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学校高年级学生语文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2019-09-10王芬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29期
关键词:高年级学生农村学校课前预习

王芬

摘  要:课前预习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积极意义。文章以“农村学校高年级学生语文的课前预习”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就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展开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分析。希望能为进一步重视预习活动,有效展开预习活动提出建议和对策,以供大家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农村学校;高年级学生;语文;课前预习

众所周知,教师在上课之前,都要进行充分的备课准备,通过备课,教师可以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应该选择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等。对于学生而言,同样也是如此,尤其是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们来说,更是需要做好课前的预习。大量的教学研究和实践活动表明,有效的课前预习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点的了解和掌握,因为通过预习,学生可以事先明确自己不懂的知识点,然后在正式课堂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去解决,学习的效果自然也就更加理想;通过预习,学生容易将注意力更好地集中于课堂教学活动,利于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参与。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重视课前预习,引导学生,切实做好课前的预习活动。

一、通过预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和提升

21世纪是一个极为特殊的时代,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里,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再仅仅是具备一定的知识,掌握一定的技能,更为重要的是,是否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否能够独立分析问题,最终独立解决问题。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和逻辑分析的能力。如果学生能够展开有效预习的话,学生就会发现自己可能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难点或者困境,然后结合已有的知识储备,尝试进行解决。当然,也可能在预习的阶段,有一些问题和困惑无法得到顺利解决,但是即便如此,由于有了有效的预习作为基础,后续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也会更加理想。

二、通过预习,利于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小学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起点阶段,学生能否在这一阶段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为其终身学习意识的建立奠定坚实的基础尤为重要。预习活动的展开恰恰利于上述目标的达成和实现。

预习不是走马观花,走走形式,而是通过预习,找出其中的重点,例如词汇等,可以对其进行标记;通过预习,对于文章文章中一些巧妙的语言应用可以进行记录等。毕竟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能力、逻辑思维方法等层面都存有不同程度的差异,通过预习,每个学生所发现的难点也有所不同,带着疑问有针对性去展开后续学习,对于学生而言,由于有了明确的目标,在后续学习中,结合教师的引导,每个学生都能够使得自己在预习阶段所遇到的难题得以顺利解决,不断积累成功的体验。这样他们就会逐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就更加愿意积极、主动参与到语文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进而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三、通过预习,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效率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在实际的课堂教育教学活动中,由于我们目前基本都是采用班级授课的模式,每个教师所面临的是几十个学生。这些学生并非完全一样的,他们的基础不同,理解的能力有差异,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自然也就不同。想要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都达成一样的目标显然不现实。通过预习的方法,每个学生个体都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确定暗点和重点以及不理解之处,然后做好记录,等到听课的时候,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解或者主动提问,亦或是分组探究,有效解决问题。

事实上,预习环节的有效开展,也是对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充分尊重。在预习活动中,学生是真正的主人,有效的预习活动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和动机的激发。我们以五年级《落花生》这部分内容为例:

预习过程中的读。预习的时候建議采用默读的方式,速度快,效率高,容易发现问题。但是预习要认真,对于每个词语、每一句话,都要进行仔细揣摩,对重点进行标记。比如说文章中有一段话通过对比的描述衬托出父亲对于花生的赞美:“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这段话可以说对全文就是有效的启示,与文章最终想要表达的主题意思有着直接的相关性,那么在预习的环节中,这同样也是重点。

预习过程中的想。在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所以你们要像花生,虽然不好看,可以很有用。”这句话就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疑惑,为什么要像花生,父亲口中所说的石榴、苹果不是更好吗?由于理解能力相对薄弱,学生很容易将两者置于对立的关系,进而对文章的理解和认知产生偏差。如果通过预习,学生发现了这样的问题,而教师在备课中同样对于学生的这种疑惑进行了充分的准备,那么通过课堂教学,学生的问题得到顺利解决,学习的效率自然也就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和提升了。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由于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因此如果教师能够引导他们切实做好课前预习活动的话,势必会产生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强化对于学生的引导,首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预习,然后他们才能够重视预习活动,才能够以更加认真、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到预习中,这样的预习才会更加有效。其次就是要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真正做到“授之以渔”,也就是说教给学生如何预习,如何在预习中去发现重点,找出难点,如何通过预习去有效挖掘相关素材,最终成功找到文章的主题等。预习不是一个简单的阅读,而是通过读,展开有效联想,去发现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学习,最终成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师生的共同参与。作为教师,一定要更加充分备好课,备好教材,事先预判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题,然后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进行有针对性讲解,如果教师的备好越充分,就越容易与学生预习中的疑问趋于一致,教学的效果自然也就更加理想。

参考文献:

[1]覃海林,覃柳鲜,韦定平.论接受美学理论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5,4(15):55.

[2]沈雪琴.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预习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J].新课程学习(下),2016,8(22):21.

[3]张晓红.小学语文预习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J].考试周刊,2018,19(22):11.

[4]周慧.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作业的创新设计[J];教学月刊(中学版下),2019,15(3):44.

猜你喜欢

高年级学生农村学校课前预习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课前预习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探讨
漫谈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体会
小学高年级学生健康成长的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思辨能力
浅谈农村学校的班主任工作
小班额背景下学生作业批改方式的研究
浅谈农村学校管理艺术
做好课前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