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丁苯酞对缺血性脑卒中缺血半暗带细胞因子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2019-09-20布茂振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4期
关键词:中心区暗带丁苯

布茂振

(阳谷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山东 聊城 252300)

缺血性脑卒中为脑卒中主要类型[1],主要由脂质斑块脱落或血栓阻塞脑血管而导致脑组织缺氧、缺血引起[2],而随着多种因素的影响,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越来越高[3]。缺血性脑卒中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且因为就诊时间的延长和不可逆性的神经细胞损伤,导致患者往往存在功能障碍等后遗症,给其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4]。研究显示,缺血半暗带存在大量活性神经元,因此保护缺血半暗带,能促进患者预后改善[5]。本研究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0例,就探讨丁苯酞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55)接受血栓通治疗,其中男30例,女25例;年龄57~85岁,平均(71.24±5.65)岁;观察组(n=55)再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丁苯酞治疗,其中男31例,女24例;年龄57~85岁,平均(71.32±5.5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纳入标准:①符合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者;②患者及家属均知情研究;③对本研究药物无过敏者;排除标准:①神志不清无法配合研究者;②脑血管畸形者;③脑出血者。本研究所选病例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调血脂、降血糖、降血压治疗,再静脉滴注血栓通(广西梧州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25652,规格:250 mg×10瓶),取140 mg加入250 mL 10%葡萄糖注射液中,1次/天,治疗5 d后间隔2 d再治疗5 d;观察组再口服丁苯酞(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299,规格:0.1 g×24粒/盒),2粒/次,3次/天,连续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血中心区和缺血低灌注区面积、炎性细胞因子[人白细胞介素1β(IL-1β)、超敏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以及不良反应(腹部不适、转氨酶轻度一过性升高、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发生率。神经功能:采用中国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评价,包括步行能力、下肢肌力、手肌力、上肢肌力、言语、面瘫、水平凝视功能、意识8个维度,分值0~45分,0~15分:轻度神经功能缺损;16~30分:中度神经功能缺损;31~45分:重度神经功能 缺损[6]。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缺血中心区和缺血低灌注区面积对比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缺血中心区和缺血低灌注区面积对比

组别 例数 缺血中心区(mm2) 缺血低灌注区缺血中心区(mm2)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55 641.09±433.51 1369.47±891.17 3497.07±1093.44 3370.77±1029.12对照组 55 642.24±431.58 870.80±454.51 3498.24±1090.54 1659.32±558.73 t-0.0139 3.6968 0.0056 10.8389 P-0.4945 0.0002 0.4978 <0.0001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对比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对比

指标 时间 观察组(n=55) 对照组(n=55) t P IL-1β(μg/L) 治疗前 4.33±0.41 4.34±0.40 0.1295 0.4486治疗后 2.66±0.36 4.17±0.30 23.8969 <0.0001 CRP (mg/L) 治疗前 17.68±1.22 17.62±1.25 0.2548 0.3997治疗后 10.19±1.63 13.40±1.84 9.6845 <0.0001 TNF-α(μg/L) 治疗前 4.29±0.25 4.30±0.24 0.2140 0.4155治疗后 3.77±0.36 2.87±0.44 11.7405 <0.0001 IL-6(μg/L) 治疗前 30.25±1.84 30.27±1.82 0.0573 0.4772治疗后 11.39±1.97 19.75±1.24 26.6347 <0.0001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1.4 统计学方法:选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取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CSS评分均明显下降,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CSS评分对比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CSS评分对比

组别 例数 CSS评分(分) t P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55 19.26±5.14 9.70±1.77 130419 <0.0001对照组 55 19.30±5.11 14.25±1.41 7.0651 <0.0001 t - 0.0409 14.9113 P - 0.4837 <0.0001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缺血中心区和缺血低灌注区面积对比:治疗前两组患者缺血中心区和缺血低灌注区面积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缺血中心区和缺血低灌注区面积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对比:治疗前两组患者IL-1β、CRP、TNF-α、IL-6水平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IL-1β、CRP、TNF-α、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09%稍高于对照组5.45%,但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 论

随着人们饮食和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7],近些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脂质斑块和血栓阻塞血管急性期局部脑组织缺氧缺血在影像学检查中显示出缺血半暗带区域和缺血中心区域[8]。目前临床治疗脑卒中的关键就是恢复半暗带处的神经细胞功能,因为在半暗带处的神经细胞虽然生物电活动等存在停止[9],但只是暂时的,且这些神经细胞还有完整的功能和结构,因此恢复血流和营养因子后,可促进神经细胞功能重建[10]。

丁苯酞为人工合成的消旋体,取自芹菜种籽[11],研究显示,丁苯酞不仅可促进脑组织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还能提高缺血半暗带血液灌注,进而促进神经细胞恢复[12]。且研究显示,该药还能促进释放舒张血管物质,进而保护脑神经细胞,降低自由基损伤和低离子超载[13]。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CSS评分、缺血中心区面积、缺血低灌注区面积、IL-1β、CRP、TNF-α、IL-6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丁苯酞可有效降低炎性因子表达,保护缺血半暗带;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此无差异(P>0.05),说明丁苯酞安全性高,有利于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中心区暗带丁苯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诊断创伤半暗带的研究进展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及配合
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评估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价值分析
寻找卒中半暗带的思想
城市中心区建设控制策略研究
转向盘中心区试验及数据处理
一块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