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精益会计的制造型企业成本管理改善研究

2019-09-10盖珊珊

商讯·公司金融 2019年27期
关键词:制造型企业成本管理

摘要:随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扩大有效供给,国家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制造业的投资增速明显取得回升,制造业企业因此可以乘着政策的东风来进行快速发展。当然发展的同时伴随着制造业企业发展,那就显示出制造业的发展中的成本管理尤为重要。因此大多数制造业企业的管理者引进了精益会计体系,学会利用精益理念进行生产,逐渐发展成了制造业企业的精益会计体系。本文从制造型企业成本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同时从精益会计的切入点对制造型企业成本管理如何改善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精益会计:成本管理:制造型企业

一、制造型企业成本管理现状

(一)意识理念层面

由于大部分制造型企业都属于大批量且单一的方式,因此管理人员成本管理意识较弱,工作不认真,工厂管理现状混乱,经常出现浪费现象,与此同时工厂经常不好好利用剩余边角料,这样就减少了企业一部分收入,积少成多。人员素质普遍不高,文化程度低,专业化程度不强,大部分都是年纪较大的工作人员,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更没有进步意识。而传统生产会计总认为库存产品是一种资产,但实際一定程度上,库存产品积压,导致现金流量的减少,影响了企业竞争力。总体来说,管理人员很难就此树立好全局观念,更缺少完整的成本管理体系,企业在市场竞争力就容易下降。

(二)方法管理方面

成本管理方法沿用传统,简单陈旧,核算成本和实际成本有差异。由于许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一直延续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并且核算方法的选择带有一定随意性,一定程度上导致会计人员不能及时、准确核算成本,无法准确核算成本就会导致管理者很难做出正确决策,这些都会降低成本管理控制水平,进一步地影响企业在行业中站稳脚跟。管理方法一般都属于事后进行分析,但通常情况下,当事后分析时就会为时晚矣,不能达到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全面有效准确的信息,更难以跟上行业脚步。

(三)应对市场方面

市场瞬息万变,如果企业想要立足于行业,就需要紧跟潮流。但是制造型企业尽管存在于市场很长一段时间,但由于“老牌”的称号,因此不会主动更新计划、方法,也不关注对手的相关信息,缺少对对手分析,信息掌握也不全面。不关注自身所处的市场环境,也不了解自己的优势,突出自己的优势,一味地只关注利润,而忽略了质量和顾客实际需求。传统的会计成本管理只关注于生产层面,忽略了对价值流的研究,只核算了产品所用原材料而未考虑因该产品所产生的成本费用,并且未掌握对手全面信息,未能掌握时代要求。

二、精益会计体系简介

(一)精益会计内涵

精益会计旨在消除传统会计中存在的多余浪费,利用节约的方式来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并以此方式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管理者做出正确决策。精益会计是由丰田管理模式中的精益生产演变而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慢慢变为精益会计体系。21世纪开始我国学者开始研究精益会计,并融入了我国的实际情况逐步发展。

(二)精益会计的特点

1.杜绝浪费放在首要地位

在精益会计中杜绝浪费被提出来许多次。精益会计体系中“减少一分浪费,就等于增加一倍销售额”。消除浪费就等于抓住了增加利润的关键。精益会计中明确区分浪费、结构。

2.拥有改善意识理念

精益生产中能持续创造出出色的业绩,几乎不能离开基层人员不断努力改善的结果。在精益会计中,改善意识遍布于每一个岗位。不止对于市场环境的变化,还包括车间。否定了生产现场及改善无终点的意识。制造企业中为了实施流水生产,必须以生产系统效率化为目的,朝着一个方向努力。

3.对顾客需求有针对性

精益会计模式大大缩短生产提前期,越短,顾客订货相应越快,使得在产品数量减少。这是一个关键的市场特色,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4.生产率改善

精益生产管理方法自动引起了生产过程的改善。例如看板方法,致力于尽量减少等候时间、排队时间和非增值活动。通过消除浪费时间的各个因素,工作人员能用更多时间生产产品。

5.运用全局观念

精益会计是一种站在全局看企业生产管理的方法。举例来说,它认为库存是一种损失,在一定程度上制造企业的库存闲置,也需要了解到底成本多少来进行严格管理。精益生产方式改善了生产过程,例如看板方法,减少等候排队时间。

(三)精益会计的基本方法

精益会计体系运用的方法分为财务信息层面和非财务信息层面,财务信息层面包括JIT(准时生产制)、价值流管理、目标成本法、6sigma等,非财务信息层面包括考虑顾客及质量等。

三、精益会计应用于制造型企业成本管理措施

(一)充分利用价值流成本核算

充分理解本企业产品,工序和需求,考虑清楚非增值活动,利用价值流让管理人员简单直接看清楚本企业产品和管理成本计算的过程,让企业员工践行每一笔成本使用。价值流减少了中间环节,确保成本核算中每一个价值流的正确,保证不产生浪费和减少不必要的非增值业务。

(二)充分运用JIT法

正所谓时间就是金钱,对于制造型企业来说,只有考虑了时间因素,才能真正地赚到钱。闲置物品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花费在此物品上的资金正在闲置,闲置资金是无法发挥功效的,因为生产现场是生产产品的地方而不能有闲置。这跟制造型企业成本管理全局理念背道而驰。大批量生产只是表面上的制造成本下降,事实上投入资金未得到有效回收。因此制造型企业需要减少这种产品的闲置。分为五个理解层面:需要时期生产出符合需要数量的产品;前工序向后工序索取需要的产品数量;存量是问题,要努力缩减,减少浪费;不能固定生产管理体系,而要研究出灵活的体系;要进行设备精细管理。

(三)建立精益会计中的成本管理业绩考核监督机制

有效的精益会计考核机制可以帮助企业的管理人员剔除不符合企业考核标准的浪费。在发生浪费时,第一时间找出问题,并结合被企业找出易操作的解决方案,及时排除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此同时,企业人员可以通过业绩考核机制来了解自身所存在的问题,也能明确自己所在岗位的产品生产效率是否达标。

(四)建立团队

项目的管理团队在精益生产实施中起着积极作用。管理方法只是一个系统,而作为一个系统必须要正确地予以维持,开始实施时更需要管理好团队。通过教育使得管理方法深入人心,通过参与让工作人员,并鼓励“巡视管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制造型企业需要加强对精益会计体系的基本认知和运用,有利于企业一定程度上区别于其他企业,建立完善精益的会计体系,摒除传统会计体系存在的问题,提高企业精益效益,提升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雪红.基于精益会计体系的企业成本管理研究——以天津津酒集团白酒生产价值流为例[J].财会月刊,2015.

[2]王娜.价值流成本核算在精益生产中的应用[J].财会通讯.2016.

作者简介:

盖珊珊,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大庆。

猜你喜欢

制造型企业成本管理
重庆制造型企业自主品牌战略实施的影响因素分析
略论制造型企业资金与成本管控的结合
工业4.0时代中国制造产业“先富带动后富”发展模式研究
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年度重点工作管理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研究
制造型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现存问题及优化方式研究
对军工企业成本管理开展评价工作的探究
加强公路工程成本管理的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