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第一学段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9-09-17於弯弯

新课程·小学 2019年7期
关键词:第一学段思维能力培养

於弯弯

摘 要:针对新课标和教育部提出的全面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的要求,发展思维能力很关键。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初步总结出了第一学段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即:图文结合—比较区分—概括了解—小组合作—实践拓展。此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思维能力,提升学生学习的能力,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第一学段;思维能力;培养

小学语文课程目标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针对新课标和教育部提出的全面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的要求,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重点。传统的第一学段课堂伊始就是认读这节课的生字,识记生字之后,请学生读课文,把课文读熟练,这样的教学总是在一个平面上展开,千篇一律,老师教得机械,学生学得累。课堂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很是欠缺,长此以往对孩子思维的发展很不利。为更好地适应新教材改革的要求,结合语文教学的实践,笔者初步总结出了第一学段培养学生思维力的方法,即:图文结合—比较区分—概括了解—小组合作—实践拓展。此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

一、图文结合,启动思维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把儿童的思维发展阶段划分为:感觉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而小学阶段的孩子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根据这一特点,结合第一学段孩子的发展特点,在教学时,教师利用图片这一形象化的事物,吸引孩子的注意,进而由图片过渡到文本,图文结合,引发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有梯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启动学生的思维。

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要善于结合教材中的图片或者利用网络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为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打下基础。

我在执教《我要的是葫芦》一文时,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借助课文中的两幅插图以及网络上的本故事的视频截图,分别是主人公观赏小葫芦、葫芦叶上长满了蚜虫、邻居劝他捉虫、小葫芦都落了。利用直观的图画,辅以一定的连接词,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来展开讲述。不再是简单直接地讲故事,而是看着图片表达,适合低段孩子的思维发展特点,给学生以抓手,降低概括难度。

图文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小步走,在形象化的图画观察中,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再来讲故事,为学生融入文本的学习搭好梯子,让学生纷乱的思维活跃起来,为突破难点做准备。

二、比较区分,活跃思维

心理学指出,思维能力是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具体化和系统化等一系列过程,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并转化为理性认识及解决问题的。其中比较力是思维能力的一种表现。教师设计课堂教案时,可以找找文本的相似点,巧妙设计,在比较中促发学生思考。教师激发学生智慧的火花,互相讨论,结论也在你一言我一语中逐步显现。以下是笔者在执教《我要的是葫芦》时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老师想问同学们,你们说“盯着‘一个葫芦”和“盯着‘一棵葫芦”有什么不一样?

生:盯着“一个葫芦”,眼里只有小葫芦,盯着“一棵葫芦”就要看着一整棵葫芦。

师:那么一整棵葫芦是怎么样的?

生:一整棵葫芦包括葫芦叶、葫芦藤、小葫芦等。

师:那种葫芦的人眼里是盯着什么?

生:只盯着一个葫芦。

师:是啊,这个种葫芦的人只盯着一个葫芦,不关注一整棵葫芦。心里眼里只有小葫芦,根本没把葫芦藤、葫芦叶放在心上,更不在乎叶子上爬着的蚜虫,结果蚜虫把叶子吃了,最后小葫芦都黄了、落了。

生:我们不能只盯着葫芦,要关注一整棵葫芦,观察葫芦藤、葫芦叶、葫芦花和小葫芦。

师:没错,我们要关注整体。如果只看局部,忽视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就会像这种葫芦的人,让蚜虫把叶子吃掉,小葫芦无法从叶子里吸收营养,最后一个葫芦都得不到。

比较区分,课堂的教学围绕一点展开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发学生思考。在生生讨论、师生讨论中,课堂中学生都投入其中,那么思维与思维互相碰撞出火花,让课堂熠熠生辉。同时,也为教师的引导提供了有效的信息,便于教师带领学生突破重点。

三、概括了解,稳固思维

概括是思维过程的一环。心理学认为,小学生能从对事物外部特点的概括(形象概括)发展到对事物本质属性的概括(抽象概括)。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引导学生概括,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众所周知,能力的获得需要平台去锻炼,而教师作为平台的架设者,就要合理利用教材,利用课后的习题、网络资源等,巧妙整合,合理运用,同时,引导学生在舞台上各抒己见,进而指导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领悟并掌握方法,将这个思维的方式稳固下来,沉淀后运用,并在今后的课文学习中得以展示。这样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变“学会”为“会学”,能力得到发展。

以下是一位教师在执教《羿射九日》时的一个教學片段:

师:老师这里有四幅图画,先来看看第一幅,说说讲了什么。

生:十个太阳炙烤着太阳,人类的日子过得很艰难。

师:这是羿射日的原因,也是故事的起因(板书:起因)。接下来看看第二幅和第三幅图画,想一想这两幅图分别讲羿在干什么。

生:羿射下九个太阳,留下了最后一个。

师:这是羿射日的经过(板书:经过)。那么第四幅图,你又看到了什么?

生:大地重新出现了勃勃生机。

师:这是羿射九日的结果(板书:结果)。你们看,(把四幅图依次放入火车图片中)我们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串联在一起,就像一列小火车,这样就变成了一个完成的故事。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通过教师有目的的提问、引导和总结,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概括方法,并将故事性的文章可以根据事物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来概括这一规律和火车车厢一节一节串联结合在一起。可见教师形象的比喻对总结方法的重要性,那么学生碰到类似的问题,可以用这样的办法去解决突破,让学生“会学”,从而提高迁移能力。

四、小组合作,发散思维

合作学习是教学中倡导的学习方式,几个小组成员围绕一个问题或任务,通力合作,解决疑难。而学生之间有差异,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受不同的家庭氛围的熏陶,学习的需求和学习的方式不同。第一学段的孩子,喜欢和同伴交流,愿意一起完成任务,教师利用学生乐于一起学习的特点,利用小组合作的优势,设计适当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或开展活动,这一过程中,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在讨论中思维得以发散。

在教学二年级下册《沙滩上的童话》一课时,课文就是孩子们在沙滩上垒城堡的过程中,你一言我一語编织了有意思的童话故事,这就是玩耍间互相合作获得的美好结果。我借助课文这一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我们也像文中的小朋友一样,四人小组合作,来编一编童话。于是,我借助课后习题,让学生小组间根据开头编故事。当然我也准备了一些图片,作为提示,以便孩子发散思维。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再派代表来说一说,大家讨论热烈,故事也相当精彩。有小组这样编道:在一片沙漠里,有一座庄严的城堡,城堡周围垒起了高墙,每到夜晚来临,城堡里都会传出动听的歌声,里面是住着百灵鸟吗?我们决定夜探城堡!组成突击小队,合力挖地道潜入城堡的内部,原来是一位邻国的公主被囚禁在此。我们商量对策,躲开护卫,救出了公主。学生在讨论中发散了思维,收获了乐趣,为下次的合作做铺垫。

小组合作让40分钟的课堂不再是个别学生的展示台,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在通力合作中,人人开口,人人参与,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同时,在讨论中,生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点拨,从而发挥同伴效应,活跃的学生带动腼腆的学生,沉稳的学生安抚激动的学生,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也让他们在主动学习中发散思维,获得别样体验。

五、实践拓展,深化思维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施素质教育”。实践和创新相辅相成,在实践中发现,进而引发新的思维,获得新的发展。立足课堂,教师引导学生乐学、会学、活学的基础上,应引导学生走进课文,走出课堂,与生活对接,把语文学习放到广阔的生活资源中,在实践拓展中,发现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从而深化思维。

我在教学《中国美食》一课时,教材里有一处泡泡“我还能说出更多的家乡美食”,本是对课文的延伸。针对这一提示,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我开展美食拓展实践活动。

课前布置任务,做一道家乡菜并拍照。可以自己做,也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有了课前的实践体验,上课时,学生对“煮、炒、烧”等烹饪的方式,更有兴趣,因为学生在实践中已经初步认识了它们,为上课时识字、认字、理解打下基础。课后,我开展了夸夸自己家乡菜的活动,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拍摄的照片,同时介绍家乡菜,可以介绍食材、做法和味道等。有学生介绍了萧山老底子的特色“十碗头”,老底子的沙地人结婚时用来招待客人的。在学生的介绍中,让孩子们了解自然淳朴的老底子文化,同时学生还自己做了其中的一道“榨菜肉丝蛋花汤”。在实践中体会。孩子们在课堂上集思广益,从中发掘家乡美食的魅力,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生活,还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新课标里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通过连结课堂内外,实践体会,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开发了学生的潜能,将语文的学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让知识这张网,从内向外蔓延开去,课堂内容也得到了深化,也丰富了学生知识的密度,拓宽了学生知识的广度,深化了学生的思维。

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作为教师应立足课堂,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前提下,针对课文的要求,以螺旋上升的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运用合作、探究、讨论等具体形式循序渐进地培养第一学段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反复训练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发展,在实践中提升,让其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为孩子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第一学段思维能力培养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读题百遍 其义自见
方寸之间 独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