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工业辐照装置误照对人体的伤害和后期的治疗

2019-09-12黄超高原

魅力中国 2019年17期
关键词:辐射量人体事故

黄超 高原

(合肥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安徽 合肥 230031)

一、工业辐照的特点

目前,辐照已在各个行业中都有发展应用,其中以辐射化工产品技术发展最快。辐射化学工业是一种利用电离辐射产生的化学变化(组合,分解,交联,聚合,接枝,凝固,降解等)实现材料改性的新工艺方法。与传统的加工技术(热加工,光加工,化学加工等)相比,主要特征是:无需添加引发剂或催化剂,反应可在常温至低温下进行,并且可以在常规方法中以高难度合成或制备。性能特殊材料。

辐射化学产品具有高附加值和广泛的应用。它们涉及通信电子,电力运输,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国民经济的许多重要领域,在同一技术产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十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辐射化学工业被广泛认为是一种高效,节能,无污染,易于控制的绿色化学品。产业,显示出它的生命力。由于工艺简单,操作简便,产品质量好,效率高,因此可以快速高速工业化。辐射化学工业主要通过γ射线辐照生产多相高分子聚合物来生产化学产品。

二、国内外重大事故

1975年5月,位于意大利的四蒂莫斯市中的一个工业辐照加工厂,一名工人因为操作失误,在辐射室内,被源棒(135000Ci)误照了致死量的辐射(约8~24Gy),身体出现大量红斑、灼烧,以及恶心等多项不。事故发生后立即送往医院,后又送往巴黎的居里研究院进行治疗,但仍无法治愈,于13天后死亡。

1982年7月,在挪威,一名维修技师因违反工作顺序,遭受高剂量照射,同样救治无效,于13天后死亡。

1990年,中国7名工人被误照,受到了2~12Gy的辐射量,后其中受辐射最多的两人抢治无效身亡。

1989年于萨尔瓦多,1991年于美国,1991年于越南,分别有一名工人在加速器辐照室收到辐照,身体收到极大伤害,出现不同程度的身体机理缺失,但救治有效,生命得以维持。

2008年4月11日14点,中国山西省农科院发生工业辐照误照事故,共5工作人员受伤,遭受计量其中两人2Sv左右,两人11Sv左右,最严重一人受辐射量超过当时所用仪器量表。时任领导李克强总理高度重视,有效组织救援,最后除受辐射量远超人体承受量的患者外,其余四人均得到有效救治并最后痊愈。

下图为IAEA公布的1992年以前,在中国发生的辐射事故:

三、工业辐照对人体的伤害分析

受到辐照的影响,根据受到的辐射量不同,会造成不同的后果。

当人体只收到极少量(小于1Gy)辐射照射时,一般情况下不会对人体造成实质伤害,人体自身的损伤修复功能就可以恢复。

当人体中大量辐射照射时,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当场直接死亡的现象。

非致死量的辐照下,按照人体反馈的效应对象,可以分为两类:1,躯体效应;2,遗传效应。躯体效应及时指的受照者本身的效应,其中根据时间,又可以分为短期和长期两种类别。根据受照量不同,1-5Gy时,在数小时内就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生理不适反映,部分还会引起血小板减少;5Gy以上时,皮肤会呈现各种斑纹,甚至脱毛现象;10Gy以上时,会引起人体中枢神经的不可逆损伤。

以伽马射线辐照为例,下图为0.1~50+Gy辐射量情况下的临床症状表现:

而受到辐照的长期影响,一般指的是受照后六个月所发生的的症状,其最常见的几个表征为:不孕不育,癌症,体质下降,生命减少。因为长期影响时间太长,容易受到很多其他因素影响,因此难有大量确切可靠的工业辐照事故受影响人员可以作为长期分析的样本,不过仍可通过核辐射来分析长期影响的情况,下图即为日本原爆受害者肿瘤发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率:

在此,以日本的一次辐照事故来详细分析辐照对人体的伤害影响。1999年9月30日上午,工作人员将16KG(规定临界值为2.4KG)的铀硝酸盐溶液一次性倒入反应池,引发事故。事故引起三人受到伤害:1,大内疚,男性,30岁,受辐照量为16-23Gy,受到辐照误照后的数秒内,即出现了恶心反胃的临床反映,五分钟后发生了意识昏厥,并伴随长达两个小时的严重附列,测量的体内白细胞密度仅为为2.3×1010/L,受照第二天的淋巴细胞数量消失殆尽,身体皮肤出现大面积的烧伤,并且呼吸困难。医院诊断为集中度放烧复合伤,予以了止血。抗感染,防休克,纠正水电解质、受损皮肤移植等治疗措施,但未收到明显效果,最终受照者于第83天死亡;2,优原理人,男性,38岁,受辐照计量估算为4Gy,受照者于1小时候发生呕吐症状,第七天林斯堡数量消失殆尽,并伴随血液浓缩的症状出现,医院诊断为轻度的肠型急性放射病,治疗措施包括止血、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数学、积血移植等,救治取得一定效果,受照着当时的症状有所缓解,但是半年后还是出现了全身皮肤硬化、腹部和四肢钱卫华的症状,并于此一个月后死亡,死亡时身体多器官衰竭;3,隔壁工作人员,男性,53岁,事发时距离辐射区较远,受照计量仅为1~4.5Gy,症状提现为轻微恶心,皮肤呈现红斑,身体多处不适,但恢复较快,经治疗已基本完全恢复,至今存活,并未对其日常生活造成太大影响。

可见,工业辐照误照,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是非常巨大的,并且,相比于可见的短期症状,不可预见的长期症状更为致命,对受害者的下半生甚至是后代子孙都有巨大影响。

四、工业辐照误照后受害者的后期治疗

因为辐照对人体伤害具有长期伤害这一特点,所以如何做好受照着的后期治疗,就成为了相关部门关注的重点。

首先,必须对受照者进行详细的受照初期(半年)内的身体症状:

1.针对新建的探伤室, 应该根据受不断更新的产品的探伤机的功率设计要求, 对探伤室辐射防护和门机连锁装置等进行严格的落实,保障其防护辐射不超过相关标准限值范围。

2.在对原有的探伤室使用过程中, 应该对其的工作功率进行充分的考虑,如果想把功率较小的探伤机替换成大功率的, 应根据其实际功率合理的对探伤机进行改造, 通过合理的增加屏蔽体,保障在探伤机工作时探伤室的30cm处的外表面标准和辐射剂量率符合要求。

3.在探伤室应该监控系统设置, 防止有人员没来得及撤离或正在工作的探伤室有人员误入, 进而被误照射到而引发辐射危险。

猜你喜欢

辐射量人体事故
人体“修补匠”
人体冷知识(一)
学中文
双面光伏组件安装特点的模拟研究
人体可笑堂
废弃泄漏事故
小恍惚 大事故
人体运动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