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微团队在家校协同培育中的运用实践反思

2019-09-10刘娴兴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21期
关键词:微课程

刘娴兴

【摘要】  在家校协同培育过程中,微团队的创建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它促进了家长在培育孩子过程中的成长,增强了家校互信,通过微活动,构筑起亲子和谐共融和交流的平台。

【关键词】  家校协同培育 微团队 微课程 微事件 微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21-010-01

微团队是指指非正式的,临时的,人数较少的团队,它必须由三个人以上组成,多则不限。充分利用学校内外资源,创新家长教育途径,有效提升家庭教育质量,促使家校联动,有利于教育效果的提升,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

家校协同培育,一般指家校共育。是指将学校的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互相补充,使教育目标一致、方法互动、内容补充,从而提高孩子学习效率、各方面得到健康成长,它包括学校协调家庭教育、家庭协同学校教育两个方面。一般家校共育方面可以建立的团队可以是微课程团队、微活动团队、微事件团队、微平台团队、家委会团队、警家护校团队、班主任团队、班主任工作室团队等。

下面就前几个家校共育团队建设谈谈我们团队几年来的一些工作实践反思:

一、微课程家校共育团队——构筑家长成长滋养的殿堂

微课程团队的构建主要包括三类:一类是因某个主题而自主报名形成的团队,包括主讲老师、签到人员、助教、音响师、摄影等,当然我们会精简到4人团队左右,签到人员和助教负责拍摄;另一类是家庭教育案例类课程团队。定好主题后由其中一位班主任或心理老师备课,培训全体班主任,让班主任做授课老师,签到和拍摄工作一般由学生完成;第三类是项目课程团队:我通过申报“智慧父母智慧成长”項目,获得顺德区3861项目资金,在本校和其他学校、幼儿园开展的家长课程;还有由龙江医生团队申请的“青春期家长”系列课程,会选择几所学校作为点,把一系列6节课在同一所学校宣讲。这类团队的成员比较专业,由本镇的心理健康教师、医生等组成,由项目负责人协调定讲师、定时间、定地点后,团队成员谁有空谁报名去做组织工作。

通过多次的家长沙龙活动,家长了解到了如何培养孩子的习惯、如何高效陪伴、如何正确的赞扬孩子、如何正确的表达情绪;同时,家长还学会了倾听、学会了表达爱、学会提高孩子应对挫折的能力、学会陪伴孩子走青春;再此,通过系列的沙龙活动,家长学会了摆正父母在家庭中的位置,学会了以效果为导向的正确观念,减少操控,提升自己的能量。所以,我们称之为预防性课程。当家长积累了相关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会更轻松的去应对各类的家庭矛盾与冲突。而案例课的选择中,我们利用在心理咨询中的个案间接对有同类心理状况或行为状况的学生案例,让家长可以自我观照,反思自身在家庭教育中的教育方式方法,直达家庭教育中的痛点,起到不需要个别咨询就能够帮助更多家长更新教育理念的效果。

二、微事件家校共育团队——构筑家校互信共育的桥梁

这类团队的构建一般由德育行政或年级主管行政、心理老师、家长、任课老师因为事件而临时组建的团队。在学校生活中,往往会有一些突发性的事件或特殊的群体,如学生之间交往的冲突、师生之间的冲突、特异体质或特异心理状况学生等,他们需要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共同帮教,帮助孩子平稳的过渡青春期。而这样的团队构建,能去除师生与亲子之间的隔阂,是和谐校园建设中的润滑剂,是形成学生、家长、老师互信共育的桥梁。

三、微活动家校共育团队——构筑亲子和谐共融的平台

2017年8月,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指出,各中小学要积极创新育人途径,努力做到“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我们在实践中主要组织了以下两类活动:一是“成长心连心”活动;二是家长参与学生节日活动;三是家长参与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成长心连心”活动队伍并不微小。首先,义工队伍庞大,多达两百人,来自全国各地,他们一般是参加过LP平台培训,愿意为家校心连心做出自己的贡献。他们会邀请专业的导师主持整个活动流程,做义工活动前培训,同时活动所有的资金不能由个人出,必须是亲自募捐筹集,这是对他们的一个挑战,所以往往活动结束前,他们的团队展示手拉着手克服困难前景的场景会让人落泪,这就是义工精神的所在。其次是参与活动的人员庞大,一百位家长、一百位学生、一百位老师,活动的组织意义重大,学生、家长、老师通过参与这样的活动,师生之间可以互相聆听彼此的心声,家长可以聆听学生的心声,子女可以聆听其他父母的心声,他们会有机会与父母有亲密、温馨的接触,所有人撕下面具,诚以相待,彼此都会有非常大的感触,对他们的一生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是很好的亲子沟通与感恩教育课程,也是很好的师德培训课程。我之所以称之为微活动,是因为这样的活动最多能够一年或者两年能够承办一次,而且只有小部分学生能够参加。

家长是学校发展的资源。我们通过联系家长所在的企业,邀请孩子和家长一起去参观工厂,让孩子了解工厂运作,了解工人的生活,同时知道父母挣钱的不易,有利于家长利用此资源对孩子进行理想前途教育、感恩教育。

通过几年的努力,我们编撰了《初中家长课程实战案例》、《初中德育微团队建设》两本校本课程,完成了顺德区3861项目一个,辐射学校十多所。我们获得了家长的信任和支持,家校沟通更为通畅,多个家长被评委优秀家长,曾超老师被评委家长学校优秀工作者,作为课题组主要成员的廖校长所在学校获得了“顺德区优秀家长学校”。我们期待在家校共育的路上继续且行且思,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项目来源: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关于运用微团队进行家校协同培育的行动研究》(课题批准号:2016YQJK261)的研究论文。

猜你喜欢

微课程
创建物理微课教学模式,开拓多元有效教学途径
“微课程”转化“数学后进生”的实践探索
“微课程”在计算机教学中的探索
微课程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应用
巧借微课,翻转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