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洛阳理工学院:构筑协同育人的学生工作体系

2019-09-16陈伟锋

河南教育·高教 2019年5期
关键词:辅导员育人学校

陈伟锋

洛阳理工学院学生工作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按照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的要求,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秉承“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的工作理念,坚持贯彻内涵式发展的学生工作思路,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与合理需求,潜心构筑协同育人的学生工作体系,为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一是促进学校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学校致力于构建“大学工”工作融合机制和部门联动机制,搭建学生分类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学校建立健全从“大学工”管理部门到二级学院学生管理部门,再到辅导员、班级“纵向延伸到底”和学生工作管理部门与宣传、教务、保卫、后勤等相关职能部门“横向联动到边”的教育教学融合、管理服务配合、思想教育与学业发展结合、安全保障与生活秩序契合的学生工作联动机制,合力推动学生工作扎实开展。

二是促进“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协同。学校在学生工作队伍建设中按照“学习型、服务型、务实型、创新型、和谐型、廉洁型”等要求,通过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增强意识服务学生、改进作风深入基层、开拓创新完善机制、团结协作增强合力、严格要求履职尽责等举措,推进学生工作上台阶、提水平。“学习型”是指加强学生工作队伍的学习教育,达到“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以学增才”的目的,比如,学校建立辅导员“致远”工作室,组建辅导员优秀团队,以充分发挥优秀辅导员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服务型”是指学校根据学生需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及时有效的帮扶活动,解决学生遇到的实际困难。2018年,学校共举办9期“我与学生处长面对面”访谈活动,就学生关注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并及时解决,有400多学生参与。“务实型”是指学生工作千头万绪,事无巨细,既要从大处着眼,又要从小处着手,抓具体、抓落实,不能有半点含糊、马虎。“创新型”是指学校在学生工作队伍中开展“十个一”素质能力提升工程,从而实现学生工作“人人工作有品牌,每项工作有亮点,各个学院有特色”。同时,学校选树“十佳优秀学生工作者”和“十佳优秀辅导员”典型,增强学生工作队伍的凝聚力和荣誉感。“和谐型”是指学生工作部要成为学生工作者的“温馨之家”,让他们体会到“需求有人帮助、诉求有地诉说、难题有人解决、发展有人关照”。“廉洁型”是指学校要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的第一标准,以《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为规范,建设廉洁的学生工作队伍。通过“六型”建设,洛阳理工学院努力打造一支“理想信念坚定、政策水平高超、素质能力高强、实践经验丰富、善于管理学生”的学生工作队伍。

三是促进引导学生回归学习主业与引导辅导员回归育人本分的协同。一方面,要教育引导学生回归课堂、回归学习主业。按照全国本科教育会议提出的“四个回归”的要求,学校通过抓“两早一晚”、走进课堂、树立学习典型等方式,教育引导学生回归课堂、回归学习主业,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另一方面,要引导辅导员回归育人本分,担当育人责任。学校要让辅导员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知晓肩负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的重要职责,让辅导员全力完成育人使命。学校通过暑期全员培训、专题培训、网络培训和学工论坛等校内外多种方式,加大对辅导员的教育培训力度:通过组织辅导员参加校级、省级素质能力大赛,提高辅导员的综合能力:通过开展课题研究、打造工作品牌、评选精品项目、撰写优秀论文等方式,促进辅导员工作水平的提升。

四是促進线下与线上服务学生的协同。在线下服务学生方面,学校重点搭建学生交流平台,及时掌握学生动态,并解决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不同时段、不同学生群体的座谈会、问卷调查、学生信箱、“学生处长面对面交谈”、学工干部和学生党员与特殊学生结对子等形式,学校建立了学生交流、信息反馈的有效渠道,了解学生需求,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把工作真正做到学生心里。在线上服务学生方面,学校大力建设“学工系统”平台,推进学生工作信息化建设。在学校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2018年,我们构建了网上网下“信息资源共享、事务办理同步、工作推进同行”的学生工作信息化平台,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网络育人水平。

五是促进价值引领与规范管理的协同。在价值引领方面,学校注重思想教育价值引领,通过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学习新思想

千万师生同上一堂课——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讲师团”巡讲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创新理论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学生“四个自信”。同时,学校通过宣传发动、落实政策、集中训练、专题培训、青年先锋营体验等多种方式做好国防教育和征兵工作。2018年,学校共入伍118名学生,实现了入伍学生数量的新突破,得到了上级部门和领导的充分肯定。此外,学校组织协调部队完成了对7517名新生的军训任务,效果明显,也受到各方媒体的关注。在规范管理方面,学校贯彻落实《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进一步完善依法办事、依规管理、制度化建设、规范化服务,以实现学生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学校充分发挥三级防控体系的作用,为学生安全稳定提供保障,同时积极构建学生干部检查、辅导员督导、学工人员早晚值班的三级防控体系,抓重点人群、重要时段、重要环节、重要阵地等关键点,及时排查各种安全隐患,保障校园安全。

六是促进工作研判与精准施策的协同。在工作研判方面,学校不断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学生分类教育管理服务的有效机制,通过河南省教育综合改革项目“综合素质评价机制构建研究”、学校重点教研项目“应用型人才分类指导教育模式研究”、网络普测和学生问卷调查等方式,进一步完善学生工作考核办法及指标体系,构建了针对学生不同层次、类别和需求的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机制,实现了对2018年学生工作的有效考核和评价。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精准施策方面,学校紧紧围绕“精准资助”“资助育人”,按照“九位一体”资助体系,实现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全覆盖。2018年,在河南省大学生“诚信校园行”学生资助知识大赛中,学校荣获第一名和“优秀组织奖”。学校资助工作将“扶困”与“扶智”“扶志”有机结合,荣获河南省第一届普通高等学校“大美学工”十佳优秀品牌。此外,学校全方位加强心理育人工作,积极开展“5·25'心理健康宣传周和每年一次的心理健康宣传月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了心理品质。2018年,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服务了1442人次,对73名确诊服药的特殊学生实施个案管理,以及成功干预7起心理危机事件。同时,学校建立了设施完善、功能齐备的情景剧场,发挥了良好的平台作用,也按照“五位一体”工作格局和“四级”预警防控体系,打造学校心理育人品牌。学校心理育人工作荣获第二届普通高等学校“大美学工”十佳优秀学生工作品牌。

七是促进学生就业多渠道、多维度、多层次、多方式的协同。学校采取“四多举措”,促进学生就业:第一,多渠道搭建校企合作和人才招聘平台。通过各类形式的招聘,为行业企业选送优秀人才,同时促进学校行业性、地方性的办学定位的有效落实。第二,多维度推动就业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就业智能化水平。通过对学生专业、爱好、技能等基本数据和企业的岗位、薪资、福利等招聘数据的采集汇总,精准推送就业信息,实现了学生和企业的线上交流、面试和签约,提高了就业成功率。第三,多层次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就业质量。积极开展就业指导活动月和就业创业宣传周。第四,多方式做好就业信息核查工作,保证学生就业信息的精准。通过明确责任、过程跟踪、多级核查、数据互查等方式确保就业信息的精准。学校2018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0.07%,年终高质量就业率达到95.32%。

八是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协同。在学校教育方面,洛阳理工学院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提升学校文化育人水平。学生工作系统的两个校园文化项目分别荣获河南省2018年校园文化成果一等奖、三等奖。学校持续抓好学生“两堂课”“两晚会”“两封信”活动的开展(“两堂课”即入学教育第一课和毕业离校教育最后一课,“两晚会”即迎新晚会、欢送毕业晚会,“两封信”即致新生的一封信、致毕业生的一封信),采用学生活动与主题教育结合的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学校通过开展涵盖“前置教育”“入学适应教育”“文明养成教育”等八大教育模块的新生教育启航教育工程,促使学生活动与主题教育紧密结合,通过开展毕业生教育工程,激励学生满怀母校师生的殷切希望走向新的工作岗位。在社会教育方面,学校通过暑期社会实践锻炼,拓展育人渠道,提高实践育人水平。

洛阳理工学院深刻认识到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新时代学生工作任重而道远、使命光荣。学校学生工作一定会强化责任担当,着力攻坚克难,紧紧围绕学校工作大局,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放松、培育学生劲头不减弱、服务学生节奏不变化,以更饱满的热情、更昂扬的斗志、更务实的作风,书写好新时代河南高等教育的“奋进之笔”,为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编:雨山

猜你喜欢

辅导员育人学校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学校推介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