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银行利率定价管理研究

2019-09-10黄婷婷

商讯·公司金融 2019年27期
关键词:利率商业银行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利率改革的不断深化,银行之间、大银行与中小银行之间、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银行与互联网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中国人民银行于2019年8月17日对《中国人民银行公告[ 2019]第15号》予以发布,决定对市场报价的利率机制加以完善。在这次改革中,主要采用的措施就是对贷款市场的报价利率( LPR)形成机制进行完善,让LPR的市场化程度得以有效提升,使其在贷款利率机制的完善之中发挥出指导性作用,让贷款利率的传导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进而实现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显著降低,由此可见,切实提高商业银行定价管理水平在银行未来的经营管理中发挥着难以估量的作用。本文就是对商业银行利率的定价管理进行研究。

关键词:商业银行:利率:定价管理

在央行的存贷利率放开之后,存款挂牌利率差异化态势就开始显现出来。在资金的集成过程中,商业银行对定价机制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总行可以采用内部的资金定价转移( FTP)来“指挥”分支机构,使其在权限与额度的范围之内,考虑市场与客户的具体需求,进行利率的灵活报价。

一、商业银行总行的利率管理

(一)加强对贷款定价水平的管理

商业银行的总行应加强对贷款定价水平的管理,尤其是对新发放的贷款定价情况加以关注。在保证规模合理增长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银行的业务模式、资金成本、客户风险溢价,对市场化的定价工作加以不断完善。另一方面,定价的管理部门要主动作为,建立起一个有效的机制,跟踪和论证定价参数的适用性以及有效性,这样才可以确定出合理的定价范围和定价方法,督促有关的职能部门对参数建设的准确性与合理性进行加强,最终实现对定价结果共同负责的良好互动氛围。定价的管理部门应该负责定价的结果,主动对各个参数的取值进行管理,但是在管理过程中,全行的各个层面都要达成共识,并获得高层領导支持。对于其他部门的意见,定价部门也应该予以充分尊重,如果相关的参数确实无法使用,定价部门也应该和其他部门共同探讨替换的方案,并与其他各部门积极配合,做好参数建设与测试。

(二)注重实现商业银行资产收益水平的提升

在当今的利率市场发展之中,商业银行应该让自身的资产与收益获得不断提升,这样才能稳步提升其经济效益。随着当今利率的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商业银行应该不断对经营模式进行转变,并对信贷结构加以不断优化,这样才可以让商业银行在所面临的风险和收益之间做到合理匹配。同时.在商业银行对资产收益水平进行提升的过程中,也应该对风险加以合理把控,让贷款的议价能力在源头上得以合理提升,这样才可以实现商业银行资产收益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三)强化对贷款业务量价的协调发展理念

商业银行应该进一步强化贷款业务量价的协调发展理念,对贷款的利率管理加以高度重视,让贷款的定价水平得以扎实提升。在此过程中,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当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相应的数据分析方法,重点协调贷款量价,让重点的分行贷款定价管理与监督得到进一步强化,并和有关部门之间做好协调工作,来加强各个分行对贷款业务的督导力量。同时,商业银行也应该对各项管理手段加以组合,并使其在商业银行贷款业务量价的协调管理之中得到合理应用,引导各个分行将贷款定价水平合理提升,并且在商业银行的分行绩效考核中增加贷款利率管理相关考核内容。

(四)实现存款业务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商业银行应该强化对存款业务的管理,让存款付息成本增长过快的情况得到合理控制,进一步提升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发展质量。在此过程中,商业银行可以将客户的贡献度作为基础,通过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来进行定价模型的建设。同时也可以将利率敏感度作为基础,进行负债利率的敏感模型建设,让商业银行的定价模型实现差别化建设,进而提升商业银行的市场议价能力。通过业务系统来测算客户存款偏好及其对银行的综合贡献,并将其作为商业银行存款业务利率定价的依据,让商业银行的存款管理变得更加精细化,进而使其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差异化问题得以有效解决,让商业银行定价资源在使用效率方面实现进一步提升。

(五)完善相关制度促进商业银行稳健经营

首先,商业银行应加强信贷管理,积极落实对不良贷款的责任认定,将发放贷款前中后的每一个环节予以明确,保证贷款队伍专业水平的切实提升,这样才可以实现对商业银行实质风险的良性管理。

其次,应该对商业银行的内控合规工作机制加以完善,让合规文化得到良好培育,内控案防会议也应该定期开展,中层干部应在会议中履行汇报和各项的排查工作,让各个业务流程之中的漏洞可以及时被发现。

最后,商业银行应该对合规案例巡展、专题知识竞赛等进行积极组织和开展,并通过相关的宣传来实现员工内控合规意识的不断提升。

二、商业银行分行的利率管理

(一)把握市场规律实现信贷收益规模的提升

第一,商业银行分行应对信贷市场的资金动态做到实时了解,并针对信贷发放进行时间表的制定,在信贷规模受到限制时,可以通过调整贷款额度和期限向重点客户发放贷款。

第二,商业银行分行可以通过收益的计算器对贷款业务的收益进行准确测算,让重点的产品价差提前锁定,进而实现对贷款收益的有效保障。

第三,对LPR定价模式进行推广,给目标客户提供业务品种和定价方式的介绍和宣传,进而有效提升参考LPR定价的信贷规模。

第四,商业银行的分行应该进行贷款量价协调制度的建立,对贷款量价协调的重点关注名单按月进行公布,通过信贷业务系统以及资本管理系统对额度有着较大波动的贷款明细实现逐户的梳理,这样就可以有效监控管理重点客户的贷款定价,让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水平得以进一步提升。

第五,紧随同行业的定价机制,研究、分析区域内的同行业业务模式,进而确定支行的业务优势以及发展重点。

(二)市场规模的扩展和存款定价的细化

第一,应该对区域的市场潜力进行深挖,抓住区域的发展机遇,根据区域建设的重点来找寻合理的工作目标,让商业银行的分行在区域之间的品牌影响力得以不断扩大。

第二,应该细致地对共和储蓄存款的定价标准予以落实,并合理测算出客户的综合贡献,让不同的客户定价实现差异化,同时应该对日常的监测和管理予以加强,保障稳存稳增。

第三,有效把握公私联动,让对公存款以及个人存款得以共同协调发展。

第四,应该制定出储蓄存款、机构存款以及公司存款的相关政策,让内部的分级管理和授权管理得到完善,提升营销人员的自主性,并制定出差异化的定价标准和奖励机制。

第五,对存款期限的结构进行合理优化,给客户提供出更多的存款、理财等综合产品服务,实现量价协调竞争能力的充分提升。

(三)客户技术的扩大和以量换价的落实

首先,商业银行分行应进行零售工程的大力开展,并使其与市场变化相结合,实现重点客户服务广度和深度的提升。

其次,良好把握央行的账户改革以及营商环境的优化等工作,在源头上实现客户数量的不断增长,进而有效推动公共账户的数量提升。

最后,商业银行的分行应该对区域之内的网点完成物理化渠道的建设与优化,比如自助机具摆放的优化以及设备品种投放数量的增加等,让客户的体验得以不断提升,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提高服务的效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今经济时代风云变幻,商业银行应加强对利率定价的管理,提高对国家政策、市场环境以及客户风险溢价的研判能力。通过商业银行总行与分行的协调管理,实现利率定价的进一步优化,提升商业银行的服务质量和经济收益,促进商业银行的良好经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睿超.商业银行利率定價管理研究[J].中国国情国力,2019(9):26-28.

[2]钟丹,利率市场化环境下基层银行定价管理的思考[J].经济师,2019(8):118-119.

[3]胡睿智.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定价与利率风险管理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9(4):102-103.

[4]吴思凡.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利率定价管理体系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8.

[5]陈莉萍.浅析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利率定价机制[J].时代金融,2017(8):145-146.

[6]李新霞.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策略分析——基于贷款利率市场化下的研究[J].中国商论,2017(22):33.

作者简介:

黄婷婷.廊坊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廊坊。

猜你喜欢

利率商业银行
20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里评价获奖名单
2019年农商行竞争力评价报告摘要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图
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图
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图
2016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陪名表
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