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雨课堂”的生物技术制药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

2019-09-27文波陈岩勤马良会沈祥春

新西部·中旬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雨课堂混合式教学实践

文波 陈岩勤 马良会 沈祥春

【摘 要】 基于贵州医科大学的生物技术制药课程的教学现状,借鉴和应用“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做好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后交流各个环节的工作。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关键词】 雨课堂;生物技术制药;课程;混合式教学;实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学生对互联网的互动和依赖,在教学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极大的挑战。[1] “生物技术制药”与多学科相互交叉,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还需注重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有效地引入“雨课堂”教学,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有助于学生对生物技术制药课程的深入学习和掌握。生物技术制药领域与药物的生物研究、生物开发和应用密切相关,强调科技的先进性和时代性。结合科技研究成果,将科技前沿和研究进展与生物技术制药教学实践进行融合,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教学方法,注重教学创新,才能保证人才质量的培养。

一、基于贵州医科大学的生物技术制药课程的教学现状

目前,生物技术制药课程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等领域,知识涉及面广泛,内容更新快、抽象难以理解,实践能力要求高。如果单纯进行理论知识讲解,对学生来说无疑是纸上谈兵,收获甚少。贵州医科大学生物技术制药课程为药学学生的专业课程,主要授课方式为教师传统授课,授课模式也较为单调,学生上课积极性有待提高,对课程内容理解相对也不够深入,常常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雨课堂”

作为一种互动式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将复杂的信息技术与Power Point和手机微信统一整合,建立课外预习与课堂教学的沟通桥梁,使学生随时随地都可复习巩固和提升。“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形式多样化、学习有弹性等特点。[2,3]改变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局面,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三、基于“雨课堂”的生物技术制药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

以《发酵工程制药》章节为例,在雨课堂的生物技术制药课程实践中,采取“课前预习+课堂讲解、小测、互动+课后小结、难点分析”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具体如下。

1、课前预习

上课前一天:教师将《发酵工程制药》课件上传至雨课堂进行分享,让学生提早进行预习。在这一阶段,查看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登记。对未预习的同学,采取电话通知或者QQ、微信群信息公示,督促其进行预习,教师通过互动及时整理学生的预习反馈,一边做好重点、难点记录划分。

2、课堂教学

上课中(以45min一堂课为例):通过雨课堂自助点名后,教师按照发酵工程制药发展和发酵工程药物内容讲述20min,设置2个课堂问题(1个为之前内容的总结如“发酵工程药物有哪些”,1个为后面内容的铺垫如“这些发酵工程药物我们是如何获得的呢?”),将问题通过雨课堂投射至PPT中展示。学生作答,教师互动整个过程5min,教师根据答题情况做好登记,做出应变,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可根据第2个问题判断学生是否跟着老师课堂走。随后围绕设置的第2个问题继续展开进行讲解(15 min),学生自主讨论(3min),教师总结(2min),课后进行疑难分析。

课堂问题设置形式主要包括概念题、选择题 、解答题、填空题和设计题等题型,主要是帮助学生及时掌握相关内容,包括对某些概念的瞬时记忆和长久记忆,经过反复提醒、强调,学生在知识点的划分以及难点记忆中将如鱼得水。在讲课过程中,随时关注学生对所授内容的掌握情况,分为:简单、困难、较为困难、非常困难。及时做好标记,便于课后进行统计,及时对学生不懂的知识点进行答疑。同时对课堂上学生表现、学习内容作总结,及时向学生反馈教学效果。

3、课后交流

课后交流分为线上交流以及线下面对面交流。线上交流借助雨课堂平台,全面征集学生对生物技术制药课程的建议、看法。或者针对某一个教学知识点或上课方式进行讨论。在讨论区,可采用实名或匿名进行,这样可以避免某些学生因胆怯不敢提问的情况,消除学生对教师或课堂的抵触心理,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发表自己内心的想法。以便教师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4,5]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建议或看法,对相关内容进行归类,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将教学知识的侧重点进行再次分配,通过师生反馈、师生互动达到共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四、学生对“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摸底调查

针对目前生物技术制药的课程现状,在贵州医科大学教务处的推广下,我们将“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入到日常生物技术制药教学中,以笔者对所上课程的药学院2017级药学班118名学生进行“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总人数 118人的授课班级,分别有68.64%、31.36%的同学对“传统板书+多媒体教学+雨课堂”非常喜欢或喜欢,相比生物技术制药传统教学方式“传统板书+多媒体教学”(非常喜欢或喜欢比例分别为0、12.71%),满意度提高了87.29%(如表1)。

随着贵州大数据、大健康网络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展开,教师教育教学需紧密结合網络信息技术,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平台特别是创新性的网络软件(如雨课堂、App、TBL等),及时用于教学过程中,有利于学生优良素质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对国家教育的全面改革真正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谢芳.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以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 2019.37(01)63-64.

[2] 金欣.基于“雨课堂”的医学遗传学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应用研究[J].基础医学教育, 2018.20(01)53-55.

[3] 宣成睿.雨课堂支撑下的基础医学概论教学实践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9(14)227-230.

[4] 翁克山.Web3.0技术与继续教育的聚合——基于云服务雨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研究[J/OL].成人教育, 2019(03)73-78.

[5] 卢伟,贾梓祎,李伟红,宝东艳.雨课堂在医学整合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 2018.36(07)44-46.

【作者简介】

文 波(1989—)男, 贵州铜仁人, 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心血管药物药理.

沈祥春,本文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雨课堂混合式教学实践
雨课堂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雨课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究
提高《电工基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雨课堂在经管类本科经济法教学中的微应用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