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D-二聚体与凝血因子Ⅷ联合检测对肺癌合并肺栓塞的诊断价值

2019-10-08赵燕霞邓明琴杨晓红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9年18期
关键词:肺栓塞二聚体血栓

赵燕霞,邓明琴,杨晓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恶性肿瘤与静脉血栓性疾病密切相关,一项调查显示[1],恶性肿瘤患者罹患肺栓塞风险是普通人群的6.5倍。进一步研究显示[2],肺栓塞发生的风险与肿瘤类型有关,其中肺癌发生肺栓塞的风险最高为55%~60%。目前对肺癌引起肺栓塞原因仍存在一定争议,但有研究显示,年龄、肿瘤分期、化疗药物是肺癌发生肺栓塞独立危险因素[3]。调查显示,与非肿瘤患者相比,肿瘤患者发生肺血栓死亡风险更高[4]。美国胸科医师协会也建议[5],肿瘤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需采用预防性抗凝治疗。因此早期诊断肺栓塞对于肿瘤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确诊肺栓塞的方法主要CT肺动脉造影术、PET-CT等,但是上述检测价格较高、操作不方便等缺陷,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血液学指标获取便捷,在疾病的诊断、病情评估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血浆D-二聚体是临床最常用的肺栓塞诊断指标,该指标检测方法可靠、敏感性高,特别对检测阴性的患者可以避免影像学检查。但是D-二聚体特异性偏低,仅为18%~20%,使其应用受限。凝血因子Ⅷ(FⅧ)是在凝血激活的级联放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酶,活化的FⅧ能加速血栓的形成,从而在静脉血栓性疾病的发生和进展其关键作用。本研究分别检测肺癌合并肺栓塞患者血浆D-二聚体、FⅧ水平,并进一步分析两者联合对本病的诊断价值,现将研究成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院就诊的100例肺癌疑似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经病理学证实为肺癌;(2)按照PHILIP等[5]报道,属于可疑肺栓塞病例(Well评分≤6分);(3)完善各项检查,包括CT肺动脉造影术和血液学指标。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患者;(2)凝血功能异常者;(3)近3月内服用抗凝或促凝药物;(4)近1个月内行大型手术治疗或外伤者。本研究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所有患者及家属知晓治疗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肺栓塞组和非肺栓塞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肺栓塞组和非肺栓塞组一般资料比较

1.2方法

1.2.1临床资料收集 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包括社会学资料和临床资料,社会学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临床资料包括体质量指数、病理类型、肿瘤分期、Wells评分等。

1.2.2血液学指标 患者于入院第2天清晨空腹采集肘静脉血5 mL,静置10 min,3 000 r/min高速离心10 min,离心半径10 cm,分离血清后置于-20 ℃冰箱内保存待检。采用酶法检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免疫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采用Sysmex XT-1800ⅰ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常规检测血小板(PLT)计数;采用日本日立公司7170型全自动生化仪免疫比浊法检测D-二聚体水平,凝固法检测FⅧ水平,所有试剂盒均购自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相关操作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执行。

1.3诊断标准 肿瘤分期依据国际肺癌TNM分期标准[6];肺栓塞符合《肺血栓栓塞症诊断和治疗指南》[7]相关诊断标准,经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检测证实。

2 结果

2.1肺癌合并肺栓塞发生率 100例肺癌疑似肺栓塞患者中,最终确诊为肺栓塞30例,发生率30%。比较肺栓塞组和非肺栓塞组生化指标,结果发现肺栓塞组TG、D-二聚体、FⅧ明显高于非肺栓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间其余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肺栓塞组和非肺栓塞组生化指标比较

2.2肺癌合并肺栓塞危险因素分析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D-二聚体、FⅧ是肺癌合并肺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见表3。

2.3D-二聚体联合FⅧ对肺癌合并肺栓塞的诊断效能 ROC曲线分析显示,D-二聚体诊断肺栓塞的AUC为0.833,FⅧ为0.752;D-二聚体联合FⅧ诊断肺癌合并肺栓塞的AUC为0.905,明显高于D-二聚体和FⅧ单独检测(Z=2.563、3.017,P<0.05),见表4、图1。

表3 logistic回归分析肺癌合并肺栓塞的危险因素

续表3 logistic回归分析肺癌合并肺栓塞的危险因素

表4 D-二聚体联合FⅧ对肺癌合并肺栓塞的诊断效能

注:-表示该项无数据

图1 D-二聚体联合FⅧ诊断肺癌合并肺栓塞的ROC曲线

3 讨论

在我国,肿瘤是引发的肺栓塞第二位原因,其中以肺癌最为常见[8]。肺癌合并肺栓塞的发生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有关[9],肺癌细胞产生组织蛋白酶诱发机体凝血系统分泌黏液蛋白,凝血和纤维溶解异常,促使心脏瓣膜、血管内膜以及上皮细胞脱落,进而形成局部血栓。同时癌细胞可单独激活血小板组织,引发弥漫性凝血。由于肺癌合并肺栓塞患者临床缺乏典型性表现,呈多样化,临床极易导致误诊及漏诊,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对于肺癌合并肺栓塞的早期诊断,准确评估高危因素,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对提高肺癌患者的治疗及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D-二聚体是经纤溶酶水解交联纤维蛋白单体的特异性降解产物,生成与水平升高反映凝血与纤溶系统激活。其血浆水平可体现机体凝血酶活性及纤维蛋白生成状况,作为机体血栓形成的重要指标之一。肺癌合并肺栓塞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显著升高,临床上筛查血栓形成被人们所重视。本研究发现,肺栓塞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非肺栓塞组,多因素分析也证实,D-二聚体是肺癌发生肺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王佳丽等[10]报道,D-二聚体诊断肺癌合并肺栓塞的AUC为0.796,对早期本病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升高会受到放化疗、弥散性血管凝血、外伤、手术因素等影响,导致D-二聚体检测存在假阳性率。临床研究发现,D-二聚体检测201例肺癌疑似肺血栓患者灵敏度达98%,而特异度仅为18%[11]。本研究也发现,D-二聚体诊断肺栓塞的存在灵敏度为94.3%,而特异度性仅为66.8%。较低的特异度限制了D-二聚体的临床应用。

凝血因子Ⅷ(FⅧ)在凝血激活中级联放大的起到重要作用。FⅧ在活化的血小板所提供磷脂参与凝血过程起到显著放大作用,加快血栓形成的过程。FⅧ水平的升高可增大动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袁会军等[12]发现,深静脉血栓在急性进展期,血浆FⅧ水平呈持续高水平状态,使肺栓塞发生风险明显增加。本研究发现,合并肺栓塞的肺癌患者FⅧ明显高于非肺栓塞组,且FⅧ也是导致肺癌合并肺栓塞的危险因素,说明FⅧ与肺栓塞的形成有关。孙树申等[13]研究对肺癌并发肺栓塞患者治疗后抗凝血酶、凝血因子Ⅷ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发现在中期治疗时抗凝血酶、FⅧ明显异常,认为FⅧ可以用来评估一定时期内的治疗效果。本研究将FⅧ应用于肺癌合并肺栓塞的诊断,结果发现,其诊断的AUC为0.752,特异度和灵敏度分别为72.9%和70.0%,说明FⅧ可以辅助诊断肺栓塞,但诊断效能一般。本研究进一步联合检测D-二聚体和FⅧ(D-二聚体和FⅧ同时诊断为阳性),发现两者联合诊断的AUC为0.905,且特异度为98.6%,说明两者联合可以提高肺癌合并肺栓塞的诊断效能。D-二聚体和FⅧ是导致肺癌合并肺栓塞的危险因素,两者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肺癌合并肺栓塞的诊断价值。

猜你喜欢

肺栓塞二聚体血栓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肺栓塞16例误诊分析
56例肺栓塞患者的心电图分析
以肺栓塞为主要表现的抗磷脂综合征1例报告
D-二聚体和BNP与ACS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联性
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分析
联合检测D-二聚体和CA153在乳腺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两种试剂D-二聚体检测值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值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