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噢!苏珊娜》教学设计

2019-09-17黄春艳

新课程·小学 2019年7期
关键词:苏珊娜接龙意图

黄春艳

【教学理念】

在本课教学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运用游戏、旋律接龙、对唱问答等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积极培养学生演唱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同时激励学生追求美好音乐的愿望。

【教学目标】

●通过歌曲的学习,懂得珍惜同伴间的珍贵友谊,体会同伴间相互合作的快乐。

●初步感受美国乡村音乐的风格特点,并通过歌曲接龙、乐句问答等学习形式,感受歌曲中的附点节奏和弱起小节。

●能用轻松、有弹性的声音进行演唱,能自信地表达歌曲的情感。

【教学重点】

学会用短促、有弹性的声音进行演唱。

【教学难点】

弱起小节、弱拍的附点节奏。

【教学准备】

电子琴、吉他、打击乐器、小图片、牛仔帽、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一)听歌曲(英文版的《噢!苏珊娜》)进教室

(二)音乐小游戏

游戏规则:老师唱两种乐句,如果你听到是do、re开始的乐句,就起立做捻指的动作;如果听到是以fa开始的乐句就不要动。看看哪个同学的耳朵最灵敏、反应最快!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导入,不仅一上课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还使学生在“玩”中熟悉了歌曲旋律。

二、学唱歌曲

(一)旋律接龙

1.师:你能打手号接唱老师每一个乐句的最后一个音吗?(教师用手号辅助学生唱准)

2.师生唱旋律接龙,然后请学生在老师的琴声伴奏下用“啦”哼唱歌曲的旋律部分。

◆设计意图:通过旋律接龙和旋律哼唱等活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一步加深了对歌曲旋律的记忆,同时培养了学生对音乐听觉记忆的能力。

(二)了解歌词

1.师:你能听到歌词里唱了什么?猜猜这首歌曲出自哪个国家。(教师弹吉他范唱)

2.师:这是一首美国乡村音乐风格的歌曲,它的名字叫《噢,苏珊娜》。

3.教师简介歌曲内容,带领学生学读歌词中美国的两个地方名。

4.用电子琴ROCK节奏伴奏,带领学生捻指跟读歌词。

◆设计意图:使学生初步感受美国乡村风格的音乐,增进学习的兴趣;通过ROCK节奏的伴奏捻指跟读,使学生充分感受歌曲中的弱起小节与弱拍的附点节奏。

(三)歌曲问答

师:老师唱着问你,你也学着老师的旋律用歌词唱着回答我!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的问唱游戏,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演唱的自信心。

(四)歌曲处理

1.师:你觉得在整首歌曲中,哪一句最能抒发演唱者愉快的心情?

生:最后一句“啦啦……”。

2.师:你是怎样演唱的?(用延长、连贯的声音与短促、有弹性的演唱方式让学生进行比较)

3.指导唱法,进行练习。

4.小组比赛与评价。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短促、有弹性的声音进行演唱,并通过小组比赛与评价等方法纠正错误、表扬优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风格表现

1.欣赏男声四重唱《噢!苏珊娜》,请学生谈谈感受。

2.师:美国乡村音乐的风格特点通常都是纯朴、自由和愉快的。

3.以比赛形式分组演唱。(引导学生用短促、有弹性的声音愉快地进行演唱)

4.相互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男声四重唱及一组美国乡村风景图片,加深学生对歌曲风格的把握,提升演唱技法。

(六)熟记歌曲

1.请学生根据歌词的演唱顺序排列黑板上的小图片。

2.请全体学生看小图片进行歌曲演唱。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使用小图片帮助和加深学生对歌词的记忆。

三、拓展与体验

(一)学演奏姿势体验快乐

1.观看视频,引导学生认识美国的一种弹拨乐器——五弦琴(班卓琴)。

2.请学生边唱边模仿弹奏的姿势,教师头戴牛仔帽,请个别同学进行表演。

◆设计意图:感受美国牛仔风情,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学习兴趣。

(二)用打击乐器表现歌曲

1.师:我们来组一个小乐队吧!(同学之间相互合作,边唱边练习)

2.全体起立,随伴奏音乐边唱边按指定节奏模仿打击乐器演奏。

3.请个别学生组成打击乐小乐队给全体学生的演唱进行伴奏。

4.师生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组合小乐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注意力,训练学生的节奏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观看演唱体验美感

观看女声三重唱“黑鸭子”乐队演唱的歌曲《噢!苏珊娜》,感受不同的演唱风格。

◆设计意图:拓宽音乐视野,激发对美好音乐的向往。

(四)重温学习内容

引导学生用短促、有弹性的声音再次愉快地演唱歌曲《噢!苏珊娜》。

◆设计意图:重温和巩固了本课的学习内容,与课前音乐首尾呼应。

四、课堂小结

简述歌曲演唱风格和演唱形式的多样性,最后愉快地唱着《噢!苏珊娜》离开教室。

【教学后记】

一、教学设计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学设计,而教学设计成敗的关键则在于教学设计是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此,考虑学生的年龄段是必然的。根据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模仿力强的特性,我在导入和学唱部分都设计了游戏,通过快乐的音乐接龙、问答对唱等活动,使学生在快乐中不知不觉地熟悉了歌曲;借助摆动身体、捻指和ROCK节奏,让学生在反复不断的模仿和对比中解决了歌曲中弱起小节和弱拍的附点节奏这两个学习难点,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培养学生演唱自信心的重要性

在过往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往往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我们会使用很多手段使课堂热闹起来,而忽视了歌唱教学的本身——学生是否“唱会了”“唱准了”“唱好了”等一系列的问题,从而导致学生渐渐地失去了演唱的兴趣和自信心。

本课教学中,我通过师生对唱问答的游戏,大大降低了学生学唱的难度;更巧妙地利用小图片帮助学生强化歌词记忆,使学生不仅敢于单独开口演唱,而且能充满自信地、流利地演唱歌曲;而在对唱问答的同时,也给我提供了发现学生演唱时在音准、节奏及速度等方面优缺点的机会,能及时做出点评与纠正,使歌曲教学事半功倍。学生唱好了、唱准了、唱美了,演唱的自信心自然就树立起来了。

因此,只要我们的唱歌教学真正落实在“唱”上,我们将会发现这样的音乐课堂竟是如此的生趣、如此的轻松、如此的令学生流连忘返!

【教学点评】

本课教学设计环节清晰,做到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满了音乐性,歌曲以多种形式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递进式地强化了学生对歌曲旋律的记忆与对音准、速度的把握,做到每次音乐都有目的性。

在教唱歌曲环节中,亮点时有闪现,教师亲切且富有音乐性的引导语,增强了学生演唱的自信心;课堂上,老师与孩子们的对唱互动也十分精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突出了音乐实践性与活动性,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本课教学使学生与歌曲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在积极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的同时又传递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猜你喜欢

苏珊娜接龙意图
原始意图、对抗主义和非解释主义
陆游诗写意图(国画)
制定法解释与立法意图的反事实检验
成语接龙
试论印度影片《七宗罪孽的救赎》中人性的贪婪
分析《七宗罪孽的救赎》中的人物悲剧
燕山秋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