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校创业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

2019-09-10刘宇鹏

商讯·公司金融 2019年27期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培养

摘要:现阶段,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为增强大学生的创业自信心,许多高校都开设了大学生创业指导课程,笔者在本文中就关于高校创业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展开研究,并且提出一些策略和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创业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

一、高校创业教育现状的具体分析

据笔者调研,就目前全国高校创业教育现状来看,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创业这一方面对自己的认知也较为客观,学生们也深知想要创业成功,就必须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汗水和努力,不但要知识过硬而且还得百折不挠。实事求是地讲,我国在创业教育方面和其他国家相比起步比较晚,所以高校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上的确存在一些问题:创新、创业教育在当前缺乏一定的管理体制以及保障,各地的教育管理机制依旧存在着权责不清、责任主体不明确等问题,直接导致了教育管理学生理念达不到统一化。此外,现阶段相当一部分高校管理类专业的日常教学计划中竟然没有设置创新、创业教育类专业或者选修课程,并且没有对创新、创业类课程进行系统规划,导致了创新、创业的课程无法和学生所学本专业有机结合,大大降低了高校创业教育的整体效率。所以,作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中坚力量,各大高校必须加大重视,在教育过程中积极倡导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总体规划,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二、高校创业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三大有效措施

(一)多层初化开展创业教育课程

在高校创业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各种策略措施中,加大力度开展创业教育课程无疑最为关键,其占据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想要不断推动高校创业教育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各高校急需大力开展各类创业教育课程,充分植入科学化的创新理念。教师在日常授课过程中也需要充分对创新、创业类课程进行不断的开发和整合,加强实践课,力争让学生在一边学习过程中一边进行创业实践。鉴于传统教学理念较为落后并且不能与时俱进,各高校在培养创新、创业类人才的过程中必须加以摒弃和更新,要将教学重点落实在学生们的实践能力上,争取为学生们创造出一个愉快而轻松的教学大环境。举例说明,各高校在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中可以加入社会实践性较强的实践课程,高校邀请一些较为有名气的自主创业企业家来校讲座,企业家结合自身创业历史对学生们讲述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困苦,提醒学生们做好迎接困难和挑战的各项心理准备,并且将自己的创业心得和体验与学生们交流分享。对于即将步入社会工作和创业的大学生们来说,只有积极去社会中实践,才能获得更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二)加强与校外企业的合作交流

平心而论,对于高校学生们来说,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具有非常重要的实用性。这个平台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创业的实践能力,并且一定程度上能够培养出许多复合型的大学生创业人才。众所周知,大学生的创业操作能力绝不可能仅仅通过单纯的理论教学来完成,学校应该全面加强与校外各大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多组织各类创业方面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同时,教师们也应该积极参与到创业的各项活动中去,可以让教师转变传统教学的思维模式和思想观念,开阔视野的同时掌握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技术。此外,为全面促进各大高校创业教育、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各高校也需要不断建立创业教育的实践基地,一方面在高校校内建设各种创业类的实验中心,另一方面应该走出校门与各企业开展深层次的合作。笔者根据调研,以我国某大学为例进行说明。该校率先将大学生创业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重点方案之中,并且全面开设创业技能、通识、实训类课程共86门,成立了全国首家SIYB培训项目管理部,并且在全国范围内举办了首个创业实训试验班,提供创业培(实)训6000余人,培养出了许多全国大学生自主创业标兵和典型。

(三)集中精力构建专业师资队伍

对于每一个高校来说,加快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的脚步都刻不容缓。想要积极促进创业教育创新型人才的全面培养,各大高校都需要建立起一支专业、敬业的优秀教师队伍。这个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团队应该由专职教师、实践型教师、理论型教师以及兼职教师所构成。各大高校应该定期对教师团队进行专业的培训,培养教师们职业道德和素养,强化教师职业责任感和教学水平。并且对各教师的专业知识进行强化提升,对教学体系和知识系统不断更新升级,力争让学生在创业教学课程中学到实用性、时效性强的各类知识。此外,各大高校的领导也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团队深入各企业之中,现场学习和了解企业的发展情况、所需人才大方向,让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更加契合。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现阶段高校创业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任重而道远,各高校必须不断探索、不断钻研、不断创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才能让高校创业教育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于庆峰,张春静.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批判性思维的缺失与应对策略[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 ,36(6):162-164.

[2]刘爽,创新型人才成長规律及培养模式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8(33):90.

作者简介:

刘宇鹏,长春师范大学,吉林长春。

猜你喜欢

创新型人才培养
我国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及改革策略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高校艺术专业打造“众创空间”模式研究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