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信息技术解决小学数学中的“疑难杂症”

2019-09-17高秀琴

新课程·小学 2019年7期
关键词:探索想象力信息技术

高秀琴

摘 要:数学是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抽象、难懂的內容直观化、形象化,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而且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对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思维;想象力;探索

现代信息技术进入课堂,必将引发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从教育理念到实施方式、策略等方面的变革,如何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改进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是广大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多媒体技术的合理应用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至关重要。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发现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使我们的数学课堂不再枯燥,且可以巧妙地解决数学问题中的“疑难杂症”。

一、运用信息技术巧设教学情境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现在的课堂需求,我们要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例如,在六年级学习“圆锥的认识”时,课前我先出示一段话:“如果把圆柱的上底面慢慢地缩到圆心时,圆柱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之后利用教学课件把静止的图形动态演示出来,上底一点点缩小直到变成一个点为止,整个过程增强了学生对圆锥体的认知。既让学生了解了圆锥体的形成过程,又加强了学生对圆锥体和圆柱体之间的联系的认识,突出了圆柱和圆锥特征上的不同。

二、运用信息技术巧解重、难点问题

现代信息技术具有直观效果,能将教学重点和难点一一呈现出来,为学生提供丰富感知、呈现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重点和难点,极大地支持了学生对逻辑推理、问题解答和数学概念的寻求与研究。尤其是引导学生对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概括的过程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动态演示功能,能形象地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变理性为感性。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借助观察和比较,逐步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能相对轻松地理解和掌握重要的数学知识。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运用多媒体把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把抽象的知识情境化,有利于创建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同时,让学生学会用运动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笔者在执教“长方体复习课”时,巧妙创设教学情境,合理利用Flash课件突破了教学重难点问题。

环节一:卫生箱装箱问题

根据给出条件计算,解决卫生箱装箱问题:木器厂要将做好的卫生箱送到学校,下面这样的包装盒里面最多可以装几个这样的卫生箱?

学生看到数据之后,一般会用纸箱的容积除以卫生箱的体积,得到数量。如果纸箱的长、宽、高分别是木箱长、宽、高的相同整数倍数时,结果很容易计算。但是这个情境中,纸箱的高度比木箱高5厘米,如果用大容积除以小体积的话,结果是不准确的。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计算汇报结果:6个还是8个?

生1:我分别求出包装盒的体积90×40×20=72000(立方厘米),卫生箱的体积是30×20×15=9000(立方厘米)。用包装盒的体积除以卫生箱的体积:72000÷9000=8(个)。

生2:用包装盒的长、宽、高分别除以卫生箱的长、宽、高,得到的结果相乘。

90÷30=3 40÷20=2 20÷15≈1 3×2×1=6(个)

究竟最多能装多少个?此时用课件进行演示:把木箱的不同摆放都呈现出来,逐一进行拖拽,让学生直观地看见摆的过程。有的时候即使纸箱内还有空余空间,但是不足以再装下完整的木箱。从这个环节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应用已学知识进行数字计算”与“通过实际摆放”发生的冲突中充分认识数学学习要结合实际的道理。更主要的是让学生明白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要考虑到实际情况。

环节二:拓展应用问题

以上环节已对长方体体积和表面积的相关知识进行了复习,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设计计算不规则物体体积的问题。如何巧妙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借助多媒体课件可以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如何进行“转化”:把不规则物体转化为规则物体。

1.出示不规则物体——土豆,讨论汇报计算其体积的方法

生1:我们可以借助有刻度的容器放一些水,水量能够覆盖整个土豆,放入土豆后看水面上升了多高,我们就可以利用底面积×高求出土豆的体积了。

师: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有很多种,老师这儿还有一个不规则的物体,比如一块不规则的木块,要求它的体积,大家可以怎么做?

2.出示同样材质不规则木块,讨论汇报推算其体积的方法

有了前面的经验,学生很容易想到:

生1:将木块放入水中,看水面上升多少就可以求出不规则木块的体积。

生2:将木块放入沙子里面,量一量高度,然后拿出木块,量一量降低的高度,就可以求出它的体积了。

生3:可以借助天平来称一称。

三、巧用信息技术辅助练习

数学练习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并发展为智力的一种活动。传统的练习枯燥难懂,而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交互功能、演示功能,进行不同形式的练习,既能突破习题的难点,发散学生的思维,又能促进学生的深层次思考以及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讲完长方体的表面积后有这样一道习题:这个颁奖台是由3个长方体合并而成的。它的前后两面涂上黄色油漆,其他露出来的面涂红色油漆。涂黄油漆和红油漆的面积各是多少?解决这两个问题并不难,但要灵活解决问题,提升学生思考问题的质量还需借助多媒体课件,使问题的解决变得简洁、清晰。

环节:求红色涂漆面积。

生1:一个一个地求,然后累加起来。

生2:我想把1号上面的两个侧面通过平移与2号、3号的两个侧面合在一起,这样就好求了。

教师追问:他说的是什么意思?

生3:他说把1号露着的两个侧面向左右平移。(课件演示)

师:通过平移就可以把它们拼成一个较大的长方形,并且左右相同,对吗?

师:上面的面怎么办?

生:上面的三个面都相同,只求一个再乘3就行了。

师:那就是把原本7个涂红色油漆的面积分成两组来求,这样就更清楚、简单。

左右:65×40×2=5200 cm2

上面:40×40×3=4800 cm2

红色涂漆面积:5200+4800=10000 cm2

经过分析和课件演示把原本比较烦琐的计算变得简单明了,要想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我们还需鼓励学生多想。

教师继续追问:还有别的想法吗?

生:我想把它们合成一组来计算。把红色部分展开转化成一个大的长方形。打开课件,让学生直观体会。

课件动态演示恰到好处,把原本零碎的计算合在一起,让学生一目了然。整个思考过程中逐步渗透数学“转化”思想,利用“转化”可以把较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清晰,同时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将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合理地融入教学中去,选准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创设情境,呈现出一个真实的或虚拟现实的学习环境,发挥主导作用,一方面可以减轻学生学习的重负,另一方面更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给学生创造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了学生参与实践的能力。

猜你喜欢

探索想象力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看见你的想象力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打开新的想象力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