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马克思主义艺术学正名
——马克思主义艺术学论集》评介

2019-09-25王莎莎

美育学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文艺学美学马克思主义

艺术学研究者李心峰长期致力于艺术基础理论和艺术学相关领域的研究,关于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探讨,是其长期关注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论文集《为马克思主义艺术学正名——马克思主义艺术学论集》即是作者聚焦于马克思主义艺术基本原理与马克思主义艺术学的研究成果。本书认为,在马克思主义宏大思想体系中,有一个关于整个艺术世界的理论言说体系,即马克思主义的艺术哲学、艺术理论思想体系。在这一思想体系中,有关文学的理论言说即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或曰“文艺理论”无疑占有更大比重,但绝非其全部,而只是整个马克思主义艺术哲学、艺术理论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如果将马克思主义艺术哲学、艺术理论仅仅窄化阐释为文学(文艺)理论,将缩小其研究对象范围,减弱其理论阐释力。

论文集的取名,源自首篇论文《为马克思主义艺术学正名——兼谈它与马克思主义美学、文艺学(文学学)的关系》。在该文中,作者指出,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艺术学从美学中独立出来之后,苏联著名马克思主义美学家、艺术理论家、教育家卢那察尔斯基便提出了“马克思主义艺术学”的学科名称,并将之与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学进行了区别,把马克思主义文学科学(文艺学)包括在马克思艺术学体系之内;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也使用过“艺术科学”的概念。这里的“艺术科学”,显然是广义上的、涵括整个艺术世界的艺术科学即艺术学。因此,我们应该为马克思主义艺术学正名,科学地阐明它与马克思主义美学及文艺学之间的关系,真正构建起马克思主义艺术学大厦。作者将这篇论文作为“引言”放在全书前面,以统领全篇。

本书分为四辑:第一辑“原理与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艺术基本理论的概述。其中,《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述要》是一篇有关马克思主义最基本艺术观念十分简明精要的概括。另外几篇广泛涉及到马克思艺术思想中的系统观与“接受”理论,以马克思艺术生产论为理论依据对艺术本质、艺术逻辑分类体系的阐释等;第二辑“中国与特色”主要是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研究;第三辑“历史与当代”是有关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发展过程中一些重要人物、思潮、问题的研究文章;第四辑“辞条与书评”,收入作者对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研究的书评,以及部分有关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词条。该书是国家出版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著书系”(郭运德、王杰、李心峰主编)第一辑之一种,该书系推出后引起了学界广泛关注。

猜你喜欢

文艺学美学马克思主义
盘中的意式美学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外婆的美学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纯白美学
美丽的碎片
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
“妆”饰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