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卫东:“朴素教育”为县中打开一扇窗

2019-09-10谷珵冯小凤

教育家 2019年25期
关键词:石门卫东朴素

谷珵 冯小凤

“为什么我不能做‘凤头’呢?”

如此“豪言”出自石门中学2018届毕业生。这样的话语在当下多元的社会里并不罕见,但不寻常的是,石门中学是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的一所公办中学,也就是教育界所称的“县中”。

县中,在改革开放后迅速发展,近些年却面临着教育模式困境。如何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教育生态,成为亟待思考的命题。在此背景下,能培育出具有如此气魄学子的石门中学才引人好奇。作为拥有近百年历史的学校,石门中学是首批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第一所广东省一级学校、首批佛山市卓越高中创建学校,并且九成生源源自南海本区。究竟石门中学是如何突破县中模式限制的?校长李卫东的答案格外凝练——做朴素教育。以朴素之道,立“人”之根本,这是李卫东与代代石中人共同坚守的信念。

解码朴素文化基因

青灰色的石墙轮廓简洁,大门嵌入,顶部“石门中学”四个行楷大字,笔锋端端正正,透着质朴的韵味。

“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每个县都有自己引以为傲的一两所县中,我就是从这样的县中毕业的。”坐在校长办公室,李卫东的陈述不疾不徐。来自县中的他,毕业后又到县中教书,迄今工作过的五所高中里,四所皆为县中,这让他深刻认识到其中存在的缺陷。由于将指挥棒奉为圭臬,绝大多数县中的教学模式封闭,培养出的学生缺乏综合竞争力。伴随城镇化浪潮,县中的生源质量下降,结构发生变化,优秀师资逐渐流失,民办高中对优质生源的汲取更给了县中沉重一击。“整个中国的县中慢慢塌陷了”,这让李卫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何为优质教育?如何办好优质教育?怎样在县中办好优质教育?一种无形的使命感,鞭策着李卫东在教育生涯中不断思考与追问,直至邂逅石门中学。令他惊喜的是,面临相似的条件,石门中学不仅没有衰落,反而在向前走。抽丝剥茧之后,李卫东发现,是石门中学的文化底蕴,是朴素教育的传承,令这所佛山地区唯一具有连贯校史的学校历久弥新。

朴素观,发轫于中国本土文化,延伸至教育之道,诠释着教育的本色与精诚。李卫东进一步阐释:“以朴素观的视角来看待教育,教育者的‘本色’即朴实无华、踏实拼搏的教育初心;教育者的‘精诚’即积极进取、共同奋斗的持久态度。”这样的朴素之道,已经融入石门中学发展的骨血。1932年,石门中学成立之初,首任校长李景宗要求全体教职员工:要像关心自己的小孩一樣关心学生,要像教育自己的小孩一样教育学生。淳朴的思想代代相传,“亦师亦友”成了校园中常见的风景,并衍生出颇具特色的“导师制”——“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可倾诉的老师,让每一位老师都有要牵挂的学生”,以此理念引领,面向全体学生。导师制的小组成员通常不会超过10位,导师会建立受导学生的成长档案,量身定制发展指导表。

“老师做到爱生如子,学校不可能发展不好,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李卫东字字铿锵。教师的敬业奉献不单体现在自发帮助学生在晚自习时段的补习中,更流露在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间。不少教师经常利用周末陪那些父母不在身旁的孩子吃饭、聊天,“让学生们感受到自己是有人关爱的,一定程度上减少或化解了学生的心理问题。”

那些暖人心扉的师生关系,是石中人心系教育的写照,也阐述出李卫东行之以“简”的管理哲学。“无论是教师间、学生间、师生彼此,还是学校行政设置,都尽可能做到简洁、简明、简适。”为了让教师投入在教育教学的核心工作上,学校实行弹性工作制,“只要老师备好课、上好课、批改好作业,就充分尊重老师的自由”,宽松的环境反过来促进了高效产出——集体备课、分层教学、同课异构……实实在在的教学举措富有成效,也稳定了教师队伍的根基。

在李卫东眼中,教育管理者的任务就是为教师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尽量降低各类非教学因素对教育的干扰,回归教育本身。“教育就是要把围墙内的事做好,让师生沉下心来。校长要敢于挑战传统的教育观念,将学校变为一个强调尊重、合作的学习场域,创生一种尊重学习、专业和探索的学校文化。”在这文化场域中,教师和学生都被视为自觉成长的力量,共同推动着学校前行。

全方位育人推动个性化发展

“世界啊,今天清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孩子,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作家张晓风曾记录下与初入校园的儿子告别时的感慨。面临敲击心门的发问,李卫东的思索深沉。长久以来,县中模式的弊端之一是忽视素质教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该怎样补足短板?“教育是为人服务的,朴素的教育之所以能够恒久,在于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保证每一个人都有接受教育和得到发展的权利和机会。”以此为主旨,石门中学将育人目标与教育常规相结合,重视各项活动的开展,并建立了系统的“立人课程体系”。

从立德、立言、立身、立业、立品五个方面出发,该课程体系分别指向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沟通与表达能力、健康素养、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人文修养与艺术审美,让学生在充分发展个性和展示才华的基础上,成为“大写的人”。针对部分有学科特长的学生,石门中学配备了专职教练,实行总教练负责制。以信息学特长生培养小组为例,学校建立了“小学—初中—高中—集训队”培养模式,打通学段之间的壁垒。一张张全国信息学分区联赛一等奖的证书、一枚枚亚太地区信息学竞赛的奖牌,回馈了个人与集体付出的汗水。

斐然的成绩,在李卫东和石中人看来,只是学生成长的副产品。近年来,石门中学尝试了多元化选拔方式培养对象,开拓了包括生涯规划、阅读拓展、科学研究、学科特长拓展在内的四大特色拓展课程,并在佛山市成立了第一家学生发展指导中心,致力于培育具备较高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的未来人才。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一所学校发展得如何,看看毕业的校友就能找到答案。”李卫东的脸上洋溢着笑容,“如果毕业了10年、20年,学生还愿意回到母校来参与活动,说明他从学校的收获受益人生,才会感恩学校,这所学校一定发展得还不错。”2018年7月底,学校还没有正式开学,部分校友自发回到校园,清扫了一个假期积累的落叶……诸如此类,串联出石中人对母校浓浓的眷恋。这情思凝聚成一股认同感,潜移默化地涵养着学校的聚合力。

犹记得在见证学校近百年沧桑的“四友图书馆”门前,南方阔叶乔木的厚实叶片重重掉落,在上课中宁静的校园里,声音格外清晰。“育人如同种树,要顺应树的天性浇水、施肥,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孩子个性的发展需求。”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复杂的言语,李卫东和石中人凭借低调务实的精神,叩问着瞬息万变世界深处恒定的教育规律。

以开放视野办教育

岭南文化,源远流长,多元与兼容赋予这里独特的魅力。地处于此,石门中学在发展过程中也打下了当地文化的烙印。对李卫东来说,做校长既要低头赶路,更要抬头看天。他清楚,县中模式的问题是天然的,若想抑制其机械、封闭的劣势,必须以开放的视野办学,才能在原有基础上实现突破。

在石中,有一位人称“阿牛老师”的英国教师Neil,执教英语已经16个春秋。2016年,李卫东履新未满三月,便批准Neil竞岗的申请,于是Neil成为学校发展指导中心主任,也成了佛山市首位担任公办学校中层行政的外国人,开放办学落到了实处。“曾经很多人想挖走阿牛老师,但他并没有选择离开。”提及其中的奥妙,李卫东侃侃而谈,“一是因为他觉得学校工作氛围好;二是作为校长,我充分支持和尊重他。Neil有着深厚的国际教育背景,如果做教学组长,教学模式只能在一个学科产生影响,我们希望他能把先进经验辐射到其他学科,对教学改革带来冲击。”

不仅是对教师,开放也体现在为学生提供国际交流的平台。作为广东省最早加入AFS(国际文化交流协会)的单位之一,石门中学是广东省AFS项目派出学生最多的学校之一,并接待了30名各国学生来校学习和交流。

教育不是少数人的游戏。从教多年,李卫东不忘初心,要为全体学生谋划接触广阔世界的平台。今年,石门中学将迎来扩容提质的关键时期,李卫东计划利用扩建的机遇,打造一系列个性化学习场所:建造美育专用场地;增加走班教学专用课室;建设创新科技实验室,包括STEAM教学综合实验室、3D打印实验室、人工智能实验室等。一方面提升学校教育现代化水平,另一方面让县中的孩子获得与一线城市均等的学习机会。

“真正想要恒久地投入,做好教育事业,所凭借的无非是对教育微观和宏观世界的整体把握,科学理性地看待学校与家庭、社区乃至社会的关系,看待学校内部与人、财、物、时间互动而发生的大小事件,在横向上拓宽学校发展的资源边界,在纵向上打通学校内部的关系网络。”李卫东深谙,学校发展的资源没有界限,尤其是地处县域,更需要校长站在学生发展的立场,打破学校发展的“资源边界”。2017年,在他的牵线下,石中校友成立了石门中学教育基金会。基金会以实现“奖励教学、助学兴教、扶贫助困、支持母校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为宗旨,反哺母校,并给学校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

为满足当地百姓对优质教育的需求,2008年伊始,石门中学通过规模发展,陆续创办了七所學校,涵盖了小学、初中和高中。这些学校沿用“石中模式”,继承了朴素教育观,大力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验,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朴素教育的可复制性。集团化发展的力量为提高区域教育质量助力,亦为石门中学注入新鲜血液,让李卫东面对时代变化愈发有底气找准学校的坐标定位:“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历史机遇,石门中学将在变与不变中找到新的平衡点,积极融入更广阔的舞台。”

未来可期。可以确定的是,他和围墙里那些执着的石中人,将继续在朴素教育的长卷上潜心描绘。采访结束那天,适逢98届校友为学校捐赠滴水园工程落成。滴水园由三块大小不同、形状相似的石头组成,每块石头周围有几道环形石纹装饰,从空中俯瞰,如同坠落的水滴,取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启幕仪式上,锣鼓有力,舞狮活跃,阳光穿透绿意憧憧的树影,环抱着谈笑风生的师友。远远望去,整个校园跃动着勃勃生机,令人看到这座县中,正充满迎接明日的无限生命力。

猜你喜欢

石门卫东朴素
最朴素的人文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隔离朴素
《雍和宫》
平淡考查朴素启发
北魏·《石门铭》
朴素的魅力
游石门涧
种心情
神秘的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