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iR-155-5p靶向核因子κB抑制蛋白E在人单核巨噬细胞抗新生隐球菌免疫反应中的机制研究

2019-09-24王一霖王中志林文婷陈江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9年5期
关键词:脑膜炎球菌荧光素酶

王一霖, 滕 亮, 王中志, 王 妍, 林文婷, 陈江汉

新生隐球菌是一种环境致病菌,可以感染人类和许多哺乳动物的肺、皮肤、骨骼等全身各器官,但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即为隐球菌性脑膜炎)。据估计,仅2014年就新增223 100例隐球菌性脑膜炎病例,其中73%发生在非洲[1]。与欧美、非洲等地区隐球菌性脑膜炎主要发生在AIDS人群不同,我国主要发生在非AIDS的无免疫功能缺陷的人群,但在治疗上却比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疗程更长,治疗更困难[2]。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如不及时治疗,86%在1年内死亡,即使现代医疗的情况下,病死率仍有20%~30%[3]。因此,如何有效防治新生隐球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微小RNA(miRNA)是一类长度约为20~24个核苷酸非编码小RNA分子,主要在转录后水平调节靶基因表达,参与细胞分化、信号转导、免疫应答、肿瘤发生等多种生命活动。miR-155-5p参与免疫细胞的发育分化,在活化的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中表达明显增加,并在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4-5]。核因子κB抑制蛋白E(IKBKE)是IκB激酶家族(IKKs)新近发现的成员,可通过调节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转导途径,在固有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6]。通过前期mirnada网站预测,发现miR-155-5p和IKBKE基因有结合位点,而miR-155-5p和IKBKE基因均参与细胞炎性反应,因此猜测miR-155-5p通过靶向降解IKBKE信使RNA(mRNA)在人单核巨噬细胞(THP-1细胞)抗新生隐球菌免疫反应中发挥着作 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THP-1细胞购于中国科学院细胞库;新生隐球菌标准株WM148来自上海长征医院皮肤科真菌储藏室;胎牛血清购自Gibco公司,细胞培养基RPMI-1640、Opti-MEM培养基及磷酸盐缓冲液(PBS)购自美国Hyclone;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 Elisa试剂盒来自中国欣博盛生物科技公司;异丙醇、三氯甲烷和无水乙醇来自鼎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miR-155-5p mimics、IBKEK siRNA购自中国锐博生物公司;miR-155-5p、U6引物购自上海生工生物工程公司;反转录试剂盒和Trizol购自TaKaRa公司;实时荧光PCR试剂盒购自ABM公司;Dual-Luciferase®Reporter Assay System购自Promega公司;X-tremegene HP购自罗氏公司;佛波酯(PMA)购自SIGMA公司;脂质体2000购自Invitrogen公司。

1.2 方法

1.2.1 细胞、菌株培养 THP-1细胞培养于10%胎牛血清、100 U/mL青霉素和100 U/mL链霉素的RPMI-1640培养基中,置于37 ℃、5%CO2的培养箱中;2~3 d换液1次,细胞密度达80%时传代培养。WM-148标准株培养于YEPD培养基(2%葡萄糖、2%蛋白胨和1%酵母提取物)中,30 ℃培养,收集菌株予0.9% NaCl溶液冲洗2遍后65 ℃条件下灭活1 h,计数并调整菌液浓度。

1.2.2 细胞分组、干预及收集样品 将浓度为1×106/mL的THP-1细胞液2 mL接种于6孔板,每孔加入200 ng PMA,48 h诱导THP-1细胞分化为巨噬细胞,按照菌与细胞5∶1数量比加入已灭活的新生隐球菌进行干预,在0 h、3 h、6 h、9 h和12 h时间点离心收集细胞及上清液,保存于-80 ℃冰 箱。

1.2.3 反转录合成cDNA及qPCR检测 Trizol法提取总RNA后,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将RNA浓度调整至500 ng/μL左右,miR-155-5p反转录10 μL体系(mRQ缓冲液5 μL、mRQ酶混合物1.25 μL及RNA样品3.75 μL),反应条件为37 ℃ 1 h、85 ℃5 min;IKBKE反转录10 μL体系(5×PrimeScript RT预混合溶液2 μL、RNA样品500 ng、无酶水加至10 μL),反应条件为37 ℃ 15 min、85 ℃ 5 s;miR-155-5p及U6实时荧光PCR 25 μL体系[无酶水9.5 μL、SYBR 12.5 μL、MRQ 3'引物0.5 μL(U6上游引物)、miRNA引物0.5 μL(U6下游引物)、cDNA 2 μL],反应步骤为:①95 ℃ 5 min,②95 ℃ 10 s,③63 ℃ 15 s,④72 ℃ 5 s(步骤②~④重复40个循环),进行溶解曲线分析,采用2-ΔΔCt计算miRNA的相对表达量。引物见表1。

1.2.4 检测上清液TNF-α和IL-6含量 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按照试剂盒操作步骤进行操作,于分光光度计450 nm处检测各组吸光值。根据标准品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各组细胞因子的浓度。

表1 qRT-PCR引物信息表Table 1 Primers used for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in this study

1.2.5 验证miR-155-5p与IKBKE基因的靶向关系 将实验分为6组,分别是海肾荧光素酶(pRL)质粒+模拟物(mimics)阴性对照(NC)、pRL质粒+miR-155-5p、pRL质粒+IKBKE 3'UTR+mimicsNC、pRL质粒+IKBKE 3'UTR+ miR-155-5p、pRL质粒+IKBKE 3'UTR-突变型(mut)+mimicsNC、pRL质粒+IKBKE 3'UTR-mut+miR-155-5p。将生长良好的细胞分入24孔培养板培养,按实验设计的组别进行质粒转染实验。转染24 h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内荧光标记基因的表达情况,然后使用“Dual-Luciferase®Reporter Assay System(E1910,promega)”试剂盒处理细胞、进行荧光素酶表达检测。

1.2.6 IKBKE siRNA的转染 将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和转染IKBKE siRNA组,用不含抗生素和血清的培养基稀释IKBKE siRNA后,将其加入生长良好的细胞中,转染6 h后测定IKBKE、TNF-α和IL-6的表达变化。

1.2.7 miR-155-5p mimics的转染 更换细胞液,调整好细胞生长的状态;将实验分为4组,分别是0 h对照组、6 h对照组、0 h mimics组、6 h mimics组,用脂质体2000试剂盒,按照试剂盒操作步骤进行操作,实验组转染miR-155- 5p mimics,对照组转染miR-155-5p mimics对照物,检测转染效率,提取RNA和上清液进行下一步实 验。

1.2.8 统计学方法 根据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实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各组间的两两差异比较采用LSD-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iR-155-5p、IKBKE、TNF-α和IL-6在新生隐球菌诱导THP-1细胞后的表达变化

新生隐球菌诱导THP-1细胞后,以0 h为对照,miR-155-5p在3 h、6 h、9 h、12 h表达量均升高,其中在6 h升高最为显著(P<0.01),随后逐渐下降;IKBKE在3 h、6 h、9 h下降量与0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在6 h下降最显著(P<0.01),TNF-α和IL-6表达逐渐增加,其中TNF-α在9 h达到峰值。见图1。

2.2 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验证miR-155--55pp和IKBKE 3'非翻译区(3' UTR)区域的相互作用

根据mirnada网站预测结果,miR-155-5p和IKBKE基因有结合位点(图2A)。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点:miR-155-5p作用后IKBKE 3'UTR活性下降了30%,说明miR-155-5p能够作用IKBKE 3'UTR区域,引起IKBKE 3'UTR活性下降;将IKBKE 3'UTR进行突变后,IKBKE 3'UTR-mut活性较野生型增加15%,而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图2B),说明突变位点对miR-155-5p的结合很重要,可能是其相互结合的位点。见图2。

2.3 miR-155-5p通过调控IKBKE进一步调节THP-1细胞的功能

经转染miR-155-5p mimics,miR-155-5p实验组较对照组在6 h表达明显增加,证明转染效率较高,相对应IKBKE基因6 h实验组较6 h对照组表达下降,进一步验证了miR-155-5p与IKBKE的靶向关系;检测上清液因子发现实验组 TNF-α和IL-6在6 h表达均较对照组增加,表明miR-155-5p表达增加促进了THP-1细胞中TNF-α和IL-6的表达。见图 3。

图1 新生隐球菌诱导后miR-155-5p和IKBKE的表达倍数变化以及TNF-α和IL-6的表达量变化Figure 1 Fold change of miR-155-5p expression and IKBK expression,TNF-α expression and IL-6 expression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after induction by C. neoformans

图2 miR-155-5p和IKBKE基因的结合位点(A)及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中IKBKE 3'UTR和IKBKE 3'UTR-mut的活性变化(B)Figure 2 Binding site of miR-155-5p and IKBKE(Panel A), activity change of IKBKE 3'UTR and IKBKE 3'UTR-mut in the dual luciferase reporter system(Panel B)

2.4 IKBKE siRNA转染THP-1细胞后TNF-α和ILL--66的表达变化

经转染IKBKE siRNA,IKBKE含量在6 h下降,表明转染效率较高,而TNF-α和IL-6在6 h表达增加,表明经抑制IKBKE能够促进TNF-α和IL-6的表达。见图4。

3 讨论

发生在我国免疫正常人群的隐球菌性脑膜炎病原菌多为新生隐球菌,该病病情凶险,病死率高,疗程长,治疗费用高,对患者和社会都是沉重的负担,迫切需要对其发病机制及治疗手段进行研究[2]。

THP-1细胞是人体固有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外界因素刺激下可被激活为经典激活巨噬细胞(M1型)和替代激活巨噬细胞(M2型):M1型细胞分泌TNF-α、IL-1β、IL-6等炎性因子,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M2型巨噬细胞分泌转化生长因(TGF)-β、精氨酸酶1(Arg1)、IL-10等炎性因子,可抑制炎性反应[7]。在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中,M1型细胞有助于清除病原体,而M2型细胞介导免疫逃逸[8],因此促进THP-1细胞向M1型极化有助于治疗隐球菌性脑膜 炎。

图3 转染miR-155-5p mimics及其对照物后,miR-155-5p和IKBKE的表达倍数变化及TNF-α和IL-6的表达量变化Figure 3 After transfection of miR-155-5p mimics and its controls, the fold change of expression of miR-155-5p and IKBKE and the changes of expression levels of TNF-α and IL-6

图4 转染IKBKE siRNA及其对照物后IKBKE的表达倍数变化及TNF-α和IL-6的表达量变化Figure 4 After transfection of IKBKE siRNA and its controls, the fold change of expression of IKBKE and the changes of expression levels of TNF-α and IL-6

通过研究新生隐球菌干预THP-1细胞发现,miR-155-5p在6 h时间点表达增加,同时炎性因子TNF-α、IL-6表达明显增加,而IKBKE基因在6 h表达减少,因此推测miR-155-5p通过靶向降解IKBKE mRNA促进TNF-α和IL-6的表达。之后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发现在miR- 155- 5p mimics作用下,IKBKE 3'UTR活性下降,将3'UTR突变其活性再次增加,证实miR-155-5p可与IKBKE 3'UTR结合。随后我们对miR-155-5p功能进行了研究,在miR-155-5p mimics作用下,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在6 h时IKBKE表达降低,TNF-α和IL-6表达明显增加,表明miR-155-5p促进TNF-α、IL-6的表达。为了验证miR-155-5p通过靶向调控IKBKE发挥了此作用,我们将IKBKE siRNA转染至THP-1细胞中,发现在6 h时IKBKE表达减少,同时TNF-α和IL-6表达增加。

综上所述,本研究显示并验证了miR-155-5p通过靶向降解IKBKE mRNA促进TNF-α和IL-6的表达这一调控机制。根据已知研究结果可知TNF-α和IL-6是M1型巨噬细胞分泌的炎性因子,该细胞为促炎类型的巨噬细胞,具有强效杀菌特点并促进辅助性T细胞1型参与的免疫反应(Th1型免疫反应),其在隐球菌性脑膜炎病程中发挥抗感染杀菌作用[5]。因此miR-155-5p可作为隐球菌性脑膜炎潜在的治疗靶点,在临床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尽管发现IKBKE在隐球菌干预THP-1细胞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作用的炎症通路和具体分子机制仍然不清楚,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猜你喜欢

脑膜炎球菌荧光素酶
肠球菌血流感染临床特征及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宏基因组测序辅助诊断原发性肺隐球菌
NNMT基因启动子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的构建及其与SND1靶向关系的验证
16SrRNA基因检测在儿童细菌性脑膜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不同双荧光素酶方法对检测胃癌相关miRNAs靶向基因TIAM1的影响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在家蚕基因启动子研究中的应用
Vaccination
重组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psiCHECK-2-Intron构建转染及转染细胞萤火虫荧光素酶和海肾荧光素酶表达
临床检验科普之你不知道的肠球菌
尼日尔脑膜炎流行已致76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