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时候,我们可以多考虑地方特色文化的建设。一要扶持地方特色文化,挖掘地方特色文化。二要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来做。三要积极做好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承工作,积极寻找继承人。

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内涵。

五、新农村文化建设展望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不足是受很多方面的影响,如经费不足、政策支持、人才队伍等,这些因素是大部分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都要遇到的瓶颈。

(一)加快农村文化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

农村文化工作开展的好坏与农村文化队伍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要对农村民间艺人、能人、热心人进行短期培训,辅导、带动、鼓励其参加活动,坚持公益性、均等性、便利性原则,并形成一支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专兼职公共文化队伍。

(二)加强和扶持农村文化重点设施建设

要建设集图书阅读、广播影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普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站。利用城市资源实现城乡文化资源联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

(三)努力加大农村“种”文化的力度

要挖掘民间民俗文化资源,大力发展集镇文化、村落文化、培育一批文化示范户、农村文化俱乐部等。切实把文化“种”到基层。并且要提供更丰富的文化产品,积极创演、引进适合广大农民群众观赏的演艺和活动项目。

(四)全力打造文化旅游精品。

加大策划展示本土风情的民俗文化节目。这些文化旅游精品在传承、挖掘特色文化的同时,也为我们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六、总结

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一定要建设成大都市一样,不能一味地抓经济,农村文化建设同等重要,需要的是一种文明农村。农村的发展需要文化,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需要文化,但农村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长期的工程,不能搞“一刀切”,需要因地制宜。需要多关心农民文化生活,那么,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个富民和谐,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农村文化建设中,不能只靠政府送文化,更重要的是“种”文化。要及时发现培养农村艺人、能人、热心人,并在精神与物质上给予适当的鼓励。这些人都是农村文化活动的中坚力量,对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提高农村文化品位,扩大农村文化影响力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猜你喜欢

天门农民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洞开天门
耕牛和农民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农民
天门石
天门石
异想天开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