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营制造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解决方案

2019-09-20潘运高

时代经贸 2019年13期
关键词:解决方案内部控制问题

潘运高

【摘要】民营制造业的主要客户群体是普通群众,其产品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形势步入新常态,市场的变动以及竞争的加剧使民营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形势,企业开始将目光转向内部控制的建设。但在民营制造企业应用内部控制中不断出现问题,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效果,同时也对民营制造企业的经营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而这些问题是民营制造企业在内部控制完善工作中的重点。本文通过对民营制造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其优化措施进行探究。

【关键词】民营制造业;内部控制;问题;解决方案

一、民营制造企业完善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一)保持国民经济稳定的客观要求

从新中国成立到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迅猛,“中国制造”已经被全球所认知。虽然我国逐步开始将“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但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依旧占据重要的地位,民营制造企业经营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同时,民营制造企业在经营中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为社会提供了普通就业岗位,缓解了就业压力。民营制造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担负的制造使其必须重视自身的内部管理,而内部控制是对企业各项经营行为的规范,是企业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而在单位内部构建的自我约束、调整等机制。另外,对民营制造企业的稳定性监管也是国家的重点监管对象,也从政策的角度对民营制造企业的内部控制提出了要求。

(二)民营制造企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

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我国经济也不断进行深入改革,重心转变为“三去一补一降”,从国家的角度对企业的经营形式提出了建议,这也是目前企业应对内外部压力的主要途径。其中民营制造企业原本单生产的模式达到了瓶颈,进一步的发展需要企业调整产业结构。但参考其他国家的经验,比如新加坡在1980年代所采取的从传统企业直接跃进到高精技术产业的失败,较为明确地点明产业结构的转型需要温和的手法。民营制造企业在制定出经营目标后,通过内部控制对各项活动进行管控,使其提高经营效率。内部控制根据企业制定的目标形成一系列的手段和措施,对企业各部门、各员工的行为进行约束,确保经营目标的实现,这是一种带有强制性的内部约束制度。

二、民营制造企业内控中存在的问题

从国家政策的角度和自身发展的角度都对民营制造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提出了要求。目前虽然大部分民营制造企业都构建了内部控制,但是从实际分析,内部控制在企业的应用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一)内部控制工作缺乏制衡

内部控制主要对企业内部各项活动的行动进行规范,从一定角度上也可以认为内部控制是对各部门日常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对于这一点主要依靠内部控制工作中内部制衡来完成。但在实际的民营制造企业内部建设中,各部门之间没有形成内部制衡,内部控制效果被减弱。这个问题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民营制造企业内部职能岗位设置不合理,并未完全做到不相容岗位分离,达不到预期的内部制衡效果。而内部制衡又是内部控制的基础假设,民营制造企业达不到内部制衡,使内部控制流于形式:第二个原因主要是因为大部分民营制造企业并未构建科学的岗位责任制度,责任未落实到具体,当出现问题时互相推卸责任。一方面拉长了解决问题的速度,另一方面问题的责任可以自由推卸,降低了员工、部门的责任感,助长了不良风气的蔓延,也使内部均衡失调。

(二)财务工作能力难以满足需求

内部控制的工作开展需要企业会计信息提供数据支持,民营制造企业在其经营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以及成本的支出,对企业的收支记录是财务部门的职责,财务部门也是企业的会计信息资料库。通过对各项数据的分析可以对各部门、各员工的行为进行评价,进一步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以此作为下一阶段内控实施的数据基础。但在实际过程中,财务会计信息不能如同预期一样发挥其作用,其主要原因是会计信息失真。其中一些民营制造企业存在做假账的问题,财务信息和实际脱离。而且大部分民营制造企业在成本的控制上较为松懈,将其重心放在销售和生产上,成本管理模式老旧,在费用分摊、進出库管理等都存在很多问题,导致企业财务账实不符。企业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得不到保证,难以如实反映企业各部门的实际情况,从而无法为内部控制提供有效的参考资料。

(三)内部控制监管制度不完善

民营制造企业多在生产环节投入大量的资源,资金的回笼取决于市场行情,整体行业资金回笼时间较长。而且随着制造业的结构调整、产业链的扩张,其经营活动逐步复杂。基于此,制造企业为了监管经营活动都会设置相应的监管组织,一般指企业内部的审计部门。但实际中的审计部门并未完全做到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监管,相比可以直接带来收益的销售部门或者生产部门,审计部门多被管理层忽视。而且审计部门多是对其他部门行为的约束,审计部门的工作开展难以得到其他部门主动的支持,所以实际中的审计部门难以发挥其监管职责,内部控制中的监管工作受到限制,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难以得到保证。

三、完善民营制造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建议

针对民营制造企业在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对其优化措施进行探究,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一)构建理想化内部控制环境

内部控制在民营制造企业中的效果发挥首先取决于企业内部是否有较为理想的环境,而对于理想内控实施的环境构造企业可以从加强思想建设、完善内控体系等方面入手。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内部的执行力很大程度上受到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认识程度的影响,企业可以通过月度或者季度知识讲座的形式将管理层对内部控制进行深入理解。同时为了保证知识培训的质量,企业还需要对培训结果进行评价,可以将评价结果和绩效考核挂钩,提高培训质量。另外,管理层的思想认识提高也促使员工认识到内控建设重要性,进而促进企业内部对内控的思想认识,便于内部控制在各部门工作的开展:除了提高思想建设之外,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也是必不可少的,民营制造企业要从自身发展的具体情况出发构建内部控制框架,通过完善内部制衡、健全内控监管等对企业的组织结构进行优化。通过构建较为理想化的内控环境保证内部控制在企业中的高应用性。

(二)加强对财务管理的建设

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还需要会计信息的辅助,故而企业在完善内部控制建设时要加强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建设。在民营制造企业中,财务部门主要的工作重心在核算上,缺少对管理的重视和运用,财务管理建设不全。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民营制造企业的财务重心需要转换为重管理,实现各部门之间的数据流通,提高数据获取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对内部控制的活动及其制度进行评价,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便于管理者及时掌握实际情况并采取应对措施,提高内部控制在企业中的效果发挥。

四、结束语

不论从国家政策的强制要求还是从市场环境对企业经营的影响进行分析,民营制造企业建设内部控制都是必然之举。企业建设内部控制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并对企业的经营行为进行规范,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但目前在民营制造企业的应用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虽然企业的发展各有特点,但其显露出的问题具有普遍性,主要受到企业内部难以实现互相制约、财务管理建设不完善和监管不健全三个大方面的影响。企业在完善内控的建设中可以从这个方面着手,再结合企业发展战略优化企业内部控制。

猜你喜欢

解决方案内部控制问题
解决方案和折中方案
一种端口故障的解决方案
基于数据仓库的数据倾斜解决方案研究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2016中国大数据·最佳解决方案奖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