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题”发挥,拓展数学学习空间

2019-10-18陈慧芬浙江省临海市哲商现代实验小学浙江临海317000

新生代 2019年18期
关键词:数学课空间内容

陈慧芬 浙江省临海市哲商现代实验小学 浙江临海 317000

小学数学课不仅仅教书本上的知识,作为教师要开发一些拓展性的内容进行教学。我们要创设具有人文文化的情境题,促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心动的感觉” 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拓展题,拓宽数学学习的“实战空间” 寻找“小主题”进行跨学科整合,发展学生的“无限潜能”。才能实现“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数学教师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数学课不再只是教学书本上的知识,我们要引进一些新鲜的内容,在数学课中进行课堂内容的拓展。我们进行了拓展性内容的开发与应用的课题研究,拓展性内容的开发能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拓宽学生数学的学习空间,使学生的思维像树枝一样发散式生长。那怎样在学习过程中拓展学生数学学习的空间呢?围绕着这个问题我和我们的课题组成员展开了重点研究,通过实践我们总结了以下几方面的教学策略。

一、创设具有人文文化的情境题,促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心动的感觉”

数学知识的呈现是符号化、系统化的,数学学科具有抽象性,而学生的思维是形象的、具体的。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孩子的学习心理造成冲突,所以大部分的孩子不喜欢学数学。我们要有意识的让数学变得有趣,让数学生动起来,让我们的学生喜欢数学,爱上数学。比如利用讲故事的形式进行新课导入,教学五上第二单元的《位置》这一课时,我们可以先讲一讲数学家笛卡尔的故事,故事的情境是笛卡尔在拼命琢磨有什么样的办法才能把“点”和“数”联系起来时,突然,屋顶上的一只蜘蛛,拉着丝垂下来,一会儿,又顺着丝爬上去,蜘蛛的精彩“表演”,使他思路豁然开朗。想到用屋子里相邻的两面墙与地面交出了三条线,把墙角作为起点,用3个数表示空间里的一个点,同样,用一个数对表示平面上的一个点。在蜘蛛的启示下,笛卡尔创造了直角坐标系。这样的导入不仅能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还能充分感受到我们数学家们爱思考的精神。用这样的素材作为导入,在课堂中对历史的短暂再现,历经了相关发现的产生,加深了学生对知识来龙去脉的理解和掌握,也便于后续知识要点的自然衔接。

二、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拓展题,拓宽数学学习的“实战空间”

学生不仅对好玩的事感兴趣,也对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感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在遇到问题时,总爱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当孩子沉浸在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中时,他们会去大胆的猜想、实践、验证,最终发现规律,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我们应创设富有挑战性的内容让学生表现自我、发展自我。

有幸参加陈庆宪老师名师工作室的小学数学拓展课的展示活动,这是我第一次接触拓展课,临海小学的叶婉红老师上了一节《数图形——拓展课》,设计了四块挑战内容,从易到难,层层递进,叶老师这课的最大的优点在于每次呈现给学生的都是块状知识,整体呈现,从线到面,以此构建共同的思考方法。

挑战1的内容在我们的教材上有但都是分散的出现,而没有整体呈现,这里由3个基本图形组成的题组全班基本没问题,即使列算式计算不会的,也可以通过数一数来解决。此时,老师不作强调,给学生足够的自由。挑战2的内容教师从纵向加深难度,拓展知识内容,这种思考方法的顺延对学生来说也并不难,但是要掌握技巧。接着教师再次追问假如由7个基本图形组成呢?8个?100个呢?自然而然促使学生想用更加简洁的方法,进而主动探索、深入思考,最后确定要“先找到基本图形有几个,再计算出一共几个的方法”。

数学中的拓展性内容不一定是让学生研究多么高深的知识,而是让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掌握一定的数学方法,渗透一定的数学思想。数学课要提供一定的素材让学生有事做,有活干。教育家杜威说:“一盎司经验胜过一吨理论。”活动是经验的源泉,只有亲身实践、研究后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

三、寻找“小主题”进行跨学科整合,发展学生的“无限潜能”

整合指的是一个系统内各个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并使各个要素发挥最大的效益。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小学数学与科学学科的整合很早就有人提出并研究,但是最近提出STEAM教育,指的是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作为数学学科,我们要以数学学科为主要阵地,整合多学科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结果,引领学生进行拓展研究。我们要找准各学科之间的整合点,确立“小主题”,让学生定期展开研究。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依赖教材,只是培养了学生的做题能力,学生的自主探究、思维和创新能力是不管的。这样就可以提供学生更大的空间,让他们不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潜力。学生的作品是惊人的,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

总之,小学数学拓展性课程的研究正走在路上,还有很多方面有待改进。我们不能照搬别人的模式,要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更需要我们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体系来支撑,才能全面完成。教育是国家的希望,孩子是祖国的未来,知识和能力是目前最需要的。因此,我们要采取科学严谨的态度,探索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实用课程内容进行设计。

猜你喜欢

数学课空间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有趣的数学课
培养问题意识,触摸数学课改的“核”
主要内容
“网红”数学课
不计算比大小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