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责任担当

2019-09-16刘振江

河南教育·高教 2019年5期
关键词:理论课习近平思政

刘振江

“一年之计在于春”,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办好思政课”运筹帷幄做出了顶层设计,这必将成为推动我国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尽快实现强起来目标的重大举措。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领域乃至教育战线的头等大事和重要政治任务,完成贯彻落实的任务“办好思政课”固然需要全社会各个方面和教育部门各个环节的共同协调推进,但是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主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认真学习讲话、全面领会精神、认清时代形势、明确神圣职责、勇立时代潮头、落实责任担当,更是具有特殊的意义。

一、认真学习。全面领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继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之后,又召开了专门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凸显了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认真学习领会讲话精神,我们可以明确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更好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發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定位是重要保障和关键课程,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可替代的关键课程:第三,党中央对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贯高度重视,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根本保证、有力支撑、深厚力量、重要基础和队伍保证;第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努力方向是做到“六个要”,即“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第五,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遵循是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要坚持做到“八个相统一”:第六,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保障“关键在党”,各级党委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抓住制约思政课建设的突出问题,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和重要讲话,体现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亲切关怀,表达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充分肯定和高度信任,深刻阐述了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大意义,明确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定位,指明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前进方向,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提出了重要实践遵循,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政治保障。中央为一门课程专门召开座谈会,如此强调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也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的第一次,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必将以其独特的历史贡献载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辉煌史册。

二、认清形势,明确职责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和发表的重要讲话,使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领域春风劲吹、春潮澎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倍受鼓舞、精神振奋,我们也深深感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身上的职责越来越明、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

当前,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并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领域面临的严峻挑战.也是对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考验和检验。新的形势给我们提出了必须建设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历史任务,使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进入一个虽有挑战却生机无限的关键性历史发展阶段。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认清当前形势,明确自己的职责。

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铸魂育人关键主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学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铸魂育人”的关键主体,必须义无反顾地勇挑重担,理直气壮地办好思政课,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必须将真善美的种子种在学生的心田里.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把一代又一代寄托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青少年培养成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在这方面,“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

第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明确。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做出了“可信、可敬、可靠”与“乐为、敢为、有为”的评价,“可信”指的是立场观点正确、业务能力精湛,“可敬”指的是爱岗敬业尽责、任劳任怨奉献,“可靠”指的是理想信念坚定、对党无私忠诚。“乐为”是乐于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事业,“敢为”是敢于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问题和压力积极亮剑,“有为”是能干好干成思想政治理论课事业。这既是对思政课教师队伍现状的肯定和鼓励,又是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办得越来越好的信心和底气,更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鞭策和希望。

三、勇立潮头。担当责任

学习领会精神,认清形势责任,更重要的是贯彻落实担当。“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勇立潮头、担当责任。

第一,筑牢“六个要”基础。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完成“铸魂育人”的任务,关键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知识、正确的方法和科学的思维三个基础。这就需要做到:学好理论知识,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决好真懂真信的问题,奠定知识基础;掌握正确方法,科学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的世界观、方法论,把科学思想理论贯穿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和舆论传导全方位和全过程:形成科学思维,学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唯有如此,才能做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这“六个要”。

第二,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事业定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铸魂育人”的关键主体,必须严守自己身份定位讲好思政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伟大事业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必须以参与者的身份去积极贡献、热情讴歌伟大事业和伟大实践,而不能以旁观者的身份指手画脚、冷嘲热讽:是伟大事业的建设者而不是解构者,必须以建设者的身份去建言献策、完善体制,而不能以解构者的身份去虚化历史、抹黑英烈:是伟大事业的实干者而不是空谈者,必须以实干者的身份去奉献智慧、貢献力量,而不能以空谈者的身份去夸夸其谈、空谈误国。唯有如此,才能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关键主体作用,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到学生心坎里。

第三,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原则。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学校课堂,课堂教学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政治性原则,教学中必须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四个意识”、做到“两个坚决维护”,始终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正面性原则,教学中以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基调,从正面引导,得出正面结论;正确性原则,教学中只传授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流意识形态倡导的理论知识,绝不允许各种错误思潮在课堂上传播。

第四,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积极以“八个相统一”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以用学理讲政治达到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寓价值观于知识传授实现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以意识形态的“立破并举”实践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以理论课堂及实践推进结合达到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以因地因时因材施教做到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以教师学生能动性的双重发挥实践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以理论传输与启发式教学结合达到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实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最终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的不断增强。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我们的事业,也是我们的信仰。身为“可信、可敬、可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我们为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和挚爱的事业感到无比骄傲和坚定坚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贯彻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与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的神圣职责和担当。“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唯有如此“乐为、敢为、有为”,我们才能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责编:思源

猜你喜欢

理论课习近平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标题党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习近平主席访欧成果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