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与高职院校电力类专业教育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9-10-08张晓辉

校园英语·中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专业英语人才培养模式融合

【摘要】高职院校电力类毕业生越来越多的参与到国际电力建设项目中,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是学生英语知识学习和英语技能训练依旧停留在依托传统英语课程教学进行,不能适应工作岗位的基本要求。本文结合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教改)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英语技能和专业教育进行融合的探索过程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用于解决专业英语学习适用性问题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电力类专业;专业英语;融合

【作者简介】张晓辉,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基金项目】2017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阶段性成果(编号:2017SJGLX644)。

引言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步伐的加快,急需一批能够满足电力建设相关专业知识要求同时具备基本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和相关领域电力专业英语技能的员工参与到涉外电建工程项目中来。

目前国内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电力类专业在人才培养中采用依托公共基础课《大学英语》和专业限选课或专业选修课《专业英语》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英语知识或能力,导致毕业生在英语能力上很难适应专业就业岗位群的这一变化趋势。以省级送变电工程公司为例,每年招收的新员工中10%-25%会参与到涉外工程项目中,而这些员工都需要进行岗前英语培训,这对我国高职院校“课程和岗位对接”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增加了单位员工培训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

一、现状分析

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教改)专业设立于2003年,是学校与澳大利亚启思蒙学院合作办学专业。成立16年来,不断进行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以期实现中澳双方在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实施的融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由于合作办学的特殊性和学生获取澳方证书的需求,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教改)专业教学环节有相当比例的英语课程和澳方课程,学生在整个专业课程学习期间,需要同时满足英语雅思水平测试和澳方课程测试通过才能够拿到启思蒙学院的毕业证书。在专业学习中,学生除了接触了很多澳方职业教育中人文素养和专业技能的精髓,在英语学习特别是听说能力方面相较于普通专业学生有较为明显的提升。

但是,在英语和专业教育融合方面的问题同样突出。首先,英语课程学习并未有效地与专业课程学习融合在一起,造成学生的英语水平并没有真正的反映在澳方课程的学习上来,部分学生在澳方课程全英文教材特别是外教授课的环节表现的特别不适应。其次,澳方课程虽然在英语和知识的学习做到了融合,但突出表现在澳大利亚职业教育通识课程环节,澳方课程特别是专业教育授课内容和知识层次在国内的专业背景和行业背景面前显得有些不足,无法真正地做到与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目标的结合。

课程体系模块化和培训包模式是澳大利亚TAFE教育模式的特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教改)专业也采用延用了这一模式,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每3-4年都会探讨确定从澳方培训包中选择调整澳方课程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用性,使课程体系更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接受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与掌握,更有助于满足专业岗位群的变化要求,更有助于帮助学生迅速融入工作岗位。表1列出了近3版电自(教改)人才培养方案中澳方课程的变化情况。

如表1所示,澳方课程在近3次调整中体现了对澳方课程要求的变化:实用性和适用性,即必须有助于促进专业教育和英语学习的融合,必须贴近毕业生在国内的就业环境和岗位要求。

二、人才培养模式设计

1.定位准确。经过对电自(教改)专业多年的专业调研报告、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以及行业企业专业建设座谈会记录进行分析,得到的结论是:本专业毕业生从事的岗位中,电网公司、发电企业、电力建设公司、送变电工程公司等企业内岗位占据主要地位,而上述企业从业人员中需要的专业英语知识和技能主要集中在技术文献阅读、涉外电力技术服务和涉外工程施工等方面。在2019级电自(教改)专业课程体系中,所选择的澳方课程也集中在了技术服务和施工领域等模块,以便在澳方课程的学习中同时满足相关专业知识和英语技能要求。

对于中方专业核心课程,则按照澳大利亚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和TAFE教育模式的要求对部分教学内容进行解析和重构,来满足英语和专业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2.难易适度。以“适度、够用”为基本原则,来进行中、澳课程的融合。按照高职类毕业生从事的技术服务和工程施工岗位的基本要求,最终确定相关课程以电气设备铭牌参数、出厂实验报告的阅读,安全工器具的使用,电力工程组织程序风险评估和控制,发电厂及变电站运行管理基本知识和专业词汇的认知等方面作为英语和专业融合的侧重点,最大程度的满足岗位所需要的基本要求和保证后续自主学习的基础。以《电气运行》课程为例,需要学生在掌握基本电气设备、调度术语、安全工具和操作工器具以等专业英语词汇的基础上,能够进行英文版设备巡视表格和倒闸操作票的填写技能,这也是涉外电力技术服务最基本的部分,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完成了基本英语技能的学习和掌握。

3.模块化设计。不拘泥于某一门课程进行专业英语的设计和开发,而采用类似于TAFE教育模式里的培训包,进行模块化设计和组合,以满足不同就业岗位面向。同时,也可以不固定采用某一门澳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而是按照学生或者社会学习者的具体岗位要求,进行澳方课程之间甚至是中方课程和澳方课程的内容重组。促进中、澳课程深层次、大范围的融合,达到整个课程体系更加合理,专业课程更实用,英语学习更加实用化和有针对性的大目标。解决在实际教学中出现的英语与专业课程脱节、澳方课程难以达到教学要求以及合作办学专业毕业生英语优势不突出的问题。

4.以信息化资源平台为依托。信息化资源平台是解决专业和英语融合的关键。首先,要实现课程之间的模块化,就必须对课程内容进行解析和重构,传统的纸质教材和资源难以实现,必须借助信息化资源平台可以实现知识颗粒化的特点来满足。其次,信息化也是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方向。

以校内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国家职业教育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建设为契机,以《专业英语》课程建设为依托,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教改)利用资源库这个信息化教学平台实现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为专业与英语教学的融合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实践与验证

2018年4月至6月、7月至8月分别对河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新入职员工和参与涉外工程的员工进行了为期40天和30天的专业英语培训。按照受培单位针对两期培训对象的不同要求,采用培训内容模块化的形式在专业英语词汇、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管理、日常生活用语及礼仪、FIDIC合同条款等领域进行了针对性的培训,受培者普遍反映这种模块化学习针对性强,目的明确,效果很好。

2019年3月至5月,利用资源库网络教学平台,采用教学内容模块化的形式对电自(教改)专业2016级6个班学生各进行了为期一周(26学时)的信息化教学。根据课程调查报告结果反馈,86%的学生觉得这种学习模式灵活性很强,学习形式多样化,教学内容贴近专业教学知识和技能标准。

四、結语

1.本文以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教改)专业人才培养为例,分析了人才培养方案不断修订过程中的澳方课程设置和调整的特点,结合多届专业学生的英语和专业知识学习的状况,提出了一种英语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2.以社会学习者和本专业学生两种不同类型的学习者的实践,验证了这种培养模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3.后续会组织高职电力类其他专业的学生进行学习,以不同专业方向下培养目标差异化学习来验证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适应性。

参考文献:

[1]孟祥.混合式教学在英语技能与高职院校电气类专业教育融合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36).

猜你喜欢

专业英语人才培养模式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食品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和方法创新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长学制医学生全程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探讨
高职轮机专业高中职衔接专业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
护理专业英语小班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