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因可靠性研究巨著
——评《数字化核电厂人因可靠性》

2019-09-18

人类工效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人因核电厂可靠性

张 伟

(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理事长,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教授)

人因可靠性是人因工程/工效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近年来大规模复杂工业系统的数字化一方面提高了系统的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另一方面由于系统人机交互模式等发生了很大变化,也产生了许多新的潜在风险,这也使得数字化工业系统中人因可靠性研究成为人因工程前沿研究的热点之一。张力教授及其研究团队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个新问题,在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中广核核电运营公司项目支持下,以数字化核电厂这一类典型的大型复杂数字化工业系统为例,研究了数字化工业系统中人因可靠性的新问题,揭示了数字化工业系统与传统工业系统在人因可靠性方面的变化,探究了这种变化的内部机制和影响模式以及这种变化带来的后果,辨识潜在人因失误和新的风险,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人的行为模型和人因可靠性分析(HRA)方法,并成功应用于岭澳二期核电厂工程实践。《数字化核电厂人因可靠性》便是张力教授团队在上述领域长达十余年系统深入研究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的集中体现。

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数字化核电厂人因可靠性》是核电安全领域一部学术性、系统性跨时代之作,125万字,由5篇共28章组成。该专著从数字化核电厂操纵员认知行为变化/特征与规律、认知行为模型、团队合作与交流、人的失误模式变化及典型人因事件根原因,到数字化核电厂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论,数十项人因工程实验,再到工程应用研究,内容极其丰富。全书既有坚实的理论研究产出,又有大量的工程实践成果,特别是作者为了验证其理论以及为了支持理论应用于实践而进行的一系列专门的模拟机实验及人因工程实验,为人因工程学科提供了大量十分宝贵的数据。这应该是国内外第一部全面而系统地研究和展现数字化核电厂人因可靠性研究成果的学术专著。本书由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出版,也充分反映出该著作高度的学术先进性和成果重要性。

该著作虽以数字化核电厂人因可靠性研究为主,但其绝不是仅对数字化核电厂的设计、运行和管理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其相关理论、思路、方法和工具对其他数字化工业系统也具有相当程度的普适性,并对人因工程领域广大的科研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我衷心祝贺《数字化核电厂人因可靠性》出版,并郑重向相关读者推荐。

猜你喜欢

人因核电厂可靠性
核电厂新材料使用批准制度研究
基于AK-IS法的航空齿轮泵滑动轴承可靠性分析
基于“BOPPS+对分”的人因工程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
重水堆核电厂压力管泄漏的识别与处理
某重卡线束磨损失效分析与可靠性提升
讨论如何提高建筑电气设计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核电厂工程建设机组防异物管理与实践
秦山核电厂运行许可证延续研究与应用
智珠
一例涡桨飞机飞行事故中的人因分析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