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与对策

2019-09-10黄燕玲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21期
关键词:误区小组合作学习新课程

黄燕玲

【摘要】  伴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应用于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之中。但就目前我国小学数学的教学现状来看,小组合作教学目前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些许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从一定程度上掣肘了数学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新课程 小学数学 小组合作学习 误区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21-031-01

近些年来,伴随着小学新的教学课程标准的推进,教育部门对教师的教学也提出了相应的标准。现行标准中要求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强化学生综合素养以及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这样的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开始被众多小学数学教师所采纳并加以应用,因为将合作学习模的模式加以發挥打磨,将有助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

一、数学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

(一)教学目标相对模糊

就当前的情况来看,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虽然被数学教师广泛应用于教学实际,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却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中间最为首要的问题就是教师在应用过程中并没有明确自身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陷入学生盲目学习盲目讨论的境地,使得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无法对教学本身产生推动性作用,从而导致小学数学教学陷入困局。

(二)学习过程流于形式

一直以来,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应用都有着流于形式的情况存在。很多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是单纯的将学生进行前后桌分组,而并没有明确小组组员之间的分工。以至于,教学活动中学习小组虽然客观存在,但学生之间却缺少必要的沟通与交流,进而导致小组学习流于形式。而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自身也没有起到指导与促进学生交流讨论的作用,从而使数学课堂并没有因为小组合作方法的应用而发生太大的的变化。

(三)参与程度参差不齐

数学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最为重要的目的便是增加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机会。但现实情况却是这样的,成绩较好的学生总是能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下,更好的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之中去。

(四)良性互动无法展开

小组合作学习良好展开的前提在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与交流。但就目前小学数学教育的现状来看,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许多学生存在着缺少积极性的情况,甚至有的学生会拒绝分享自己的看法。出现这样的情况,除了部分小学生自身认知的原因外,还同教师反复采取同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感到厌倦有很大的关系,这就导致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无法得到更好的应用。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对策

(一)合理设计教学目标,科学设置小组讨论的问题

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以学生能在小组讨论中获得收获为前提。所以就需要教师合理的设计教学目标,科学的设置小组讨论的问题。因此,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教师应注意问题是否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因为教学设计的合理与否是小组合作学习成功或是失败的一个关键。如果教学目标与问题设置的过于简单,往往会使得小组合作教学失去意义。反之,教学目标与的问题设置的如果过于复杂,往往又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充分吸收。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与设置小组讨论问题,应该充分考量学生的认知特性,从而做到合理设计教学目标,科学设置小组讨论的问题,继而帮助学生能够更好的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

(二)积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防止小组学习流于形式

从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更好展开的角度来看,教师应该改变过去以往传统的教学观念,防止小组学习流于形式。因为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引导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不会重视对教学方法的应用,而局限于以往的教学经验中。这样的情况下就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专注于形式,而没有进行合理分组与推动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因此,教师应致力于改变以往教学观念,完善自身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并以此为基础,在应用教学方法的过程中,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推动并促进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以防止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流于形式。

(二)科学合理的进行分组,提高学生参与程度

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应该针对学生自身的情况进行合理的分组。

以笔者多年的教学心得来看,分组过程中的教学应该注重将学习成绩较为优异的学生穿插到学习不理想的学生中间,这样有助于合作学习过程中成绩优异的学生帮扶其他组员,同时教师应该有意识的推动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去,而非扮演听众的角色。

这里需要单独指出的是,若要更好的避免学生参与程度参差不齐的情况发生,教师应尝试同学生进行互动,并充分发掘学生的内心诉求,从而做到“照方抓药”式的提高学生参与程度。

(四)应用多种教学手段,推动学生之间良性互动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采用适当的激励手段来推动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从小学生缺少积极性以及不愿意分享的角度来看,当代数学教师面对此类问题,应该采取鼓励学生的方式推动学生之间的互动。以笔者的教学为例,笔者针对学生积极性不高的情况,采取了小组竞赛的教学手段,并为优胜者设置了如笔、本一类的物质奖励来达到推动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再者从教师教学的角度出发,为避免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感到厌倦,教师应该致力于应用多种教学手段来增加小组合作学习的趣味性等等。从而做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总是能够体味到新鲜感以及学习的乐趣,使学生更愿意主动地去交流与分享。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课程背景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对于提高数学学科的教学效率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教育意义。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在应用过程还存在着诸多的误区,针对这些误区采取相应的教学对策,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中之重。

[ 参  考  文  献 ]

[1]李玉静.基于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与对策探究[J].才智,2018(17):121-121.

[2]梁军.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与对策[J].师资建设:双月刊,2017(1):94-96.

猜你喜欢

误区小组合作学习新课程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圆锥曲线学习中的六种误区
关于野生动物行为的5个误区
解析几何常见误区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