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低年级绘本阅读教学重要性

2019-09-10李金艳

教育家 2019年25期
关键词:绘本交流阅读教学

李金艳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重在引导学生对语文阅读教学产生兴趣。由于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理解能力较差,运用绘本教学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特别是绘本中的图画内容,可满足学生早期阅读的需求,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教师应充分重视绘本阅读教学,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断提高绘本阅读教学的质量。

绘本阅读,激发兴趣与想象力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主要特点是注意力分散,生活经验不足,理解能力较差。如果运用绘本进行教学,通过绘本上的图片或插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能有效帮助学生直观地对教学内容进行理解,使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教学中,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低年级学生自觉性较差,因此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要给予明确充分的指导。教师可先让学生充分自读,之后再让他们分小组阅读,并交流感受与感想,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能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低年级学生想象力比较丰富,绘本的图片主要以卡通的形象进行展示,形象生动,会让学生有更大的想象空间,进一步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在阅读绘本时,学生会发现不同细节,并因此有不同的感受。通过对绘本的反复阅读,学生会对绘本有深层的理解,从而获取更多的知识并逐步提高对于文字的认知。

绘本阅读,助学生养成好习惯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巧妙利用绘本,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歌德曾说: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书籍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对其日后的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为此,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选择相关的绘本,让学生在课堂上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幫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学生阅读绘本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交流对绘本的理解,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目的。

课堂时间是短暂的,教师可根据学期教学目标,为学生推荐课外绘本阅读。在学生课外绘本阅读之后,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分享,以确保阅读效果。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师要和家长加强联系,共同督促学生阅读,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绘本阅读,增进师生情感交流

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应充分重视课上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在培养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上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通过有效的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要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课堂教学计划,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学生阅读绘本时,教师可通过一些有趣的活动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如以师生共读的方式开展“谈书”活动,之后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读书体验;在学生绘本阅读后,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的体验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并在这样的过程中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

总之,与传统教学内容与方式相比,绘本阅读教学既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增加学生的多种体验,并能使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实践证明,绘本阅读教学在确保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可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语文综合素养。

(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第二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姜乃强

猜你喜欢

绘本交流阅读教学
如此交流,太暖!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绘本
绘本
绘本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