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恶性肿瘤PICC患者导管感染与CRP、PCT等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2019-09-27梁永红陈素珍冉丽娜赵红真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插管导管静脉

梁永红,陈素珍,冉丽娜,赵红真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 肿瘤二科,河南 驻马店463000)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为恶性肿瘤患者的化疗提供了便利,避免了反复静脉穿刺造成的痛苦,并具有置管操作简便无需麻醉等优点,可避免因化疗药物外渗导致的软组织损伤[1]。但部分恶性肿瘤患者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加之PICC属于有创性操作,引起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风险增加。导管相关感染不仅会增加治疗费用,延长住院时间,还可能降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甚至可能导致患者死亡[2]。因此,寻找理想的血清标志物有助于及时发现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并给予早期治疗,进而降低病死率。本研究观察恶性肿瘤PICC患者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与CRP、PCT、SAA等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9月在我院接受PICC置管治疗的200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年龄≥18周岁;(2)确诊为恶性肿瘤,且接受化疗者;(3)接受PICC置管治疗者;(4)无免疫系统严重疾病者;排除标准:(1)临床资料不全者;(2)合并感染性疾病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病例数200例,其中未发生感染组175例,男100例,女75例,年龄58.21±4.01,BMI为23.15±2.03 kg/m2;发生感染组25例,男17例,女8例,年龄57.92±3.92,BMI为23.13±2.01 kg/m2。

1.2 方法

根据胸部X线检查确定静脉和插管穿刺点,测量插管部位到上腔静脉的长度,臂与穿刺点成90度角,测量至穿刺点至胸锁关节以后向下至第三肋间。以穿刺点为中心,碘伏消毒。采用无菌生理盐水预冲导管、连接器、肝素帽及穿刺针,更换针套,穿刺静脉,见回血,向前推进插管鞘,使之进入血管。将导管插入插管鞘,缓慢推进导管至所需长度。回撤插管鞘,注入生理盐水,观察无异常后固定导管。再次做胸部X线检查,以确认导管位置。

所有患者均于置管后清晨空腹抽取肘正中外周静脉血,置于枸橼酸钠抗凝管,以3 000 r/min离心10 min后分离血清,于-20℃保存待测。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CRP、SAA水平,检测仪器为德国西门子BNII全自动特种蛋白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PCT、IL-18和IL-6水平,检测仪器为法国Mini Vidas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另取一份血标本,采用德国西门子(SIEMENS)凝血分析仪检测APTT、TT、PT和FBG水平。

1.3 观察指标

统计患者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比较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患者一般资料、CRP、PCT、SAA、炎症因子和凝血功能等实验室指标的差异,分析影响恶性肿瘤PICC患者导管相关感染的实验室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录入后,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分析。计数和计量资料分别采用例数和均数±标准差表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患者一般资料、CRP、PCT、SAA、炎症因子和凝血功能等实验室指标比较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进行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恶性肿瘤PICC患者导管相关感染的实验室指标。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分析

200例患者中,发生导管相关感染者25例,其中因严重感染导致拔管者23例,2例经消炎、换药等相关处理后好转,予保留导管,发生率为12.5%。

2.2 发生组和未发生组CRP、PCT和SAA水平比较

发生导管相关感染组患者的CRP、PCT、SAA水平分别为92.53±6.17 mg/L、6.12±1.02 ng/ml和208.13±12.03 mg/L,明显高于未发生组(t=-56.722、-25.094、-49.521,P<0.001),见表1。

表1 发生组和未发生组CRP、PCT和SAA水平比较

2.3 发生组和未发生组凝血功能比较

发生导管相关感染组患者的PT、APTT和TT水平高于未发生组(t=-13.273、-18.949、-13.754,P<0.001),FBG水平低于未发生组(t=8.540,P<0.001),见表2。

表2 发生组和未发生组凝血功能的比较

2.4 发生组和未发生组炎症因子水平的比较

发生导管相关感染组患者的IL-18和IL-6水平为44.53±4.48 mg/L、11.17±2.33 mg/L,明显高于未发生组(t=-25.702、-8.843,P<0.001),见表3。

表3 发生组和未发生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2.5 影响恶性肿瘤PICC患者导管相关感染的实验室指标分析

以实验室指标作为自变量,将是否发生导管相关感染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RP、PCT和PT是影响恶性肿瘤PICC患者导管相关感染的实验室指标,见表4。

表4 影响恶性肿瘤PICC患者导管相关感染的实验室指标分析

3 讨论

有研究发现,当机体发生感染后出现急性时相反应,CRP、PCT、SAA均为急性时相蛋白,CRP是机体在应激反应状态下由肝脏合成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正常人体血清中含量相对较低,一旦发生感染或创伤后,在2 h内其血清含量会急剧升高,22-28 h可达到峰值[2,3]。PCT是一项较新的感染指标,正常人血清PCT水平较低,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感染发生后短时间内细菌脂多糖能促进PCT大量合成,使血清PCT水平急剧升高,因此,血清PCT水平可用于评估感染严重程度及类型,在病毒感染与细菌感染的鉴别诊断中尤其具有优势[4,5]。SAA也是敏感的急性期反应蛋白,在急、慢性炎症反应时其血清浓度可达正常水平的1 000倍以上,是反映全身性炎性反应的非特异性标志物[6,7]。本研究中发生导管相关感染组患者的CRP、PCT和SAA水平高于未发生组。这一结果提示我们在机体发生创伤、感染时体内CRP、PCT和SAA合成增加,导致其在血清中的水平也随之升高。

当炎症反应发生后,体内大量的炎症介质、细胞因子释放入血,与机体凝血系统发生交叉反应[8]。尤其是在脓毒血症早期,血管内皮细胞、单核细胞释放大量的IL-18和IL-6等炎性介质[9]。炎症因子可导致弥漫性血管内皮损伤,导致血管内皮下的胶原暴露,释放血小板活化因子和凝血因子Ⅻ,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进而导致凝血功能紊乱[10]。本研究中发生导管相关感染组患者的IL-18、IL-6、PT、APTT和TT水平高于未发生组,FBG水平低于未发生组。这一结果提示我们恶性肿瘤PICC患者导管相关感染可引起机体炎症因子大量释放,进而导致凝血系统功能紊乱,使凝血时间延长,更易发生出血倾向。

本研究多因素分析结果证实,CRP、PCT和PT是影响恶性肿瘤PICC患者导管相关感染的实验室指标,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重视监测CRP、PCT和PT等指标,以便及时发现感染风险。综上所述,恶性肿瘤PICC患者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与CRP、PCT和PT水平有关,对于恶性肿瘤PICC患者,临床应密切观察相关指标的变化。

猜你喜欢

插管导管静脉
腰静脉及腰升静脉变异一例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血清白蛋白和膈肌移动度与二次插管的相互关系
中线导管应用于ICU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DCA循环法的应用实践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导管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