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甜樱桃设施栽培历程、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

2019-09-25潘凤荣郑玮

落叶果树 2019年5期
关键词:冷棚日光温室樱桃

潘凤荣,郑玮

(大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辽宁大连 116036)

甜樱桃原产于欧洲,引入中国有百余年历史,引入初期仅做庭院果树栽培。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甜樱桃产业发展迅猛,至2018年,全国栽培面积达20万hm2[1](300万亩),成为世界栽培面积最大的国家。甜樱桃属于季节性强的时令鲜果,市场供应期较短,露地生产的甜樱桃,中国南、北方只在5~6月上市,2~3月市场销售的都是进口甜樱桃。

中国甜樱桃设施栽培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试验探索。近20年来,中国甜樱桃设施栽培迅速发展,栽培技术不断提高与创新,使得本土生产的甜樱桃鲜果供应期能从1月持续到7月中旬,大大拉长了市场供应期。甜樱桃设施栽培已经成为中国甜樱桃生产的特色产业,对调整种植业结构,带动果农致富起到重要作用。笔者对中国甜樱桃日光温室和冷棚栽培的发展历程、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发展建议,供参考。

1 甜樱桃设施栽培的主要形式

甜樱桃设施栽培发展初期应用最多的主要是日光温室,随着发展,慢慢出现冷棚和防雨棚,目前设施栽培主要是以提早上市和防雨为主[2]。

1.1 日光温室

俗称暖棚。设施的东、西、北三面为墙面,坐北朝南,东西走向,南面为斜面或半拱形的采光面,覆盖以塑料薄膜(图1)。适于北纬35°以北地区的甜樱桃促早栽培,具有保温性能好、小气候环境容易调控、果实成熟早、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

图1 日光温室

1.2 塑料大棚

俗称冷棚。设施为全拱形或屋脊形,四周无墙体,棚面覆盖塑料薄膜,称塑料大棚(图2),有单栋式和连栋式两种。塑料大棚土地利用率高,造价比日光温室低,但寒冷地区冬季保温性能稍差,以北纬35~39°地区应用最多。塑料大棚构架主要有竹木结构和钢架结构,生产上新建的多采用钢架结构。

图2 塑料大棚

2 甜樱桃设施栽培历程

中国甜樱桃设施栽培发展可以分为3个阶段:①起始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为起始阶段,1991年,烟台市果树研究所张宗坤等[3]报道在烟台福山区减家乡褚家瞳村迟乾钧冷棚栽培取得成功。1994年,大连开发区农技站谭秀荣等[4]报道在大连开发区董家沟镇西英村汪淑芳果园试验日光温室(暖棚)栽培取得成功。②迅速发展阶段。2000~2010年为迅速发展阶段,设施栽培受到广大果农认可,陆续在山东省莱阳市、烟台市芝罘区,大连市瓦房店、金州、旅顺等地多点种植。设施栽培的兴起,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果树栽培模式,而且也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利润和社会效益。③蓬勃发展阶段。2010年以后,以辽宁大连、山东、北京、河北等地栽培面积迅速扩大,设施栽培技术不断完善和提高。经过20多年的大面积发展和技术创新,甜樱桃设施栽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与突破。

2.1 栽培品种和砧木不断筛选

设施栽培初期,主要是利用露地栽培量大的品种进行试种,如烟台地区冷棚栽培主要选用红灯、意大利早红、早大果、大紫、拉宾斯等;大连地区温室生产主要品种为红灯、佳红、美早、砂蜜豆、雷尼等[5]。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品种的栽培表现,设施栽培品种也发生了改变。山东省临朐地区冷棚生产中品种较为丰富,主要有美早、红灯、砂蜜豆、佳红、红蜜、拉宾斯等,大连地区的温室和冷棚栽培品种相对较单一,美早品种占90%,少量有佳红、雷尼、含香、砂蜜豆、明珠等。早期设施栽培砧木为大青叶、考特、本溪山樱等,目前砧木以马哈利、吉塞拉系列为主。

2.2 设施结构逐步优化

设施建造初期,塑料大棚是竹木材料支撑拱形骨架,一般跨度8~12m,多为单体大棚。竹木结构抗风雪能力较差,后期发展的塑料大棚以钢架结构为主,跨度增至10~15m,多为连栋棚。日光温室发展初期跨度6~8m、面积不足666.7m2(1亩),目前跨度9.5~12m(最大16m),单个温室面积1000~1333m2(1.5~2亩)[2,6]。

日光温室的表面保温层由最初的简易草帘子、人工拉盖转变为具有防雨雪功能、保温效果好的棉被材质和自动卷帘机设备的全面使用。通风设施方面,初期采用人工扒边缝通风,目前采用全自动通风设备或排风扇进行调节,更精确地控制棚内温湿度,且节省大量人工。

2.3 升温时间和鲜果上市时间不断提前

据报道,在初期的日光温室生产中,11月下旬加覆盖层,晚上打开通风口,温度控制在7.2℃以下,保证樱桃树体顺利完成休眠,一般到12月下旬开始升温,果实4月初上市[4]。随着温室结构的优化、破眠剂的使用[7]以及10月中下旬多项促进休眠措施的应用,目前在大连瓦房店地区11月上中旬开始升温,果实2月初开始成熟,比发展初期生产时间提前60天左右。

瓦房店甜樱桃无土栽培研发基地李万芝于2016年8月实施温室气雾栽培新技术,在国内属于首创(图3,图4)。在栽培棚里,地面上不见土,整个生产环节实行机械电子化,由一套计算机系统控制供给树体营养液的时间及营养液的浓度,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2018年元旦第1批无土栽培甜樱桃在国内率先上市,又将甜樱桃鲜果供应期提前了1个月。

2.4 生长调节剂的使用逐步取代自然授粉

设施栽培生产初期,由于其栽培品种的多样性,完全是自然授粉(花粉)结果,也有采用壁蜂(蜜蜂)授粉,或用鸡毛掸子在花上滚掸,或用小型吹风机授粉,或人工点授。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授粉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如利用外源激素诱导单性结实技术[8]在甜樱桃设施生产中得以广泛应用。主要是在花期和幼果期喷施多种外源激素和营养剂(赤霉素、细胞分裂素、防落素、氯吡苯脲、三十烷醇、氨基酸、海绿素、微量钙、镁),诱导单性结实,此技术具有高产、稳产、果实发育与成熟期一致等特点,在甜樱桃设施栽培中应用逐年增加。

图3 甜樱桃无土栽培

图4 无土栽培根部喷洒营养液

2.5 果品质量和丰产稳产性大幅提升

设施栽培初期,由于技术不完善,常出现需冷量不足时升温,造成花芽发育不良、花芽不开、开花不整齐、花而不实现象普遍发生。在温室和冷棚生产中,温湿度掌控不好,如花期温度过高造成花粉粒大量败育,温度过低造成花器官受冻害;湿度过大不利于传粉,过低不利于花粉管萌发等问题。日光温室及冷棚栽培产量不稳定,大小年现象严重,采果后花芽老化,夏季大量落叶等问题,使温室生产2~3年后需要进行露地休整1年。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目前连年丰产稳产技术日趋成熟,产量也由原来的666.7m2产量504kg[4]增加至1500~2000kg[9]。设施栽培初期果个小、口感差、着色差,目前高光效树形的应用和一些生物肥料、营养剂的大量施用,使得果实品质有了明显提高。销售对果实大小也有明确要求,一级果12.5g以上,二级果10~12.5g,三级果10g以下。

3 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发展现状

目前,甜樱桃设施栽培主要集中在环渤海地区的山东、辽宁、北京、河北等地,山西、陕西、新疆、甘肃、河南、黑龙江、内蒙古等省市有少量栽培。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甜樱桃设施栽培面积约有1.3万hm2(20万亩)。日光温室生产主要集中在辽宁省大连、朝阳等地;山东省临朐、烟台,陕西省澄城等地以塑料大棚为主;黑龙江、内蒙、吉林等地以冬季保护树体安全过冬为主。辽宁大连(尤其是瓦房店地区)日光温室生产优势得天独厚,设施生产技术运用最早、技术最成熟,面积大,产量高。

目前大连市设施甜樱桃栽培面积4933hm2(7.4万亩),产量3.1万t,生产规模约占全国一半,形成了以瓦房店周边区域为中心,遍及全市的甜樱桃设施生产布局。每年慕名来参观学习考察的果农络绎不绝,有上百名技术人员在外地指导甜樱桃生产。另外形成了从温室建造、大树销售、自动温控机等产前环节的供应链,到产中水肥一体化设备、破眠剂、生长调节剂的运用,采后运输、销售渠道等均有较为稳定的市场,具有明显的规模效应及产业化特征。

3.2 存在问题

部分地区设施相对简单,科技含量低。目前,各地设施多是种植者根据他人经验自行设计建造,没有充分考虑甜樱桃是喜光树种的生理特性,建造结构存在缺陷,常导致甜樱桃果品质量不高、抗风险能力差等问题。产业中科技含量低,如物联网技术、节水灌溉技术、设施内微环境监测平台技术等均没有得到有效应用。

品种选择不当或品种单一。目前各地甜樱桃设施栽培品种有所差异,一些品种未经多地多年栽培试验就盲目在设施中种植,结果出现坐果率低、连年出现大量裂果现象(如布鲁克斯、俄罗斯8号)。还有一些地区果农种植的全是美早品种,其硬度高,货架期长备受果农青睐,但消费者比较青睐口感好的黄红色品种雷尼、佳红等,近几年的市场售价显著高于美早。要根据市场来调整种植品种。

盲目追求产量导致果个小、品质差。生产中有的果农盲目追求产量或抢早上市而大量施用氮磷钾等大量元素化肥;盲目施用生长调节剂,如为提早打破休眠而过量施用单氰胺导致烧花芽和药害发生,PBO的施用浓度和时期不当造成树体早衰现象发生,在利用外源激素诱导坐果时,施用次数过多或施用时间不正确导致硬核期落果;不注重有机肥和中微量元素的施用,产量虽高,但果个小、品质差,果肉软,果实病害、裂果加重,树势衰弱,经济寿命缩短。

不注重采后管理导致叶片老化、焦枯、黄化落叶;病虫害加重,红、白蜘蛛危害严重;花芽瘦弱、二次开花现象;药害、肥害频繁发生;有机肥施用不足、干旱、涝害以及树势衰弱、死树现象普遍存在[10]。

4 未来发展建议

4.1 加强科研攻关,提供优良品种与技术支撑

针对甜樱桃设施栽培中存在的品种结构单一、授粉不良、品质差、裂果重等问题,在对现有优良品种进行评价的基础上,筛选、引进适应设施栽培的甜樱桃品种,把培育甜樱桃短低温品种列为育种计划,寻求打破休眠的新技术措施。加强自花结实率高、花粉量大、抗裂果的新品种选育,寻求通过自然授粉来提高产量和果实品质的有效途径。加强设施条件下甜樱桃周年生长发育生理方面的研究,探究各种设施环境因子与果树生长发育、产量、品质构成之间的相关性及最佳调控模式。

4.2 加强规范化管理,制定生产标准

制定优质高产生产技术标准,包括品种的筛选、设施内树体结构与修剪技术,对设施内环境调节与控制、土肥水管理、花果期管理、采后管理等方面进行标准化技术管理。主要包括合理调控肥水,增施有机肥,测土观树施肥,在不同生长时期,根据土壤及树体营养进行施肥,改善土壤环境;合理灌溉;整形修剪调控树势;不施用或少施用生长调节剂;加强病虫害防治,保护叶片,预防早期落叶病等措施。

4.3 设施环境自动化、智能化控制还需加强

随着设施甜樱桃技术的发展,将会有更多的自动化、智能化技术逐步运用到设施生产中。进一步加强现代技术包括物联网技术、节水灌溉技术、自动温控技术、补光和补充二氧化碳技术等的研发应用,实现对设施内光、温、水、热等实时监测的自动化、智能化。

4.4 生产者应加强品牌意识,改进营销方式,加强产业链的发展

加强市场需求预测,扩大营销渠道。种植户或公司应根据本年度设施樱桃销量、售价等信息,结合近几年的相关资料,对今后设施甜樱桃的种植情况做出科学预测。农户不仅要了解批发市场、零售市场的行情,也要增加销售方式的多样性,积极利用网络平台,通过客户策略,扩大客户群体。提高品质,树立品牌,打造精品,提高设施甜樱桃在市场的竞争力和知名度,做大做强甜樱桃产业。

猜你喜欢

冷棚日光温室樱桃
日光温室番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日光温室荷载组合方法及应用
模块化蓄热墙体日光温室研究进展
樱桃肉,让年味飘香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应用于日光温室大棚的研究
【辽宁】致富典型引领高素质农民增产增收
冷棚在一八四团果树越冬中的应用
大庆冷棚提子栽培技术分析
一树樱桃带雨红
大叶芹冷棚绿色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