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探讨

2019-10-08李忠文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29期
关键词:转化对策农村小学成因

【摘要】当前强调的是素质教育,在落实的过程中出现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学困生的转化,要想让他们实现有效的转化,就需要先清楚他们成为学困生的原因,进而采取有效的对策进行转化,本文分析了农村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

【关键词】农村小学  学困生  成因  转化对策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武威市“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城乡结合部学校“学困生”逆反心理特点及对策研究》)(课题立项号:WW[2018]GH072)。

【中图分类号】G6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9-0192-01

小学阶段的教育对学生而言十分重要,学生在学习中需要打下牢固的基础,这对学生的以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各种原因的存在,使得小学中有一些学困生,特别是农村小学。所以,为了改善这种现状,就需要教师掌握原因,进而找出有效的对策进行解决,提升学困生的学习成绩。

1.农村小学学困生的成因

1.1教育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及标准

当前强调素质教育,新课标对各科教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然对学生的要求也在提升,理论知识的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教学发展的需要,所以,教师就需要从不同的方面开展素质教育,但是学生无法满足课改提出的高要求及标准,他们的学习会出现跟不上的情况,学习压力不断增加,让他们的信心受到了影响,进而对学习产生负面情绪。

1.2家庭环境的影响

正所谓家庭才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而父母就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对于学生的影响很大。农村因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为了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很多父母都会选择外出打拼,这就使得他们将孩子留在家里,留给老人看管,而老人对于孩子太过溺爱,对他们的管教不足,反而让学生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这就让他们在学校中也会随意妄为,缺乏较强的意志力,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成绩[1]。另外,农村很多小学生都属于留守儿童家庭,他们的看护人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甚至是文盲,这就无法辅导小学生的学习,他们不会的地方无法得到解决,长期如此就会落后。

1.3学生的个人素质差异

每个学生的情况都不一样,在学习中,学生的意志力以及心态对他们的学习效果具有很大的影响,而学困生普遍都缺乏较强的学习意志力,不能及时的复习巩固学习过的知识,不能积极的思考,进而影响到成绩。学困生也都普遍存在学习心态差的问题,考试成绩会对他们产生较大的影响,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学习自信心,长期如此,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成绩。

2.农村小学学困生转化对策

2.1采用分层教学,降低学生学习难度

要想让学困生能够提升学习成绩,教师就要在教学中应用分层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划分学生的层次,进而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计划。例如,将3-5分划分成一个层次,让学生自己制定下个阶段的学习目标,让学困生能够分阶段以及步骤的不断提升。选择3-5分有两个依据,第一个要求较低,学生只需要努力就能够实现,而第二个是小进步,进而提升学生的学科学习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基于自我效能感应理论,要是学困生的成绩在一段时间内无法得到提升,就会影响到他们学习的动力和信心,甚至会出现消极情绪。例如,在写生字方面,成绩好的学生一般在这方面要比学困生写的少,但是教师可以反过来,这样会让学困生觉得作业很简单;再比如,对于教师的问题,如果学困生举手想要回答,那么教师就应该先让他们回答,且引导他们完整的回答问题,之后让所有学生鼓掌,肯定其回答,提升他们对于学科学习的自信心。

2.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发挥好自己的引导作用

新课标中突出强调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当前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自己的角色,做好引导者。所以,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困生认识到自己的地位,做学习的主人[2]。教师要发挥好自己的引导作用,学困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都不是很好,要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就要教师在教学中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让学生能够可以积极的、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将课程教学和实际生活相联系,拉近学生和知识之间的距离,教学体现出趣味性,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有效的教学方法,先从简单的知识开始学起,逐渐深入,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可以及时的帮助和辅导学生,多鼓励他们,和学生一起成长,这样可以改变他们的学习状态,进而推动学困生的转化。

综上所述,农村小学的学困生转化问题难度较大,要想有效的进行转化,就需要教师,明确成因,之后采取有效的对策进行解决,有效实现学困生的转化。

参考文献:

[1]张建军,侯瑞军. 略论如何对农村小学学困生进行有效转化[J].学周刊.2014(11)

[2]魏宇婷. 农村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7(10)

作者简介:

李忠文(1963.01-),男,汉族;大专;甘肅民勤县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数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转化对策农村小学成因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浅谈初中英语起始年级学困生的转化对策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细微之处总关情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酒”类语符两个修辞场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