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疝气的效果及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的观察

2019-09-20唐光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2期
关键词:疝气修补术张力

唐光华 王 平 都 敏

(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普外科,广东 深圳 518172)

疝气在临床外科属常见疾病,主要以腹股沟斜疝最为常见。目前,临床对疝气多通过手术方式治疗,而疝修补术则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但由于传统的手术方式操作比较复杂,对患者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慢且容易复发,影响其预后恢复质量[1]。为提高患者疗效,本研究主要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35例疝气患者予以无张力疝修补术方案效果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70例疝气患者临床资料,研究符合医学伦理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相关同意书,按随机数表分两组,对照组35例,男18例,女17例,年龄10~72岁,平均年龄(36.55±11.54)岁,病程2~15年,平均病程(10.53±2.57)年;研究组35例,男16例,女19例,年龄11~73岁,平均年龄(37.52±11.47)岁,病程3~15年,平均病程(11.58±2.49)年。排除标准:合并有严重基础疾病者;合并有恶性肿瘤者;存在急性炎症者;患有感染性疾病者。两组年龄、性别等资料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予以对照组患者传统修补术治疗,术前进行常规检查,密切观察患者体征变化,对患者选择硬膜外相关麻醉,予常规Bassins疝修补手术方案;研究组患者予以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患者选择仰卧位,进行患者皮肤常规消毒,并进行硬膜外相关麻醉方案,在腹股沟韧带的中点内侧作4.5 cm的切口,平行腹股沟到耻骨结节位置,把腹外斜的肌腱膜进行打开,游离腹外斜的肌腱膜,打开提睾肌,并找到疝囊,完成游离以后止血,避免损伤精索,对于大脂肪瘤切除,疝内物还纳腹腔,高位结扎疝囊颈,对疝囊出血患者,需要立即手术停止,精索下方缝合补片,并在同侧的耻骨结节进行首针操作,缝合两侧以后重建内环,留指尖大小相关间隙,维持补片的平整,并进行腹外斜相关肌腱膜及皮下的深筋膜、皮层逐层封闭及缝合,手术后注意抗感染治疗干预。

1.3 观察指标及评估分析:治愈:患者症状完全消失,无并发症;显效:患者疝气手术位置疼痛程度及临床症状明显得到改善,相应体征完全消除;有效:疝气手术位置疼痛程度及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变,或病情加重。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2]。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软件分析,计量相关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相关资料表示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干预后,研究组痊愈19例,显效9例,对照组痊愈16例,显效7例,研究组治疗总有效97.14%比对照组(77.14%)高,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出血量与住院时间比较:研究组患者出血量(23.08± 4.58)mL、住院时间(5.27±1.86)d比对照组少,比较具统计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出血量、住院时间情况

表2 两组出血量、住院时间情况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住院时间(d) 出血量(mL)对照组 35 8.20±3.47 46.30±6.19研究组 35 5.27±1.86 23.08±4.58 t-4.4028 17.8401 P-<0.05 <0.05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 论

疝气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疾病,主要是指人体组织或者部分器官离开对应部位,并经机体内缺损、间隙或薄弱位进到另外一个部位[3]。而疝气临床症状主要集中于腹股沟管区,通常是指腹腔内的组织经先天、后天形成相关孔道,或薄弱区到躯体表面的突出物,肿块明显,并且因腹压上升造成机体内肿块到阴囊、阴唇,会影响消化系统功能,使患者发生呕吐、食欲不振、便秘等临床症状,影响患者日常生活[4]。为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疝气疾病患者临床效果情况,本研究主要对本院收治疝气患者35例资料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本研究中:干预后,研究组痊愈19例,显效9例,研究组总有效97.14%比对照组高,比较差异具统计意义;研究组患者出血量(23.08±4.58)mL、住院时间(5.27±1.86)d比对照组少,比较差异具统计意义,表明对疝气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量,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效果。分析原因考虑可能为:临床对疝气主要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常见手术方式包括腹股沟疝修补术、有张力疝修补术、腹腔镜下疝修补术和无张力疝修补术等。而传统的治疗方式包括有Bassini疝修补以及Mcvay等,但这种方式较为复杂,可对患者机体生理解剖结构进行破坏,还会致使腹股沟周围相关组织需给予高张力缝合,以减轻腹壁薄弱及缺损情况,会给患者带来剧烈疼痛感,创伤较大,术中出血量多,患者术后需要长时间恢复,且易复发[5]。近几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无张力疝修补术广泛应用于疝气治疗中,并取得临床和患者的认可。这种手术方式是通过将疝平片覆盖在患者腹股沟管底部,且进行的补片面积超过底部外缘,是一种可以有效保证组织充分接触的疝修补方法,能够利于张力消除。此外,这种修补方法操作比较简单,术后不会对患者带来较大的创伤面积,术后疼痛程度较轻,并且可以有效控制疾病复发,减少感染等并发症发生[6]。受外部环境与样本例数等因素制约,关于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疝气患者临床远期效果,有待临床再研究分析。

综合上述,疝气患者予以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方案,能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还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疝气修补术张力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巧测水膜张力
改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56例临床疗效分析
启蒙理性中生命的内在张力及其超越
疝气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正确治疗
翻转,让记叙文更有张力
高频电刀对疝气手术切口愈合影响的效果观察
疝手术后注意事项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36例临床分析
宝宝得了疝气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