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找准训练点,提升语用实践能力

2019-09-17陈巧丽

新课程·小学 2019年7期

陈巧丽

摘 要:在当前小语界大力倡导“语用”的语境下,教师该如何找准训练点,如何真实有效地落实“语用”,是值得广大教师思考与实践的。找准训练点,真正地做到提升学生的语用实践能力。梳理了当前“训练点”存在的三大误区:重点缺失,认知混乱,信息灌输。针对以上误区,提出了三大对策:抓文本核心训练点,做到有的放矢;抓关键词句训练点,做到循序渐进;抓习作延伸训练点,做到因“文”制宜。

关键词:训练点;“语用”;阅读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致力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当前,小语界“语用”的口号被大张旗鼓地宣扬,但是,很多课堂因为方法不当,语用训练也渐渐陷入了简单机械虚浮的尴尬格局。因此,找准训练点,足以让骨感“语用”丰满起来。那么,如何寻求训练学生语用能力的最佳训练点,笔者试从分析当前训练点的误区以及提出相应的对策这个角度进行一一

阐述。

误区一:重点缺失,语言运用泛化为面面俱到

【案例呈现】《祖父的园子》的教学片段

1.读第1自然段,摘录段中描写颜色的词语。

2.仿照“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枝先呼叫,来了雨,榆枝先冒烟”写一句拟人句。

3.读16自然段,请同学们模仿作者写倭瓜、黄瓜、玉米等手法也来写作者在园子里生活的快乐、自由自在,并提供写话句式“我愿意……我就……”

4.为什么说“祖父的园子”是自由的?

【深入剖析】

《祖父的园子》一文富有诗意的语言,让很多教师爱不释手,觉得这是一篇“语用”训练的好范文,每一个环节都不肯放过,于是教师就设计了多个训练点,有积累词语、仿写拟人句、利用关联词模仿写话等,单獨看每一个训练点,都是文本中必须要掌握的内容。然而,一节课40分钟的时间毕竟有限,过多的训练会占用学生感悟体会文章的内容,特别是朗读的时间减少,对文章的内容、语言特点也就无法细细地品味。更重要的是,所有的训练点都“眉毛胡子一把抓”,面面俱到,只能是走马观花式。这样的“语用”训练点看似丰富,实则没有重点,当然也没有多大效果。

【对策】抓文本核心训练点,做到有的放矢

语文教学专家王尚文说过:“阅读教学必须先将文本的语言弄清楚,进而才能走进文本的思想内容,最后从内容中来思考学生的语言组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用课文教好课文”已成为大家的共识,我们必须关注文本中的“语文核心价值”,重点去发现去挖掘文本中隐含的学习价值,选择恰当的“语用”训练点,不强求全面,但是要一课一得。

仍然以上述教学为例,看看特级教师虞大明在设计上如何进行取舍,如何寻找一个精准的“语用”训练点: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你觉得这个园子有什么特点,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请把它写在课题旁边。

生:生机勃勃、应有尽有……

师:为什么是这样的园子?请你找出相应的句子,你把这个句子画下来,在旁边写上批注。

(学生在文本中充分体会“我”在园子里的那份自由、那份开心,然后让学生反复朗读第16自然段体会人的自由。)

师:在这个快乐的园子里,你最愿意做什么?

生:摘黄瓜、捉蚂蚱、捉蚂蚁……

出示小练笔:我愿意摘黄瓜,我就(摘黄瓜);

我愿意捉蚂蚱,我就( );

我愿意( ),我就( )。

师:我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这就是萧红,一个有着自由心境的萧红。一个人只要她的心灵是自由的,她所见到的景物也是自由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切景物皆有情”,萧红就是用她非常率性的、朴实的语言告诉读者,这个园子是——

生:自由的。

师:萧红是——

生:自由的。

特级教师虞大明在教学时紧紧抓住“借景抒情”这一训练点,重点突出,通过品读的方式让学生充分理解“借景抒情”这一写法,训练不露痕迹,精巧适当,从而内化了学生对文本言语的理解,有效促进学生言语能力提升,同时也内化了本文的中心思想。

误区二:信息灌输,语言运用异化为知识积累

【案例呈现】《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片段

1.感受爱花民族街头的美,拓展作者季羡林的资料,了解他的个性与作品的一贯风格。

2.“文字随人”,季老先生性格率性,写出的文章非常真诚有灵性,课堂上让同学抓住关键词句,感受花美,挖掘蕴藏在课文中的写作方法与智慧。

3.实践模仿练笔,品读言语智慧的语句。

【深入剖析】

在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将训练点放在了抓关键词语来感受花的美,并进行模仿实践练笔。但仅仅这样是不行的,形式化的认知,只能在学生心中形成专有名词的定义罢了:花很美,街头也很美。而学生的认知能力能得到提升吗?其实并没有,表面上看学生掌握了语言的知识,但并不一定能够运用语言。如射击教练的瞄准率并不是没有比运动员高,排球教练的打球技术也远比不上排球队员,语言知识的单纯性训练,并不会对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有真正意义上的帮助。

【对策】抓关键词句训练点,做到循序渐进

我们可以在学生理解、内化知识的基础上,找准训练点去强化学生的实践运用,为学生形成语用能力奠定下基础。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架起言语实践的桥梁,让学生在这样的平台上历练,当学生再次面对丰富多彩、形式丰富的言语现象时,他们会将自己的独特生命体验沉浸在具体的情境中,真正感受语言的温度,感触语言的形象,从而获得语言的规律和经验,为他们规范化、熟练化地运用能力奠定基础,促进孩子们言语技能的形成。

以上述环节的教学为例,做如下调整:

师:(出示句子:走过任何一条街……)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个句子,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花多,花美。

师:想看一看“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样子吗?(出示图片)

师:都看到了哪些颜色呢?感觉怎样?

生:红的、白的、黄的、紫的……感觉美极了!

师:这么多的颜色,你还能用其他词语形容吗?

生:五彩缤纷、绚丽多姿、五彩斑斓……

师:同学们积累的词语还真多呀!老师这些词也都是形容花多花美的,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词语读)你还从哪些词语感受到景色奇丽呢?

师:(配乐引读)走过这条街,抬头向上看——

生:(配乐朗读)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师:走过那条街,抬头向上看——

生: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錦簇、姹紫嫣红。

师:走过这条小巷,抬头向上看——

生: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师: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

生: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师:想象一下,当你走在山阴道上,你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心旷神怡没有烦恼……)是啊,山阴道上般的大街,景色太美太奇丽了!让我们尽情地欣赏这美丽的异国风光吧。(播放德国街头照片)请带上你的感受,把你心里所想写下来吧!

请同学们,拿起笔写一写。

出示小练笔:四五十年后的今天,季老先生再一次来到了德国,走在德国的大街上,看到了、听到了、闻到了多么美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课堂上,让学生去细细品读季羡林先生的文举,发现作者言语的秘妙,同时引领学生进行语言实践:首先找寻精妙的语句片段,并细细品读发现言语表达效果;其次,引领学生配乐诵读,营造浓郁的朗读氛围;接着欣赏德国街头的风景图片,让孩子形成自己独特的体验;最后,结合全文内容,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并进行练笔。

误区三:认知混乱,语言运用窄化为文字表达

【案例呈现】《“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的教学片段

1.图片出示王熙凤图片,王熙凤的人物特点鲜明,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储备描述。

2.圈画文中描写人物外貌的词句,感受作者语言表达的精妙,习得写作方法。

3.出示《红楼梦》中的经典人物,要求学生紧扣人物特征,实践练笔。

【深入剖析】

上述案例可以看出,本课堂阅读教学的目标放在了表达的层面,貌似变成了一堂习作课,学生的表达训练毫无感情的浸润。在我们的阅读课教学中,有很多教师都喜欢在课堂上,寻找文本的语用训练点,往往把训练点看作学生表达能力提升的救命稻草,教师狠狠地抓住这根救命稻草,以为它是可以提升孩子的语文素养,提升孩子的习作水平,这样的认知实质上与新课标的内涵理念有了比较大的差异。

【对策】抓习作延伸训练点,做到因“文”制宜

课堂上学生的语言训练应该在比较充沛而真挚的情感驱动中形成的。古人曾说:情动而辞发,披文以入情。我们的语文课堂,不管是阅读的理解,还是习作的表达,都离不开情感的渲染、酝酿。我们应该从文本的个性特质着手,在具体的教学目标上定位语用的训练点,选择具有典型性价值文本内涵和学生认知需要的切入点,让学生在反复阅读反复内化的过程中,对话作者,感知作者表达的精妙性,破解言语表达的密码,让孩子真正在课堂上有所收获,逐步提升学生语言学习的运用能力。

仍以上述环节为例,找准语言描写的训练点,对人物形成立体化、多角度的关注:

师:你从哪里感受到了王熙凤的热情?

生: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也只管告诉我。

师:这一段话特别有意思,再仔细地读一遍。

生又认真地读了一遍。

师:很多人都说王熙凤是个语言学家,从这段话中你发现

了什么?

生:短短一段话,问了很多问题,关心到了林黛玉的方方面面。

师:为什么一连问了这么多问题呢?是真的很关心吗?细细品读,思考一下。

生:王熙凤问到了林黛玉的年龄。

生:王熙凤想了解林黛玉的学习情况。

……

师:如果你是林黛玉,王熙凤一连问了你这么多问题,却不容你回答,这时你会怎么想?

生:我想王熙凤应该不是真的想了解林黛玉吧,她并不是真正地关心林黛玉,而是为了讨好贾母。

师:我们刻画人物的性格,除了穿着和容貌,语言描写也尤为重要,让我们一起来看“王熙凤初见林黛玉”的经典视频,看的时候,注意观察王熙凤说话时的神态和动作,再结合文本,说说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交流。)

师:作者对人物特点的描写,真是简约而不简单,穿着、容貌、语言、神态、动作,真是面面俱到,一切都是为了凸显人物的个性特点。这种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学习。那么,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让你印象特别深刻的人物,请关注语言这个点用一段话来展现这个人的个性特点。

内容供参考——爱唠叨的妈妈、帅气的英语老师、我的同桌是辩论专家……

从语言学家王熙凤,延伸到生活中的熟悉人物,借助语言要反应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学生对课文生动、形象语言的形象感知,内化成自己对独特感受,学生的意识才能真正走进了文本中人物的形象,深刻感受到人物内在的个性特点。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中寻找可以习作内化的训练点,写作与阅读相铺相存、彼此促进,学生的语言运用、语文素养才能得到提升。

“语用”一词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已经如一股热潮席卷了整个大地,我们只有真正理清语言文字运用的内涵与外延,找准训练点,才能真正破解“语用”的密码,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实践训练中走向积极的语言实践天地,让骨感“语用”变得越来越丰满。

参考文献:

[1]徐林祥.“语文就是语言”:重温叶圣陶先生关于“语文”含义的论述[J].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08.

[2]查雪明.语用,从感知到实践的断层中走向共融[J].小学教学研究,2017(1).

[3]黄国才.指向高阶思维 考出阅读素养:小学阅读能力测试工具研制过程和题旨[J].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