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性教育师资培养体系是当务之急

2019-09-10苟萍唐红英

教育家 2019年25期
关键词:专任教师师资培训

苟萍 唐红英

近年来,社会上对开展学校性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尤其是当青少年意外怀孕产子、恋爱纠纷导致恶性事件发生,以及儿童性侵害等网络新闻出现时,总会引起人们对学校性教育的期待和呼唤;国家多个部委也多次发文,从不同侧面对学校性教育提出了要求。因此,学校性教育要不要做已经不是问题,但是落到实施层面,仍然会面临一系列的争议:为什么教——关于目的的争议;教什么——关于内容的争议;如何教——关于方法途径的争议;最后还有谁来教的问题——关于师资队伍建设的争议。针对这些争议点,我国各地在性教育方面開展了多种实践。

开办性教育辅修专业

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对性教育的解释是:“采取适合一定年龄、具有文化相关性的方式,通过提供在科学意义上准确的、真实的、不带任何评判色彩的信息,传授有关性和人与人之间关系方面的知识。性教育为一个人提供了探索自身价值观和态度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其就有关性的诸多问题做出决策、进行交流和减少风险的能力。”由此可见,学校开展性教育是一项具有特殊专业性的工作,对教师的要求也较高;从教师应具有的本体性知识来看,所涉及的核心学科包括人类性学、人类学、生理解剖学、医学、法学、社会学等;从课程牵涉的背景性知识来看,还与政治学、历史学、文学、宗教学等有关;而实现课程的条件性知识还包括心理学、教育学等。教师需要经过专业的培养,才有可能具有如此专业和系统的知识体系。

性教育师资职前培养,在国内首开先河的高校是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成都大学申请开办了性教育辅修专业,是全国第二所开办该专业的高校。成都大学的该专业最初共开设13门课程,包括性生理解剖、性与生殖健康等基础性课程,性教育学、性心理学、性社会学、性美学、性规范(含性伦理与性法律)等系统性理论课程,也有性教育课程设计、性教育教学法、性心理咨询与治疗等实操性课程,以及社会性别与性教育、中国古代性文化史等拓展性课程。之后该专业又增设了家庭性教育指导、专业研习等提升学生性教育实施能力的课程。大部分进入中小学工作的毕业生,在各自学校开设了性教育课程,有的甚至成为学校的专职性教育教师。

开设性教育选修课程

随着对中小学性教育实践指导的不断深入,笔者发现以专任教师开展专业性教育的方式,在实践中遇到一些问题:

学校性教育的开展过度依赖专任教师的存在。若是专任教师因故调离,或因健康原因而不能继续任教,则该校性教育将会处于停顿状态。

学校性教育的大环境难以得到改善,给专任教师的工作造成了很多阻碍。具体表现为其他教师对性教育不理解、不支持,破坏学校性教育的教育成果。例如,一位男生报名参加学校组织的课外刺绣小组,却被指导教师以本组只对女生开放为由拒绝。经过性教育形成性别平等意识的学生,在学校中却因性别刻板印象而遭受不平等对待,这会使他对自己所接受的性教育产生怀疑、抵触等消极情绪。

专任教师精力有限,无法惠及所有学生。目前没有一所学校会为性教育专设教师岗位,所以性教育教师实际上都是兼任的,即在完成本职的学科教学工作和其他教育工作之余来承担性教育任务,时间和精力都有限。即使是学校支持专任教师全职开展性教育,以一两位教师之力,也难以满足全校学生的需要。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普通教师往往会忽视学生行为上反映出来的问题,失去性教育的良机。当学生出现与性有关的问题时,没有性教育理念与技能的教师,要么选择回避问题,要么用管理替代教育,或用德育解决性教育问题,如此不仅效果不好,也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基于以上现实,笔者认为,性教育实施能力应当成为教师育人工作中的一项基本能力。教师应当具有开明积极的性态度,具备与青少年讨论性问题的能力,在育人工作中能适时满足青少年对于性知识的需要,帮助学生以平等、尊重、理解的态度对待萌动的青春期恋情和他人的性隐私,对自己的感情和性需要有较好的管理控制能力。而这种性教育的实施能力,应该同其他教师基本技能一样,在职前的教师教育阶段就开始培养。

开展在职教师性教育培训

中小学校的心理健康教师和班主任,因为工作需要,通常有更强烈的接受性教育培训的愿望。据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教授王晓萍的研究显示,从目前的咨询情况来看,许多青少年心理问题涉及性心理;由于传统观念的作用,以性问题为由直接来就诊的青少年还不是很多,但咨询过程中约50%的青少年存在与性有关的困惑。在班主任所处理的学生矛盾与问题行为中,也有许多是与性有关的。作为班主任,他们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然而涉及与性有关的问题时,则多是感到无从下手。

其实,性教育与性问题上的“教育失能”,并非教师的教育素养不够,而是囿于保守的性观念——谈性色变、忽视学生们性的存在以及其他种种顾虑,让他们把这个话题看成是不宜涉及的高风险领域。实践证明,在职教师性教育培训,重点在于观念的突破,这一点成功了,技能上的训练便能很快取得效果。若学校支持,教师们有机会在实践中应用,并得到恰当督导,其性教育能力便会得到很大提高。

构建性教育师资培养体系

性教育目前是国内学校教育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要补齐这块短板,教师队伍建设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希望将来教师教育能将性教育实施能力纳入培养视野,具体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得到突破。

第一,将性教育作为师范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如果所有师范生都有机会学习如何开展性教育,那么他们不仅能在将来的工作中更好地帮助教育对象,也弥补了他们自身成长中性教育的缺失。

第二,将性教育实施能力作为所有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性教育并非简单的性知识传授,而是爱的教育,塑造人格的教育,是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教师以教书育人为天职,自然应当具有开展性教育的能力。

第三,将性教育培训纳入国培、省培、市培等师资培养体系。目前性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尚未真正建立,而性教育工作已经刻不容缓。对在职教师进行系统的性教育培训,让在校学生的性教育需要尽快得到满足,是目前较为可行的途径。国家在教师培训中投入巨大,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通过各种渠道为教师提供提升机会,然而性教育工作却没有得到专项培训支持。如果性教育培训能像其他学科培训一样,被纳入各级师资培养体系,在培训资源方面得到有力支持,学校性教育的工作开展将会向前迈进一大步。

(作者苟萍系成都大学师范学院教授,唐红英系成都大学师范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王梦茜

猜你喜欢

专任教师师资培训
会议·培训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十三五”回顾系列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
会议·培训
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北京高校专任教师结构(1991年—2017年)
美国加强数据共享促进师资培育
美国加强数据共享促进师资培育
教师培训还需“精准滴灌”
北京普通高校的教师队伍及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