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习惯养成,夯实语文学习基础

2019-09-10潘相江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3期
关键词:习惯养成语文学习初中语文

潘相江

【摘要】  基础教育工作中,教师对学生开展的知识传授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习惯开展的养成教育也是教学的重要模块。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学习效果更需要以良好习惯养成作为前提。对此,本文就笔者任教的学科——初中语文这一学科展开论述,提出了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通过习惯养成的方式帮助学生夯实认知和学习基础,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初中语文 习惯养成 语文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3-171-01

一、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养成的不良习惯

1.字迹缭乱,不够工整

目前,不少学生在语文学科学习中,常因书写习惯不佳、字迹潦草、卷面混乱而出现因此而失分的现象。分析大量学生的答题,美观、整洁、清晰的字迹和卷面并不多见,脏乱、潦草的卷面直接给人以思维混乱的感受。我曾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要学会工整地写字,要养成练字的习惯,逐日提升自己写字的工整程度。但是,能坚持练习的学生并不多,而最终坚持下来的几个同学,也都是日常学习中,字迹工整、卷面整洁、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

2.缺乏阅读积累意识

阅读是语文学习積累的最重要方式。在阅读中,学生的词汇量开始扩增,学生无意识但主动地将知识内化,学生的思想和精神受阅读资源的陶冶开始变得更加深邃,学生的情感受情节的触动变得更加细腻。但是,恰恰是这种重要的学习积累习惯,未被学生内化养成。目前,由于受到直观媒体的冲击,不少学生开始变得浮躁,阅读俨然不是调节学生学习、点缀学生课余学习生活的活动,反而变成了一种负担、一种重任。当学生将阅读看作是一种负担时候,显然学生的阅读习惯未被学生养成,学生开展的阅读也只是机械地应付教师交给的任务和差事。在这种学习状态下,学生很难从阅读中体验到愉悦感,阅读兴趣不足,阅读习惯的养成也相应不足。

3.对写作存在畏难心理

当前,不少学生对写作是存在畏难心理的,写作活动的展开多是受教师布置任务的驱使,而不是一种主动的行为。事实上,写作本身是一种深度情感的表达,应是学生认知和情感驱动的深度诉求,应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需要。但是就目前学生的学习状况来看,写作的习惯并未被学生建立养成,对写作的畏难心理也让学生的写作质量难以有效提升。

综上述,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书写、阅读和写作习惯不佳,将会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成绩和语文素养的有效提升。对此,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和措施开展学习。

二、初中语文习惯养成的措施分析

1.组织活动,在活动中帮助学生养成习惯

习惯养成不同于新授课教学,习惯养成是一种长期、反复的教学工作,远比常规教学的周期要长。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习惯培养时,既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向学生强调、给学生以督促,更要通过更多样的活动方式帮助学生落实,帮助学生及时自我检测自己的学习成果。针对学生书写习惯不佳的现状,教师要找到问题的根源并对学生开展习惯培养。首先,教师需要认识到当前初中学生的课业负担中,课后作业较多,不少学生为了及时完成作业、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而存在焦躁的情绪,在书写中也就不自觉地以书写速度为前提,而不管书写的质量。对此,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情,适度布置作业并将适量的练字作为学生每日需要完成的作业,并要求学生将自己的练字字帖每日上交,学生长期坚持、教师每日监管,切实让这种常态化的教学和监管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另一方面,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还需要通过调剂的方式帮助学生落实习惯养成,教师在每日的书写习惯检查中,将态度认真、书写工整的书法作品展览在班级文化墙中,这种展览活动在班级中营造出良好的书写氛围和练字活动习惯,从而有效夯实学生的习惯基础。从活动中,书法作品被展览的学生受到教师的积极强化作用而被激励,而未被展览的学生则在观察仰慕中,逐步产生积极修正自己书法的习惯。在此过程中,活动的功效体现,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逐步养成。

2.情感激励,让竞赛强化学生习惯养成

针对学生日常学习中参与写作活动不足,对写作习惯坚持不佳的现状,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组织情感激励的方式帮助学生开展,让学生在情感触动中逐步提升热情。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便要注重情感教学,在活动中注重教学资源的挖掘并给学生以情感触动和熏陶,让学生受到情感触动,学生受内部情感的催化和触动,将会产生不吐不快的感受,写作也就成为学生倾诉和表达的一种手段,写作也就逐步成为了一种习惯。

3.丰富形式,满足学生习惯养成的多样需求

由于学生在日常活动受一些电子资源的影响和干扰,学生始终都无法静心阅读学习,即便是有学生因一时兴起而阅读,其坚持性不足也导致学生无法有效将阅读转化为自己的一种习惯。对此,教师还需审时度势,将目前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外界信息的接受状态结合起来,应用电子阅读资源推送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在电子阅读资源中,教师选录优质的阅读资源,通过合适的配图和精彩片段的分析品鉴,引导学生学会以欣赏的眼光阅读分析,让形式多样的阅读方式逐步充实学生的生活,以迎合学生需求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步落实习惯,让纸质阅读和电子阅读等方式都能进入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习惯有选择地开展阅读。

总结

博览群书、字体隽秀、出口成章这是一个文学素养高超、文学功底扎实的学生的能力体现,更是一个个人素养和个人文学魅力的呈现。以上能力的养成,需要学生付诸对书写、阅读和写作的坚持。对此,教师在教学中便可以通过组织活动、情感激励和丰富教学形式等方式帮助学生落实习惯,逐步巩固强化习惯。

[ 参  考  文  献 ]

[1]李尊钊,陈永法.初中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08):54-55.

[2]余道荣.初中语文“得法养习”策略研究——记七年级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J].学周刊,2017(16):77-78.

[3]郜华.提高语文素养视域下的初中语文作业设置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

习惯养成语文学习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几点做法
高中物理的“举一反三”学习法
论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当前影响中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主要原因及建议
让“量化”更加的“亮化”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