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心璀璨,且歌且行

2019-09-17王业

新课程·小学 2019年7期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实践创新

王业

摘 要: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将古代的经典诗词与现代音乐结合在一起,用“和诗以歌”的形式,使观众在优美的旋律中领略诗词之美,激发了人们学习古诗词的热情。小学古诗词教学要听从新时代的召唤,以求变、求新的形式,为学生打开通往古诗文经典的大门。密咏恬吟,吟出悠悠诗情;融合创新,唱出浓浓诗意;校本课程,拓出诗意生活,让经典永流传。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吟唱;实践;创新

大型原创节目《经典咏流传》是央视在今年春节推出的又一重磅文化类节目。这档节目用“和诗以歌”的形式,使观众在优美的旋律中领略诗词之美,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恒久魅力,并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唤醒人们的思考。

我们的古诗词课堂教学能否像《经典咏流传》节目一样,深度挖掘,不断创新?如何让优秀古诗词在孩子心间生根发芽,让古诗词在语文课堂上花开丽音,烁烁其华?笔者进行了大胆尝试,在古诗词教学中创新诵读形式,让经典“咏”流传。

一、密咏恬吟,吟出悠悠诗情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各学段明确规定:诵读儿歌、儿童诗、浅近的古诗和优秀古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古人诵读诗词和我们现代人理解的朗读是不同的,还包括有传统的吟唱。曾国藩曾说过诵读的境界:“先之以高声朗诵,以昌其气;继之以密咏恬吟,以玩其味。”这里的“咏”,歌也,“吟”,呻也。在高声朗诵之后,再通过吟唱的方式, 进一步入诗境、悟诗心、品诗味,古人的方法值得后人认真学习和借鉴。文以载道,歌以咏志。古诗词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吟唱教学法,能够更加丰富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方法。

1.古音古韵悟真情

古人创作诗词时十分讲究韵律。韵律,即诗词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韵规则。我们在诵读古诗词时经常会遇到一些因为韵律而有特殊读音的字,因此,教师在运用吟唱法讲授古诗词的时候,更要认真了解所讲诗词中特殊字的发音,是按现代普通话发音,还是按古音来发,需要仔细查找资料。杜牧的《山行》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其中“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一句中“斜”字在现代汉语中只有一个读音xié,但是“斜”字古音是xiá,在这首诗中只有发“xiá”的音,才能和“家”“花”押韵,符合诗歌押韵的原则读起来才能朗朗上口,使学生在和谐悦耳、富有音乐美的吟唱中感受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的和谐统一画,体会作者的高怀逸兴和豪荡思致。

2.范吟激发学生兴趣和热情

培养学生吟唱兴趣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在长期的古诗词吟唱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教师的范吟是培养学生对吟唱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起他们吟唱热情的一种有效方法。范吟更能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示古诗词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情感。在教师示范吟唱中,学生聚精会神地观察老师的表情及形体动作,聆听古诗词的音律,感受古诗词带来的意境美。小学高年级男同学自尊心强,怕唱不好同学笑话,女同学内向、腼腆不爱高声唱,教师声情并茂地示范吟唱,不仅使学生兴趣盎然,还构建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了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

3.利用联想,反复吟唱

古诗词以简练精确的语言,创造出深邃无穷的意境。因此,在吟唱过程中对古诗词的理解离不开想象和联想。在吟唱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站在诗人的角度,想象当时的年代、环境……把诗词中的语言想象成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幕幕立体的场景,让学生置身其中,深化语言的感悟。如:李白的《静夜思》,要真正理解“举头、低头、思、望”这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语,吟唱时就要引导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可以把自己想象成是远离家乡的李白,对着夜空中的明月,时而遥望远方,时而低头沉思,从而体会诗人李白漂泊他乡的孤寂之情。在反复吟唱中只有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产生移情和共鸣,引起联想和想象,实现与文本的对话,品味古诗词的魅力。

音乐是流动的诗歌,诗歌是凝固的音乐。唱,最能打动孩子的心。在浅吟轻唱中感受古人的文采和诗中蕴含的道理,在音乐中讲述光阴的古诗。在学生高声朗读成诵后,再有韵味、有美感地吟唱唐诗宋词,孩子们乘着歌声的翅膀,在古诗词天地中尽情畅游,那些历经千年的古诗词,那些古诗词中蕴涵的传统文化,就如梅花馨香幽远,随着岁月的流逝益发沁人心脾。

二、融合创新,唱出浓浓诗意

1.传唱名家经典作品

我国当代著名作曲家谷建芬老师,以唐诗为主、结合汉乐府、三国、明清时代的作品,将许多优秀的传统古诗词谱写曲子,创作了50首《新学堂歌》。这些作品不仅旋律优美易学易唱,还抓住了古诗词的韵味和意境,让孩子在清新的旋律中,与古代圣贤对话,启迪思想,温润心灵,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这50首经典之作是我们为学生选择吟唱诗词作品的不二之选。

2.与音乐学科整合,寓情于“唱”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笔者尝试把语文古诗词教学与音乐学科整合,让古诗词教学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小学音乐教材中,有一首将古诗《春晓》改编的歌曲,笔者请来音乐老师教学生唱这首诗。音乐老师引导学生仔细倾听这首古诗歌曲的速度、节奏和旋律特点,表达的情绪,用身心觸摸诗人对春天美景的赞美。在掌握了这种唱法之后,再去教学生进行吟唱,在优美、抒情的旋律中,孩子们仿佛听到了小鸟的叫声、风雨声,看到了落花,眼前不禁出现春天雨前、雨中、雨后的画面。还有的学生进行了歌曲创作,在“处处闻啼鸟”一句,加入了“咕咕、叽叽,啾啾”……充满了童真童趣。

诗与音乐相互为用,让古诗词教学中变得更加生动、丰富起来,使学生在自己最感兴趣的活动中主动学习古诗,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关注学生的情感,以此为切入点,寓情于“唱”,调动学生的听觉器官,用熟悉的音乐情感唤起学生对诗歌情感的理解与共鸣,从而走入诗歌的意境之中。

3.融合韵律操、手语等丰富的元素

低年段学生听课的良好习惯还未养成,课上注意力不集中。古诗教学一定要符合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及其学习心理,紧扣语文课标的精神,努力让课堂气氛活跃,充满趣味性。吟唱时,笔者考虑到其好动的特点,融入了韵律操。例如:在吟唱《咏鹅》时,用一只手臂模仿鹅的样子,用歌声和肢体感受自己眼中的鹅悠闲自在的姿态;《锄禾》中模仿农民锄地的样子……孩子们在欢快的儿歌中,感受着诗的节奏美、韵律美,以及诗歌中充满的童趣。

《游子吟》是小学高年段的一首诗。唐代诗人孟郊在诗中用语质朴简洁,描绘慈母临行前“密密缝”,只因害怕儿子很晚才能回家,表现了伟大的母爱,真切感人。吟唱这首诗时融入手语,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感悟诗句中内蕴的深情。“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双手交叉放在前胸,轻轻抚摸,体会游子珍惜的感觉;“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右手放在眼睛上方,做眺望动作,体会母亲盼望儿女归来,恐怕儿女归来晚……简简单单的几个手语动作,把诗意表现得生动传神,浅吟低唱中感受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翻开浩如烟海的中华诗词,它传递给我们的意境之美、情感之美、韵律之美、凝练之美,不断叩响着我们的心灵。在引领学生吟唱古诗词过程中,我们不能停留在唱的浅表层次,要引导学生走进古诗的深处,挖掘古诗内涵,从而拥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与现代相融合。

4.聚焦媒体传播,注重真善美的引导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是清代诗人袁枚创作的小诗《苔》。在沉寂了300年后,经梁俊和其学生在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中吟唱,一夜之间走进了亿万观众的心,而这位老师曾在祖国贵州山区支教,给孩子们带来光明。一首《苔》,梁老师带领孩子们唱出的是青春的自信、绽放的渴望、美好的期许。

这首励志的小诗如何在孩子心间生根发芽,结出爱的果子?笔者为学生播放了《苔》的视频,在看到梁俊老师和他学生的故事时,潸然泪下。他们懂得了:平凡而卓越才是生活的根本,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平凡人,就像在阴暗角落里生长的青苔一样,那么不起眼,但是当你拿起放大镜看它的时候才发现,苔也会开花,也在散放着自己的光芒。

三、校本课程,拓出诗意生活

《经典诵读》是笔者学校的特色校本课程,多年来学校以诵读、赏析、积累为目标,有计划、分层次地开展全校“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建设。例如:每日清晨,师生踏着诗词的韵律走进校园;晨读,班班诵读古诗词,营造经典诵读氛围;打造书香家庭,让经典走进每个家庭。

学校还将校本课程与少先队特色活动相结合,利用班会、校园艺术节等进行班级经典诵读展示,激发了师生积极诵读经典的兴趣。

将古诗吟唱融入校本课程,不仅可以充实课程资源,丰富课程体系,而且还让优秀的传统文化绽放出鲜活的校本色彩,更好地引领学生、成就学生。笔者带领学生利用每天的晨读时间吟唱古诗,用歌声诠释诗词之美,他们更喜欢经典诵读课程了。每学会唱一首新的诗词后,笔者就拍成视频、制作成美篇发到家长微信群、朋友圈,与更多的人分享孩子们的成长,共同感受诗词的魅力。

学校还开展了“悠悠诗韵千古情 浅吟清唱明我心”古诗词吟唱展演活动。活动中全校师生同时穿上汉服,以汉礼相见,以汉谓相称,穿行在诗歌的时代里,把爱国之情、思乡之恋、故人之忆、慈母之爱,伴乐以诵,和乐而歌,融贯古今家国情怀。一首首动人的诗篇,一幕幕精彩的表演,浸染着浓浓的诗意。

中华优秀传統文化要在校园里落地生根,滋养大爱大德情怀的年轻一代,这是我们每个教育者的教育使命。我们只有挖掘中华优秀文化教育资源,以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路径,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传统文化育人模式,才能重拾校园文化自信。

总之,小学古诗词教学想让经典永流传,就要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以求变、求新的形式,为学生打开通往古诗文经典的大门。

诗心璀璨,且歌且行。

参考文献:

[1]刘美佳.小学古诗词吟唱教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6.

[2]卢丽霞.古韵留声:浅谈小学语文利用吟唱开展古诗词教学[J].新课程,2017.

[3]宋群英.浅谈初中古诗文教学如何让经典永流传[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8.

[4]郭文平.传统古诗词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思考[J].黄河之声,2018.

[5]李馨瑶,彭雨晴.经典碰撞时尚 融合提升价值:《经典咏流传》的“和诗以歌”探析[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8.

[6]李萌.谈古诗词与小学音乐教学的融合[J].中华少年,2019.

[7]邱国彬.经典“诵悟行”“二贤”文化根:浅谈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实施策略[J].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19.

猜你喜欢

古诗词教学实践创新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