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文化翻译

2019-10-08付丽

校园英语·中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京华烟云中国文化林语堂

【摘要】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国文化更是博大精深。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中国的文化吸引了越来越多外国人的学习。在文化交流中,翻译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翻译界对于怎样有效的传播我国文化也展开了激烈的争辩。《京华烟云》是林语堂先生创作的一本英文作品,但书中内容确是中国文化的内容,这样的写作方式本身就是一种翻译的过程,同时为了再现中国语言文化的原貌,充分运用了异化翻译策略。这部作品在诺贝尔文学奖上被四次提名,足以证明这部文学巨著在西方世界的影响力。

【关键词】中国文化;林语堂;《京华烟云》;异化翻译

【作者简介】付丽,辽宁工程职业学院。

林语堂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作家、翻译家、学者,其英文小说《京华烟云》自诞生以来就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在他的小说《京华烟云》中可以看出明显带有中西方文化相互交融的特色,这表明了林语堂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通,以及极高的英语文化素养。这本小说的写作过程可以说是非常独特的,将中文里具有本土气息的事物利用特有的表达方式展现给西方的读者,既符合西方读者的阅读习惯,也保留了中国文化独有的意味,可以称其为“翻译性写作”。林语堂先生在创作的过程中仿照《红楼梦》的结构形式,运用“异化”的翻译策略进行创作,对于如何做好中国文化的翻译工作,把中国文化更好的向西方世界传播提供了巨大的借鉴意义。

一、林语堂先生的《京华烟云》的特点以及翻译分析

1.《京华烟云》的写作特点。《京华烟云》虽然是一部用英文创作的小说,但书中涉及到的内容是关于中国文化的内容。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不同的地域有着差异性极大的文化风俗,所以对于林语堂先生这部文学作品的翻译,就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充满不同的味道吧。《京华烟云》这部小说描写的是地地道道的中国故事,书中展现的是那个时代里中国传统的中国式家庭,以及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可以说这部小说的核心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林语堂先生的《京华烟云》的创作可以说是“翻译性写作”,作为一名中国现代著名的作家,翻译家,林语堂先生用英文的写作方式在小说中展示中国的传统文化,成功的将中西方之间的文化进行巧妙地融合,利用西方的英文这种突出的语言优势,既解决了西方读者和中国不同的阅读习惯以及语言障碍的问题,也对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一种更好的方式,这也是《京华烟云》这部小说的艺术魅力所在。

2.《京华烟云》小说中体现的翻译特点。不可否认的是,《京华烟云》因为是用英文进行创作的一部小说,自然在小说中会体现出一部分西方文化的影子,但是《京华烟云》的核心内容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它描述的是中国传统的、地地道道的家庭生活的状态和故事。在林语堂的英文创作中,其不但没有丢弃中国汉语言文化的原来面貌,在小说的创作中还会特意的采用中式英语的表达形式,直接将其进行字面上的翻译。但在翻译的过程中,其已经确立了在文化内涵上的贯通性,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性差异很好的融合在一起。

二、对《京华烟云》中体现的异化翻译策略分析

在这部作品中,林语堂先生展示了一个原汁原味的中国,小说的核心内容也是关于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在小说中有关中国文化的描写明显具有翻译的痕迹。在以往的关于《京华烟云》的文化翻译研究中,重点放在了其文译本的部分中国文化翻译策略的研究上,并没有涉及到用归化异化对其进行整体的研究。通过对小说进行整体的研究分析,可以發现林语堂先生对于在作品中向西方世界传播中国文化主要采用的是异化翻译策略。

所谓的异化翻译其实就是把文本中比较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一些事物利用比较独特方式展现给要传播的对象。《京华烟云》虽然是一本用英文创作的小说,但书中所描绘的中国社会的现象以及传统的文化,都需要用英文翻译出来这些中国文化元素。而林语堂在翻译这些文化元素的时候就采用了“异化”策略,不仅有助于西方读者快速地理解小说的内容,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创作的过程中,林语堂先生对于中国文化中具有特色的器物以及建筑等,都采用了详细描述的方式,对于一些特定物件使用了音译加详细阐述的方法。对于中国文化中传统的姓名、称谓以及制度,林语堂在翻译的过程中有的直接用汉语拼音进行表达,有的也是采取音译的方式,必要的时候加以注释。对于中国特殊文化风俗的翻译,林语堂对于每个风俗文化术语都注解了字面意义,加上了详细的描写解释,从而让西方的读者能够深刻领悟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总结

《京华烟云》的精神内核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林语堂先生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巧妙地使用了异化翻译的手法,虽然是采用的英文写作方式,但是不仅在小说中深刻地体现出中国文化的特色,也克服了西方读者对于语言上的障碍,让西方读者能够更好地领略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也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弘扬以及翻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袁雷.从《京华烟云》看林语堂的创作与翻译.贵州省翻译协会、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贵州省翻译协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语言文化与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贵州省翻译协会、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16:5.

[2]舒正友.关联理论视野下的林语堂《京华烟云》翻译探究[J].语文建设,2016(03):83-84.

猜你喜欢

京华烟云中国文化林语堂
探访林语堂故里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HIS COUNTRY AND HIS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