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学了,如何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2019-09-24陈彤

现代家长 2019年9期
关键词:做作业班主任家长

夏去秋来,快乐的暑假结束了,学生们要收拾心情,回归校园,家长们又要为孩子的成绩波动提心吊胆。众所周知,开学第一个月是学生成绩下滑的高危期,有些学生还沉浸在假期的轻松里,作息尚未调整好;有些学生正在遭受假期综合征的困扰,未能及时调整好状态,无法专心投入学习;有些学生不适应新学期课程的难度和进度,感觉力不从心……作为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呢?本期,我们邀请教育心理学博士、学习问题专家董筱琳女士,与家长朋友们一起座谈这个话题。

不主动迟早被动

郑鸿燕(初二男生的妈妈):刚开学没几天,我就发现我儿子的状态不好:每天早上不愿起床,拖拖拉拉的,因为迟到被老师罚站两次;放学回到家,他也是懒洋洋的,做作业丢三落四,许多题不会做,还经常找借口做其他的事,比如玩手机、打电脑游戏、吃零食等。班主任告诉我,我儿子上课时玩文具,不让他玩他就玩自己的手,就是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课,自习课做作业也不专心。我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请专家指教。

主持人:学习不主动是导致成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您不可大意。请董博士为大家指点迷津。

董筱琳(教育心理学博士、学习问题专家):孩子刚刚结束假期生活,猛地进入学习的快节奏,可能有点不适应,家长不必着急,以免向孩子转嫁焦虑。建议家长为孩子营造适宜学习的家庭环境,尽量减少各种干扰因素,因为孩子在一个有学习氛围的地方學习更容易提高学习效率。

郑鸿燕:哪些因素会干扰孩子学习?

董筱琳:比如,孩子在学习时,家里来客人,大声喧哗,或者家长看电视时音量过大,又或者家长不时给孩子送水果、牛奶等,都会对孩子的学习产生干扰。如果在家给孩子营造学习环境有困难,不妨利用公共图书馆,或者在学校上完晚自习再回家,或者邀请同学在家里一起做作业,互相比赛,等等。只要是能让孩子静下心来,产生学习动力的环境就是好环境。

樊惠文(高二男生的妈妈):我儿子都上高二了,学习上还是不操心,都快把我愁死了。其实他挺聪明的,没怎么用功,考试成绩都能进入班级前15名,但就是不肯再努力一点,进入班级前10名。暑假里,他整天一个人在家,玩手机游戏过足了瘾,刚开学极不适应,每天放学回到家,放下书包就找手机,不过过瘾是不肯打开书包做作业的。请问董博士,孩子迷恋手机,做家长的该怎么办?

董筱琳:中学生迷恋智能手机,对学习危害甚大,家长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孩子长期学习不主动,学习成绩迟早会落后;长期学习不专心,必然降低学习效率,恶果一定会反映到学习成绩上。建议您采取以下措施:

1.学习时要让孩子远离手机。孩子的自制力尚未形成,很容易对游戏上瘾,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要防微杜渐,越早干预越好。智能手机日益普及,不让孩子接触似乎不可能,但学习的时候坚决不能玩手机,这是底线。

2.家长要以身作则。如果家长在孩子身边频繁地玩手机,孩子很容易被诱惑,内心也会感到不平衡。

3.制订家庭规则。可以和孩子约定,比如只有认真完成当日的作业和学习任务后才能玩手机,每次玩手机不能超过半小时,等等。

苟且之心要不得

卢梦雪(小学五年级男生的妈妈):我儿子学习成绩在班里中等偏上。成绩之所以不能更好一些,是因为他喜欢耍嘴皮子。儿子的班主任告诉我,我儿子在班里挺活跃的,讨论起学习问题来思路清晰,说得头头是道。我也发现,儿子在家做作业时,觉得题目简单索性就不写了,或者敷衍了事。我提醒他,他就不耐烦地说:“这些题我都会,懒得写,浪费时间。”但是一到考试时就暴露出问题来了,简单的题因为少了某些步骤而扣分,碰见难题马上放弃。这是怎么回事啊?

主持人:这种现象反映出孩子知识掌握得不牢固,也反映出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不好。

董筱琳:没错。学生要想取得好成绩,首先要端正学习态度,并落实在行动上。做作业既是温习知识,也是考试的预演,一定要重视过程,提高解题的正确率,且不可得过且过。您在家督促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一定要叮嘱孩子认真仔细,让孩子重视做题的步骤。如果发现孩子对待简单的题目不认真,务必让他重写,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曹新春(高二女生的爸爸):我女儿智商没问题,但学习成绩总是不能让人满意,很让人郁闷。要说孩子够努力的了,看到同桌买了新的练习册,她也赶紧去买;老师推荐某本作文参考书,她当天就要买到手;听同学说大量阅读可以提高语文成绩,她在网上一口气买了20本名著。我发现,她制订了很不错的学习计划,但大多半途而废。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董筱琳:半途而废的计划,大多是计划本身不合理。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什么都想做,眉毛胡子一把抓,相互牵扯精力,往往什么都做不好。这样的计划之所以不能实行,是因为忽视了人的局限性。当学习计划一再流产,孩子会逐渐怀疑自己,对学习失去信心,心理上产生沉重的压力。此时,孩子往往会制订更苛刻的补救计划,当然,补救计划也难逃流产的厄运。如此恶性循环,必然导致学习成绩下滑。

曹新春:那我该怎么帮孩子呢?

董筱琳:首先,开学之初,劝孩子不要大量购买学习资料,以免无形中给自己制造压力,正确的方法是循序渐进,慢慢把自己调整到紧张的学习节奏之中。其次,家长不要给孩子设立过高的学习目标,以免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再次,教孩子学会分解目标,即把大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每天只完成一件学习任务,这样既能完成计划,也能提升自信心。

郭威冬(初一女生的爸爸):我女儿在小学时是班里的尖子生,小升初以优异的成绩考上现在就读的重点中学,她很是得意了一番。但是新学期开学,她发现自己以往的学习方法不灵了,几次小测验,成绩都不理想。她束手无策,有放弃努力的苗头。比如,遇到不会做的题,她就空着,等老师讲,或者直接用手机搜答案。

主持人:绝不能让孩子在学习上有苟且之心,否则离厌学就不远了。

董筱琳:孩子从小学升入初中,学习任务突然增多,出现不适应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得过且过。要知道,脑子是越用越灵活,越不用越生锈。建议您鼓励孩子思考,采取激励的方法,哪怕孩子只取得微小的进步也不要放过,要及时地给予肯定,热情地鼓励,让孩子尝到动脑筋的甜头,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另外,要多与孩子谈心,了解她学习上的困难,帮助她树立信心,适当缓解学习压力。具体的学习方法问题,请与孩子的班主任详谈,在充分了解孩子的基础上,制订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计划。

二八定律巧利用

卓晓兰(高一男生的妈妈):我儿子学习很努力,回家就埋头做作业,但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了,孩子做到半夜也做不完,急得直哭。我向孩子的班主任反映情況,希望适当减轻孩子的学习负担,没想到班主任笑了,说作业不多呀,别的学生一个小时就做完了,你儿子为什么四五个小时也做不完?我向别的家长打听,果然如此!班主任还告诉我,凡是做得快的作业,质量往往更高,相反,磨洋工往往粗制滥造。这是什么道理呀,不是说慢工出细活儿吗?

主持人:有的孩子做作业磨蹭,其实不是学习用功,而是假装很努力,骗家长,也骗自己,家长不可不防。

董筱琳:孩子假装努力的现象其实很普遍。孩子这样做其实未必有恶意,而是不会科学地利用时间,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卓晓兰:如何改进呢?

董筱琳:进入高中以后,许多学生感觉时间不够用。细细盘点下来,一天的有效学习时间被大量的琐事占用,例如通勤(上学、放学等)、等待(等吃饭、等家长接送、排队等)、放松(饭后、午休后等时段精神涣散)。这种现象,在管理学上被称为“二八定律”,即用80%的时间,只得到20%的回报。不过,“二八定律”也可以反着用,即用每天20%的黄金时间得到80%的回报。提高时间利用率,关键在于对时间的精细化把握。建议您帮助孩子将自己所有的时间进行类型化划分,这样能够更好地兼顾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并且能够根据自己每日的时间安排和精神状态进行灵活的调整。

首先,把“黄金时间”用于高强度的主动学习。大段完整的高效率时间是黄金时间,是非常宝贵的,学生可以完成一些高强度的学习任务,例如各科的限时训练(尤其数学等理科)、难题的重点突破、复杂问题的深入思考等。

其次,“垃圾时间”用于低强度的被动学习。碎片化的低效率时间是学习的垃圾时间,学生的精神状态欠佳,也没有充足的完整时间去完成深入的思考和学习。此时适合完成一些不需要进行大量思考的低强度学习任务,例如听英语录音、进行课外阅读、语文或英语的练字、摘抄积累作文素材等。

再次,“反馈时间”用于归纳、总结、调整和做计划。完整的低效率时间是一天当中的反馈时间,学生可以对白天所学知识及学习方法进行总结,对错题进行分析和归纳,也可以反思自己的学习计划,思考下一阶段自己努力的方向。

最后,“积累时间”用于背诵、记忆、复习和提升。碎片化的高效率时间是一天当中的积累时间,适合进行与记忆和积累相关的学习任务,例如巩固英语单词、背诵语文古诗词、熟悉作文素材、背诵文综知识点等。

【编辑:陈彤】

猜你喜欢

做作业班主任家长
不爱做作业的丁多
我的班主任①
做作业
独立做作业,我可以!
家长错了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做作业(2则)
我们的班主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