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局式护理模式在老年急性骨关节炎患者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2019-09-20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2期
关键词:骨性骨关节炎关节炎

王 丹

(辽阳市中心医院骨二科,辽宁 辽阳 111000)

本文旨在探究全局式护理模式在老年急性骨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我科收治的60例急性骨关节炎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临床症状与各项指标检查结果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对老年急性骨关节炎的诊断标准,且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女各15例;年龄61~74岁;其中单膝11例,双膝19例。观察组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60~75岁;其中单膝14例,双膝16例。两组病例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手术常规护理干预。包括术前协助患者进行各项指标检查、各种手术材料的准备、备皮、备血等各种,术后对患者体温、血压、心率等各项生命指标监测等。观察组:实施手术常规护理+全局式护理模式联合干预。①心理护理:急性骨关节炎老年患者对疾病与外科手术治疗缺乏认识,可能会产生焦躁、紧张等负面心理,这不利于手术治疗过程的有序性,此时护理人员应积极进行健康宣教,结合患者的学历水平讲述本病症发生机制、治疗手段以及预后效果等知识,可采用本病症治疗成功的案例,以消除患者心理上的顾虑,减轻精神负担,并树立征服疾病的信心,同时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②舒适护理:良好的治疗与休养环境,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整个治疗过程中袖维持病房环境的安静性、洁净度,每天定时对病房环境清扫以及消毒。③饮食护理:合理饮食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机体免疫能力,进而缓解疾病相关症状,促进功能恢复。在治疗中护理人员需嘱患者合理饮食,多食用新鲜瓜果,并加强蛋白质的补充,并确保饮食卫生,不断提升饮食健康水平。④术后护理与功能锻炼:术后每天定时查房,了解患者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并保证患者睡眠质量,阐述术后功能训练的意义、方法与流程,以提升患者遵医依从性。例如术后6 h引导患者在床上进行股四头肌静力收缩练习,术后第5天进行股内侧肌训练、腘绳肌训练等,以拓展关节活动范畴,提升关节周边肌力水平。⑤出院指导: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结合患者患肢功能恢复情况,有针对性的半只饮食与锻炼计划,嘱患者按照医嘱进行相关锻炼,并鼓励家属发挥监督职能。并注意对关节的保暖,以免过度负重,降低关节再度损伤发生率。告知患者于术后4周、7周按时前来医院复查,所有病例均接受为期1年的跟踪随访。

1.3 观察指标:采用HSS(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估患者不同时间点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其内共有疼痛,关节功能、肌力、稳定性、活动度、屈曲畸形6个维度,各维度所占分值比例为15∶11∶5∶5∶9∶5。总分100分,得分越高,代表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越优良。采用我院自编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百分制)评估护理满意情况,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级别,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SPSS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率(%)表示护理满意度,χ2进行检验。将P=0.05设为组间差异检测标准。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HSS评分情况比较:治疗前,两组病例HSS评分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4周、7周HSS评分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更为理想,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HSS评分情况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HSS评分情况比较(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术后1周 术后4周 术后7周观察组 30 54.2±4.8 80.3±5.3 82.7±3.6 83.0±4.7对照组 30 53.7±4.6 67.8±4.0 70.3±4.3 71.4±5.7

2.2 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3%,其中非常满意24例、满意4例、不满意2例。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6.7%,非常满意14例、满意4例、不满意10例。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 论

骨关节炎为一类退行性病变,又被叫做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等,进展性的关节疼痛、压痛、僵硬、关节活动度(ROM)降低以及关节变形是本病症主要临床症状,骨性关节炎对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1]。伴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关节镜技术为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治疗提供更多选择性,且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在手术治疗过程中,配合相应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患者病情好转、功能恢复[2]。

李永岩[3]在研究中发现,老年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有助于提升膝关节功能恢复水平,能优化手术治疗效果,进而提升其生活质量。在对姜耀珍[4]等的研究报道进行分析,发现其也阐述了护理干预在老年人的膝关节恢复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占据的地位,极大的助力患者术后康复进程。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4周、7周HSS评分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验证了全局式护理模式在骨性关节炎患者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由此可见,对于骨性关节炎患者术后进行功能训练与护理指导是极为必要的,在指导患者锻炼过程中,需最大限度的收缩与舒张肌肉,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消除肿胀以及排出积液。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功能恢复和肢体功能训练正确性存在一些相关性,这已经得到验证,且该种训练应遵照长期性与循序渐进的原则,以最大限度的优化手术治疗效果,提升老年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并优化护患关系[5]。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3.3%,显著优于对照组66.7%,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可见该护理模式有促进临床护理事业发展的作用。

对本次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初步认为在老年急性骨关节炎急诊护理中实施全局式护理模式,能够促进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提升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在骨科中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骨性骨关节炎关节炎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
Red panda Roshani visits Melbourne Zoo vet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骨性Ⅰ类女性下切牙先天缺失者颏部形态的三维研究
关节炎的“养护手册”
PRP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骨关节炎患者应保持适量运动
血糖血脂对骨关节炎的影响
骨性Bankart损伤合并Hill-Sachs损伤对盂肱关节稳定性的影响
关节镜下治疗肘关节骨性关节炎伴僵硬短期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