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2019-09-10林海燕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3期
关键词:审美能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林海燕

【摘要】  良好的阅读资源和审美感知力总是让人的心灵得以陶冶、精神得以净化,并且总是阅读资源能够引人入胜,沉醉其中。但是,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不少学生在阅读中却存在兴趣缺失、对阅读资源中的美的元素感知力不够的现状。对此,针对这一教学现状,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着重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注重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力,让学生在美的体验中,产生对阅读的浓厚兴趣。本文就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展开了论述,提出了几点见解和思考。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审美能力 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3-167-01

一、细节分析,强化审美感知

在阅读中,由于作者在文章细节的描写中都想读者传达着一些微妙的信号,这些信号如被学生细心的学生挖掘并分析,能够让阅读起到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教学效果。对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从对文章细节的分析出发。例如,在《背影》这一篇文章的教学中,这一节的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具体描写父亲“背影”的细节,体味作者为之感动落泪的表层和深层原因;体会选择“背影”作为表现主体的美学意义。 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设置如下教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细节分析:仔细阅读全文,看看作者几次写到背影,想一想每次都表现了怎样的感情。把题目“背影”改为“车站送别”、“买橘子”好不好?为什么?品析文章中这样一段话:“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攀”字用得好吗?你能体会出来吗?试着体会这一句中的其他动词。在这一方式的教学中,针对文章中的父亲背影的描述,从儿子的视角中分析品味父亲的背景,甚至从字词的斟酌中品味父亲前行时给自己留下的背影的过程,帮助学生感知父亲的苍老和对自己的疼爱,以及作为儿子的我对父亲的牵挂和疼惜。此外,为帮助学生提升洞察力和敏锐的感知力,让学生学会从细节中寻找作者情感的信号,学会从人物形象中品味情感美,教师引导学生画出如下细节描写:父亲的穿戴:黑、深青;走路的姿势:蹒跚。从以上细节中,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想象,说出父亲的生活和他的形象特点。在这种细节分析之下,学生细细品味文章中充斥的浓浓爱意,从细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二、直观引入,培养审美素养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对文章理解的差异性体现在学生生活环境和思维方式的差异性。初中阶段的学生在情感经历和生活经验的缺乏,导致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对文章中美的想象力和感知力也相对较低。对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把握学生的这一点不足,并通过直观教学资源呈现的方式,弥补学生的缺失,帮助学生有效想象、直观想象。例如,在《端午的鸭蛋》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由于现代生活中对传统文化感知力的缺失,鲜有学生对民族和传统文化和传统节日有直观的体验和亲身的经历,学生在阅读本篇文章中很难透过文字看到其中传递出来的传统文化的美感和浓浓的节日氛围,也就难以体验感知对故乡的自豪、热爱之情,对童年生活的怀想等情感美。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直观教学资源应用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阅读进程,向学生呈现文章中的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帖符、喝雄黄酒、放黄烟子、吃十二红等活动,让浓厚的节日氛围帮助学生感知我国传统文化中所渗透出来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帮助学生感知传统文化的深厚和传统节日氛围的美感。另外,针对文章中描写的挂鸭蛋络子、空蛋壳装萤火虫等活动,让学生从小孩子的视角中出发,感知在端午节中,孩子们眼中的端午的氛围,感知传统文化节日中,小孩子们丰富的活动,体验到文章在描写中渗透出来的浓浓趣味,这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怀念,更是作者对自己美好童年的怀念。借助直观教学资源呈现以上传统文化活动时,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就變得更加直观了,即便是学生未曾有过如此丰富的传统文化活动的参与经历,学生也能透过直观资源想象感知。此时,学生在阅读中对传统文化的美感感知力增强,学生对作者在描写文章时的情感美也得以感知,在审美素养提升的同时,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就随之提升。

三、把握韵律,提升阅读美感

无论是古代诗词还是现代诗歌,其美感不仅体现在内容中,还体现在韵脚中。平仄押韵并且对偶形式的阅读资源,给人以朗朗上口的美感,阅读中的美感让学生在朗读中唇齿留香。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呢的方式既能够让学生体验阅读资源的韵律美、节奏美,还能让学生体验到其中的景物美、情感美。对此,教师在教学中便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开展朗读活动的方式,提升阅读的美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在《沁园春·雪》这一首诗歌的教学中,文章中的磅礴的气势和毛主席的伟大胸襟在文章中显露无疑。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通过有感情朗读的方式,让学生在朗读中感知诗歌的韵脚的押韵,感知诗歌中描写我国的壮丽山河和时代英雄,从中体味毛主席的坚定信念。通过朗读,学生既从文章的格式上体验到诗歌的美感,感知朗朗上口的诗歌给自己带来的愉悦的精神体验和审美体验,更从中的景物描写中体验山河的壮丽和伟大人物的豪迈心胸。

总结

阅读中,审美能力是帮助学生读懂文章、理解情感的重要条件。同时,审美能力的培养也有赖于优质阅读资源作为依托。对此,教师在教学中便可以通过细节分析、直观引入和朗读教学的方式展开,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李井泉. 初中学生语文阅读素养评价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

[2]王颖颖.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情感的渗透[J].语文学刊,2014(13):160-161.

猜你喜欢

审美能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艺术体操教学中提高审美能力的途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