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微创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髓内钉固定固定术治疗胫骨干骨折的效果

2019-09-20周宇星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2期
关键词:优良率髓内胫骨

周宇星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骨科,广东 佛山 528000)

胫骨干骨折主要是由于高能量外力导致,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传统的治疗方式为切开复位髓内钉固定术,虽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术中出血量多,创伤大,且术后极易出现一系列并发症状,如钢板松动及切口皮肤感染、坏死等,不利于骨折愈合[1-2]。因此,寻找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具有积极的意义。本研究主要探讨经皮微创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髓内钉固定术治疗胫骨干骨折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我院2017年9月至2019年2月接收的84例胫骨干骨折患者为例,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男21例,女21例;年龄24~65岁,平均年龄(37.24±10.18)岁;病程1~4 d,平均(3.61±0.35)d。研究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25~66岁,平均年龄(38.15±10.52)岁;病程1~5 d,平均(3.96±0.62)d。两组基础资料(P>0.05),可进行比较。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知情并签下同意书。排除标准:高血压、心脏病;肝脏功能不全;不愿参与本次研究者。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切开复位髓内钉固定术治疗,主要方法为:手术切口依照患者骨折位置的不同进行选择,将患者的骨折端暴露,在直视下予以骨折复位,使用克氏针予以临时固定,在患者需要植骨的情况下采用相应的钢板和自体髂骨予以内固定,若难以进行一期缝合,应将缝合针数减少,待伤口消肿后用植皮对创面进行封闭或予以二期缝合。研究组采用经皮微创内固定术治疗,主要方法为:患者入院3~6 d肿胀消除后予以手术,连续硬膜外麻醉后采用止血带,于内踝上方和胫骨结节下方行约2.5 cm的切口,切开深筋膜,沿胫骨内侧面于深筋膜和骨膜之间创建皮下隧道,在此期间需注重保护筋膜,采用适宜长度的加压钢板经过此隧道在骨膜表面进行放置,使用螺钉予以固定,并缝合皮肤。

1.3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3]:治疗后,对比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分值(采用视觉评分法进行评分,分值0~10分,分数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为剧烈)及骨折愈合时间;对比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如感染、畸形、内固定松动等;同时对比两组的术后优良率(采用Johner-Wruhs评分予以评价),优良率=优率+良率。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9.0软件予以数据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例和百分率[n(%)]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t检验,若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各项指标对比:研究组临床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各项指标对比

表1 两组临床各项指标对比

注:相比于对照组,aP<0.05

组别 例数 出血量(mL) 疼痛(分) 骨折愈合(w)研究组 42 99.85±13.88a 1.54±0.27a 11.95±2.46a对照组 42 221.93±23.76 3.36±0.92 15.14±2.53 t - 28.7519 12.3018 5.8585 P - <0.05 <0.05 <0.05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n(%)]

2.3 两组术后优良率对比:研究组术后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优良率对比[n(%)]

3 讨 论

随着近年来我国交通事业和建筑行业的发展,胫骨干骨折的人数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4]。胫骨干骨折是较为常见和多发的骨折类型,占全身骨折的10.0%左右,若未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将会对其生命安全造成威胁。随着医疗事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增加了对微创治疗和术后恢复的要求,经皮微创内固定术开始被广泛应用胫骨干骨折的临床治疗中,此类方式可避免骨折位置直接暴露,有利于维持骨折位置的稳定,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5-6]。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出血量、疼痛评分及骨折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更少,并发症发生概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术后优良率与对照组相比更高,差异比较具统计意义,表明经皮微创内固定术在胫骨干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术中出血量,减轻疼痛程度,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概率,提高术后优良率。分析其原因可能为:切开复位髓内钉固定术虽然存在一定的治疗效果,但会严重影响周围血管对骨的血供应,从而减少骨膜和髓腔内的血运,导致部分骨块变成死骨,对术后骨愈合能力造成影响,造成一系列并发症状出现。经皮微创内固定术属于一种新型的手术,其具有微创性,相比于切开复位髓内钉固定术治疗胫骨干骨折的效果更佳,主要优势体现为:手术创口小,能使软组织保持完整性,骨膜压迫感减少,骨折愈合加快;有较为稳定的锁定钢板,可以使螺钉松动、内固定失败等情况的发生概率减少,亦可以降低内固定松动断裂、创伤性关节炎、伤口感染、骨不连等并发症的发生概率[7]。但在手术过程中需注意:尽可能在患者受伤后大约一周的时间进行手术,避开炎症水肿高峰期,必要情况下需进行抗感染和消肿治疗;术前需对骨折类型、软组织损伤程度、暴力机制等因素进行充分了解,保证手术方案的合理性;术中建立皮下隧道时需避免损害筋膜;轻柔插入钢板,且插入钢板的长度需适宜,防止对周围软组织、肌腱、神经造成损伤,必要情况下需予以三维重建CT扫描,复位骨折后方可拧入、锁定螺丝钉[8]。因被时间、样本量等因素所限制,关于两组的生活质量和护理干预等情况,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证明。

综上所述,与切开复位髓内钉固定术相比,采用经皮微创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干骨折的效果更佳,有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疼痛程度,缩短骨折愈合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提高术后优良率,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猜你喜欢

优良率髓内胫骨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胫骨内侧开放楔形高位截骨术中矢状位截骨倾斜角度对胫骨平台后倾角的影响
髓内钉加钢板钢缆联合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
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7例
青少年双侧胫骨近端对称性疲劳骨折1例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锁定加压钢板与顺行磁力导航带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