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诗文教学中的中华文化传统教育

2019-09-17齐婕

新课程·小学 2019年7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古诗文传统文化

齐婕

摘 要:在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努力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部分,潜移默化地传输给学生。在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中要凸显道德教育,增强学生心灵世界的厚度;以传统文化启智,开掘学生心灵世界的深度;以传统文化怡情,拓展学生心灵世界的广度。通过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道德教育;传统文化;古诗文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社会各界对语文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语文教育中增加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学成了语文教育学家及教师的共识。[1]在这种大背景下,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与运用以及语感的培养,更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充分吸收民族文化精髓,把古诗文教学的“立德、启智、怡情”功能发挥到最大化,把语文教学与培养学生的德育、智育和美育相结合,净化、美化、升华学生的内心世界。

一、语文老师要在传统文化的教学中凸显、渗透德育,增强学生心灵世界厚度

“才是德之资,德是才之帅。”优良的道德品质对人的影响十分重要,对学生的人生发展方向具有决定性作用。在语文古诗文教学中要重视德育,教师要把传统文化作为德育的源头活水,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优势,实现新课标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目标。

传统文化能陶冶情操,有着崇高理想情怀、优良思想品质与爱国主义情感的案例比比皆是。如,面对奔流不息的大河,孔子曾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告诫自己和弟子不要虚度时光;杜甫登临泰山后,作出“一览众山小”的千古名句,诗人实质是在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壮志;周敦颐通过“出淤泥而不染”表达自己洁身自爱、绝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范仲淹登岳阳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直抒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位卑不敢忘忧国”是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忧民的真实写照,他在《示儿》一诗中写道:“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在生命弥留之际,仍念念不忘被侵占的故园,其爱国之心,确实是感人肺腑,催人泪下。传统文化中这样的经典案例很多,教师在教学时要做足功课,引导学生通过这些案例体会古人那种俯仰天地之间的浩然正气,从而达到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崇高理想和爱国主义情感的目的。

我們都知道,拥有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在古诗文教学中,要充分挖掘诗词中的内容,精选经典素材对学生进行目的性教育。如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写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体现出了诗人不断开拓、积极进取的精神。“凌寒独自开”出自王安石《梅花》一诗,诗中的梅花,其实是诗人自我的真实写照,看似歌颂梅花,实是歌颂诗人不屈不挠的精神……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这些优美诗句的欣赏,融入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这是枯燥无味的说教式教育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古诗文的隐含意思,搜集整理相关内容的诗作,然后组织学生积极开展专题学习活动。如,一句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低吟;一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呼;有爱国豪情的岳飞的“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赤胆忠心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还有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报国之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自己去品读、去感悟、去交流这些经典名句,诗人的人品和诗情会在学生的心灵里激荡,从而引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被诗人、伟人的爱国热忱、献身精神所感染、所激励,一颗颗爱国主义的种子播撒在了他们纯真的心灵里,由此“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成为每一个学生的座右铭。

二、语文老师要以传统文化启智,开掘学生心灵世界的深度

传统文化是千百年来沉淀下来的优秀精神食粮,传统文化是融合了古人的人生经历和情感的文学形式的表现,“诗关乎情,亦关乎智”。古人用形象、生动、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道理,值得我们深入学习、体会。教学中老师要充分挖掘并利用好这些启智点,拓展学生的知识素养。

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等诗句清晰明朗地表述了事物变化发展的原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则说明了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结果,形象地诠释了“变”与“不变”的哲理。

另外在古诗文的教学中,老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探究能力,想象力与探究力对学生的后续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

1.引导学生去感受诗人笔下所描写的自然景物的美,调动学生去想象,让学生置身于作者所描绘的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之中

如,《山居秋暝》,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实践,利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来唤起学生内心的视像,全方位地调动感官,将诗中的景、物、情变成可以“看到”“闻到”“感触到”的客观景象,想象诗中各种景物所组成的美好画面,然后启发学生用美好的文字描述自己的内心感受,达到“情之于中,形之于声”的境界,从而使学生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

2.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诗歌中的意象十分丰富,同一意象有时甚至会有不同的感情抒发,教师要充分抓住这些丰富的意象作为学生的研究素材。以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水”为例,让学生搜集与有关“水”的诗句进行辨析,学生通过在合作探究中的辨析、交流、讨论,能够深刻体会到李白笔下的“水”是气势磅礴,一泻千里。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王维笔下的“水”清新秀丽,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勃笔下的“水”则是另一种景象,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显得那么大气深沉;“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笔下的水是绮丽可爱的……通过这样的内容对比丰富了学生的认识,开启了学生的智慧,也给了他们全新的阅读体验。

学生通过在这种“独特体验”学习过程的形成和深化中,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提升,知识技能也得到了有效積累,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也得到了有效的改进,心智和精神得到了最有效的充实,学生的学习素养得到大幅度的提升,真正实现了新课程要求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目的,素质教育得以体现。

三、以传统文化怡情,拓展学生心灵世界的广度

教学中,学校不仅承担着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文学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说到底其又是一种情感教育。文学教育重感性,重直觉,重形象思维,就人的培养而言,情感是生命的源泉,离开情感的熏陶,生命就不再激情、张扬,人就不会再有灵性和创造力,也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德育、智育了。人的情感是丰富的,爱情、友情与亲情贯穿着人类发展的历史,因此这也成为诗歌吟咏的亘古不变的话题,教学中老师要让学生深刻理解这一背景,这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传递正确的伦理价值观有着积极的意义。而诗歌中蕴藏着大量的这方面的素材,老师要用好这些素材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

如,唐代大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道:“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每一个远离故土的人在重要节日思念亲人时的自然表现,让远在异乡的游子不由地想起自己的亲人、兄弟,思念之情油然而生,这样的诗句至今人们都传唱不已。这样的诗句在传统文化中很多,语文老师在教学中要用好这些素材。

在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一直若隐若现地存在着,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提出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如,刘勰《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诗文就是诗人“情动而辞发”的产物。在古诗文教学中,我常常引导学生“披文入情”,体验诗词中蕴含的丰富情感,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获得审美愉悦,得到心灵的陶冶。

语文教学中的诗歌教学不仅具有审美性,还兼有伦理、政治、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因素。在古诗文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深刻体会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受到感染,进而达到对学生进行中华文化传统教育的目的。

中华五千年文化存在着太多的精华,在语文教育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传承传统文化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积极做好引路者与指导者的作用,让学生积极汲取优秀的传统文化,学生只有领悟到传统文化的精华,体会到传统文化的精妙之处,才能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进而生长为新时代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志刚.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7(36):50.

[2]权丽.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中的渗透研究[J].学周刊,2017(8):76-77.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古诗文传统文化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
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
初中古诗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