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统计的市场化定位与目标取向

2019-09-20许艳丽

时代经贸 2019年13期

许艳丽

【摘要】统计工作作为企业运营发展的核心内容,在企业日常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篇文章首先对统计工作起到的作用进行阐述,从政府统计定位、实现双向服务、市场化目标取向三个方面,对企业统计的市场化定位与目标取向进行解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企业统计工作创新优化对策。

【关键词】企业统计;市场化定位;目标取向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渐完善,企业市场地位不断增高,企业运营不断朝着高水平的方向进步。为了将统计在企业运营中的作用充分凸显,就需要从市场角度入手,加强市场化定位,科学设定统计目标,引导统计工作顺利开展,在保证统计质量的同时,实现企业整体运营水平的不断提升,给企业创造理想效益的同时,推动企业的稳定发展。

一、统计工作起到的作用

统计最早起源于国情调查,最初开展统计工作的意义在于掌握国情情况。通常情况下,统计涉及了三个含义,也就是统计工作、统计数据及统计科学。其中,统计工作、统计数据及统计科学三者之间存在的关系在于:统计工程的成果在于统计数据,而统计数据及统计科学均是保证统计工作顺利进行的依据。统计科学不但作为统计工作经验的总结概况,同时也是引导统计工作有序落实的重要方式。企业作为经济载体,只有充分掌握市场信息,并捕获市场发展动向,对市场发展加以精准预测,采取对应措施,从而实现企业长效发展。企业统计数据能够引导企业树立良好的外在形象,增强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实力,对企业健康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二、企业统计的市场化定位与目标取向

(一)政府统计定位

在市场经济稳定发展过程中,企业自主权得到了扩充,政府职能由之前的“控制型”管理职能逐渐转变成“服务型”职能。政府统计成为了企业统计信息的主要来源渠道。我国政府统计部门掌握了充足的信息资源,并且设有专业的统计团队,相对较为完善的统计网络。不管是统计调查,还是分析方式,均可以成为企业信息资源获取的重要渠道,可以给企业统计活动顺利开展提供数据支持。因此,政府统计部门需要转变思想理念,适当扩充服务范畴,提高服务意识。在服务方面,秉持服务至上的标准,给政府部门宏观调控提供支持,定期向社会提供公益性信息服务。立足本职,在全面政府部门服务的基础上,还要将统计数据自身价值全面激发,向企业进行委托调查、咨询等,提供有偿服务,从而让企业统计朝着商业化、市场化的趋势迈进。

(二)实现双向服务

随着市场竞争的逐渐加剧,企业需要全面掌握市场发展情况,以及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所处的地位。各个部门所需的统计数据表由企业自行承担,在综合企业各个信息之后,通过配合抽查调查数据,形成统计产品,之后把各个信息反馈给企业。全面落实好统计部门和企业在统计过程中的分工工作,相互作用和影响,实现数据共享。在双向服务环境下,企业应该担具调查部门及报告部门职责,各个部门都可以作为调查总体,所综合及加工的统计数据自身含有一定的规模性及客观性,能够有效地防止企业统计活动过于偶然,真实展现出其经济特性及规律,让反馈给企业的统计信息更加科学、合理,给企业发展决策制定提供精准数据支持。

(三)市场化目标取向

针对当前各个企业发展方向,通过开展资源重组活动,结合自身优势和特定性,掌握市场发展走向,促进资源优化整合,让企业朝着生产化方向发展。全面实施合伙制、股份合作制,完善国有、集体、民营等多元化统计体系,接受企业委托,给企业提供专业服务,从而让统计产品更具市场化和产品化。企业无需再借助政府统计数据进行业务规划,而是借助自身优势开展市场调查及分析等活动,给企业提供精准的数据服务。

三、企业统计工作创新优化对策

(一)提高关注力度

企业在运营管理的过程中,统计工作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有效引导企业管理人员科学制定发展决策。当前,企业管理人员应该做到与时俱进,转变思想理念,全面学习现代化管理知识,和国际接轨,对统计作用有所认识,并给予统计工作高度关注。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统计作用的宣传,充分发挥引导价值,企业内部应加大职工专业培训,让企业职工能认识到统计的意义,将企业统计活动和运营管理充分结合,掌握充足的专业知识,在迎合市场发展形势的情况下,根据获取的统计数据实现运营管理。科学设定统计部门,分配专业的工作人员,给企业统计活动的有序进行营造良好条件。除此之外,企业还要全面建设激励体系,结合工作情况,把统计工作效果和职工工资相结合,对工作状况好的人员进行激励,对工作状况差的人员予以处罚。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保证企业统计工作更好开展。

(二)加强体系建设

当前,企业全面落实好统计工作,建设完善的统计管理体系,结合市场发展需求,优化企业统计框架,做好统计数据采集和整合工作,配合政府部门并充分沟通,确保统计信息系统建设的完善性,提升企业整体统计工作效率,保证统计数据的精准性和完善性。企业建设统计体系,需要把人们当作主体,有关部门应该根据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扩充统计核查范畴,选择合理的统计方式,确保企业尽职尽责,给社会提供专业服务。

(三)优化工作方式

在新形势环境下,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创新,保证统计工作方式的专业、合理,有关工作人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首先,在采集统计数据的过程中,统计部门需要从市场发展调查、优化统计指标等方向入手,把企业实际情况和市场发展相融合,保证统计数据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其次,统计人员在落实统计工作的过程中,应该根据流程进行,发挥数据支持作用。并且,为了将统计活动顺利落实实处,还要结合统计需求,建设完善的统计管理体系,加强统计数据管理,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精准眭,从而给后续统计活动顺利开展提供支持。此外,企业可以通过建立ERP系统,实现企业运营数据采集工作,各个部门可以把运营数据传递到系统中,便于企业领导层级及时掌握工作状况,便于制定精准的发展决策。

(四)加大执法力度

统计部门需要借助《统计法》提出的职责标准,在落实统计工作上真正实现依法进行,把常规统计执法方式与统计违法案件均结合到数据生产各个环节中。在统计执法方面,采用领导带领的方式,全面落实执法职责体系。把数据审核、评估等内容充分结合,严禁出现弄虚作假等状况。在全面实施统计执法核查活动的基础上,还要借助法律手段,加强对统计违法事件处理,一旦发现,严肃处理,不可姑息,从而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严谨性。

(五)做好内部监管

企业在开展统计工作的过程中,要想保证统计结果规范合理,需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的信息化系统监管体系,对企业以后的运营和发展情况加以科学监管,优化管理内容,给企业安全运行提供良好的环境。在实际中,采用的内部监管方式有两种,一个是日常管理,另一个是专项监管。其中,日常管理更注重持續性,而专项监管则重视针对性。换句话说,监管体系作为企业优化统计方式的主要形式,对企业今后发展起到了重要意义。

除此之外,企业还要科学设定战略目标,建立企业文化,把企业职工个人目标和企业发展目标充分结合,把企业战略定位于企业内部管理深入融合,从而防止内部环境所产生的不利影响,从基础上将企业运营发展中的各项问题进行处理。企业还要加强对人力资源的培训,提升企业所有职工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让企业管理人员具备专业性管理素养,更好地落实内部监管工作,及时找出企业统计中存在的不足并处理,从而保证统计工作顺利执行到实处,发挥其应有作用。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企业运营发展需要得到统计数据的支持,随着市场环境的改变及国家政策要求,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落实好统计工作。在实际中,企业应该优化统计方式,完善统计管理体系,采用现代化统计管理对策,加强统计人员培养,让企业统计工作朝着市场化的趋势发展,将统计价值充分发挥,从而提升统计水平,引导企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