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事生非”理念在中职学生德育管理的应用

2019-09-10覃达贵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21期

覃达贵

【摘要】  分析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德育管理工作的特殊性,提出了“无事生非”的学生德育管理理念,通过“可做之事”、“有趣之事”、“学习之事”和“发展之事”等案例着重讲解了“无事生非”理念在中职学生德育管理的應用。

【关键词】  无事生非 可做之事 有趣之事 学习之事 发展之事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21-001-02

一、中职学生德育管理难点浅析

中职学校生源复杂,他们心理迫切需要呵护。相当一部分中职学生或是初中升学考试失败、或是来自贫困家庭、或是来自离异单亲家庭。升学失败的阴影、亲情的缺失、问题家庭的现实,使他们在小学初中阶段就经历了各种各样挫折,受到从家庭到学校的批评远远多于表扬。由于社会、家庭和自身等原因,使他们出现了一些和普通中学学生不一样的心理特点。他们更需要得到关爱、赞扬与肯定,去重拾应有的自信。

中职学生所处的年龄段决定了德育管理更需要技巧。中职学生正处于十六、七岁到十八、九岁的青春初期,处在人生从“动荡不安”走向成熟的断乳期。他们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中职学生,精力充沛甚至过剩。这一时期的中职生需要通过适当的途径释放他们的青春活力,平稳地过渡断乳期。

中职学校学习目标的转变加大了德育管理难度。中职学校和普通中小学教学目标性不相同,普通中小学有明确的升学目标和压力,有明确而固定的范围和较窄的科目分类,而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目标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就业是大部分中职学生的目标。在这种学习目标转变过渡期,容易造成学生迷失方向。在经历初中明确的教学目标、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升学压力,进入中职学校后突然没有了升学的压力,较宽松的管理制度,各种自我约束力不自觉地在彷徨中放松。

综之,中职学生的生源复杂、年龄段、心理特征以及学习目标转变等因素,造成了职业学校学生德育管理的特殊性,决定了中职学生德育管理工作难度。从另一侧面更能说明中职德育管理工作的紧迫性。

二、“无事生非”理念释义

新华字典对“无事生非”这一成语的解释是无缘无故找岔子,存心制造麻烦。而本文的“无事生非”是由两个词组合而成,意思是“无所事事,就容易生出是非来”,与寓言“欲无杂草,必种庄稼”有所蕴含的教育推理是一致的。让学生少犯错或者不犯错误的最好方法,就是用有益的活动占据学生的时间,让他们没有时间更没有心思去违法乱纪。

笔者提出的“无事生非”教育理念,正是针对中职学生德育管理难点,让学校有针对性地根据中职生的特点,创设各类可做之“事”、有趣之“事”、持续发展之“事”,让学生重拾学习乐趣与信心,踏实职校学习的每一天。

三、运用“无事生非”理念的应用案例

针对很多中职生在初中时就成为学校、班级、家庭的“后进生”,大多具有先天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为了避免他们再次成为众人中的“边缘人”或“隐形人”,我们需要充分运用学校各方面的力量,统筹设计,让学生在职校有事可做,有表现的机会,真正习有所成,能体验成功的快乐,避免“是非”。下面以笔者所在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事”为例详细阐述“无事生非”理念。

(一)可做之事:大众竞赛

现在的用人单位不仅喜欢专业技能好的毕业生,更加青睐具有忠诚度高、团结协作、爱岗敬业、开拓创新、敢于拼搏等职业素养高、综合能力强的毕业生。通过技能竞赛,不但让学生在专业技能上得到了提高,还培养了他们处理紧急情况的应变能力、团队合作、统筹协调、吃苦耐劳、沉着冷静应对等职业素养。参加了技能竞赛的学生总能受到企业青睐。但国家、省、市级的技能竞赛可能对大部分的学生而言,可望而不可及。而学校里的技能竞赛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设置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赛项,以扩大学生的参与面,避免学生“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参与态度。

笔者所在学校每学年都举办为期一周的“全能职业生大赛”,每个专业部都会从专业方向细化设置各类技能竞赛。其中要求80%的学生为参赛选手,另外20%的学生充当大赛的工作人员。可以说这是一场“人人参与,共同进步”的比赛。另外,学校还举行大众化比赛,如“全校动起来”的校运会,“我型我秀”的文艺创作和“我为校园设个计”的品牌设计等,让全体学生都成为海选的一分子,丰富了可做之“事”。

(二)有趣之事:社团活动

对于中职生来说,他们与普高教育不同,他们的职业教育是要求融入社会。那么学校也可以模仿社会,将学生喜欢的有益活动引进学校,让活动成为他们的有趣之“事”。笔者所在学校成立了计算机协会、吉它社、街舞社、乒乓球队、篮球队、文学社、广播站等社团。通过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为每位学生提供发展特长、锻造自我的平台,让学生在活动中丰富自己、锻炼自己、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挖掘了学生的潜能,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塑造了学生的主体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文体艺术节已经成为学校的品牌活动之一。开展文体艺术活动既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平台,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活动的开展大力推动了素质教育,又充分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和谐校园的构建。

(三)学习之事:找最近发展区

中职生在学校最重要的事情依然是学习。我们深知相当部分的中职生底子不厚、学习习惯有待改善,如果在教学上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理念,显然不能适应学生和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易造成学生厌学、弃学。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我们教学前应分析学生的现有水平,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适当难度的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特点,笔者尝试了“小组合作,互助探究”的课堂模式。在该课堂模式中,通过小组建设,使每位学生成为合作者、参与者,让学生有事做,让他们大胆地去展示自己,发挥他们的能力,挖掘他们的潜能。学生尝到了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自然不再去做其他无聊的事情,学生德育管理就进入了良性循环。在教学活动中,利用“最近发展区”给予中职学生更多激励、唤醒和鼓舞的掌声。

(四)发展之事:晋升大专

中职生对中职学历认可度较低,也是造成他们“生非”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完善,以及产业升级对人才需求的升级,根据广东省相关文件,不少大专院校可在中职设置高职专业学院,开展高职专业学院试点班招生工作。这样的信息,对中职生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机会。学校应与全体学生分析此项政策对他们发展的意义,如学前教育专业的中职生,如果没有大专学历是不能考取教师资格证的,所以读大专是他们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教师应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与学生一起分析各间高职专业学院的招生要求,帮助他们理解报考条件、流程,让他们能自觉地不断完善个人条件,努力向“大专”进发。

“无事生非”教育理念在实践中需要不断探索,寻求更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为学生提供“事”系列的正面教育,让每位学生都有事可做,让他们肯做事,能做事,会做事。尽量减少学生“生非”的机会,帮忙他们健康成长,让他们为进入社会打好坚实的基础。

“无事生非”理念除了在学生德育管理中可大放光彩,在企业内部、社团组织等也具备很好的指导作用。甚至在生活小事中也可应用,如我们照看婴儿时,他哭、他不听话,我们拿些玩具、奶瓶,让他玩耍、让他吮吸,他常常总会安静下来。总之,“无事生非”理念可广泛应用于各种管理或生活小事情中。

[ 参  考  文  献 ]

[1]方素菊,刘彦瑞.让更多学生端起“金饭碗”[N].河北日报,20120510(12).

[2]曲永栋.新形势下中职学校德育现状及对策分析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05(29).

[3]闫利霞.谈谈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4(7).

[4]钱锦彬.浅析中职生流失的成因及对策[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6(22):39-41.

[5]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9年高职专业学院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通知[EB/OL].<http://eea.gd.gov.cn/ptgk/content/post_2373015.html>,2019-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