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晚清名家之作汇聚一石

2019-09-12李芳冯飞

贵州文史丛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俞樾墓志铭浙江

李芳 冯飞

2019 年清明时节,贵阳高氏族人前往市郊永乐乡干井村龙山洼( 高家坟) 祭扫祖茔。在为先茔培土垒坟时,发现早年被盗墓贼掘出而掩埋于堆土中的三块刻有文字的碑石。后经高氏后裔及地方文化学者冯飞等人清洗,初拓辨识,乃晚清贵州名宦高培谷墓志铭。志石由志盖、志铭、底座三块碑石叠扣为一,碑面长宽为72 厘米。同年5 月19 日,贵州历史文献研究会秘书长王尧礼率有关文史专家赴志石收藏地——永乐乡羊角村高氏园艺工场,对墓志铭重新拓制,制成朱墨拓片一套,使这一精美的石刻艺术珍品再现于人们眼前。

民国《贵州通志·人物志》高以庄、子培谷传云:“培谷,字怡楼,弱冠入县学,纳资以知县分四川,同治八年(1869)补梓潼。历任西充、绵竹、大邑、巴县,均有政绩。光绪五年(1879)补资州直隶州,治资最久,循声尤著。以严直为御史钟德祥所诬劾夺职,依其弟培兰于应城县署。二十二年(1896)卒,年六十,归葬龙山。民国三年(1914),资州绅耆骆成骧等呈由四川巡按使陈廷杰呈请,奉大总统令宣付清史馆立传。”其传后录有俞樾《清故资州直隶州知州高府君墓志铭》文。又据《清实录·光绪朝实录》载:(光绪二十年九月癸卯)“又谕,前据御史钟德祥奏:四川资州知州高培谷浮收钱粮,勒取规费各节,當经谕令裕德等确切查办。兹据查明覆奏:高培谷虽无浮收勒取等情事,惟于苏敬廷赌案,辗转至七阅月之久,株连至三十余人之多,不无扰累。高培谷著交部议处。”这即高培谷遭钟德祥诬劾“交部议处”夺职之记录。“无浮收勒取等情事”乃朝廷切查之论,愈显高氏为官清廉之节,无愧四川总督丁宝桢称之为“循吏第一”和蜀中父老“青天”之誉也!同时,高培谷还在资州培养出清代蜀中第一个状元骆成骧。

龙山洼高培谷暨夫人李氏合塚墓碑,在“文革”中被捣毁而不存,令人叹惜。

高培谷之弟培兰,字杏船,号香林。以监生官湖北应城、蕲水诸县知县。工书画,富收藏,与晚清书法篆刻名家罗文彬等人友善,亦系黔籍著名书画家。高培谷墓志铭,由高培兰命培谷子铭金(光绪二十年乡试举人)赴苏州向俞樾乞铭,并转请徐惟锟、沈景修、胡钁篆盖、书丹、鎸刻而成。辗转运回贵阳,随葬于高培谷墓茔之中。现将墓志铭的撰文、篆盖、书丹、镌刻者简述如下:

撰文者:俞樾(1821—1907 年),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清道光三十年(1850)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河南学政。咸丰五年(1855)遭弹劾革职回乡,先后主讲苏州紫阳书院、德清清溪书院、菱湖龙湖书院,海内外求学者络绎不绝,号称“门秀三千”。著有《春在堂全集》行于世。系晚清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书法家。该墓志铭文,收录入《春在堂文集》之中。

书丹者:沈景修(1835—1899 年),字蒙叔,一作梦粟,号蒙庐、汲民,又号蒲寮子,晚号寒柯,浙江秀水( 今嘉兴) 人。清咸丰十一年(1861) 拔贡,援例为教谕,历署宁波、萧山、分水、寿昌等地。善诗词杂文,尤工书,有声于时。为晚清著名的书法大家。

篆盖者:徐惟锟(?—1897 年),字子腾、锷青,晚号聋公,浙江平湖人。廪贡生,候选训导,工治印。清同治年间内阁学士徐树铭视学浙江,器重其才,邀任浙江书局校理。参校文渊阁四库全书《晏子春秋》《淮南子》等古籍。其书法篆刻享誉海内。

镌刻者:胡钁(1840—1910 年),一名孟安,字菊邻,号老鞠、废鞠、不枯,晚号南湖寄渔等,浙江崇德(今桐乡)石门洲泉屠家坝人。清同治八年(1869)秀才,工诗词,善书画篆刻,亦擅石刻,曾为鉴湖女侠秋瑾刻碑。系晚清刻碑名家。

高培谷墓志铭,汇聚晚清著名的文学家、书法、篆刻家之作于一石,名宦名迹交相辉映,是一件罕见的贵州历史文物和艺术珍品。

猜你喜欢

俞樾墓志铭浙江
苏州档案馆藏品选
俞樾&章太炎 名师出『狂』徒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墓志铭也可以很幽默
春江有月明
《尹源墓志铭》考释
墓志铭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
浙江医改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