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创新意识

2019-09-10刘国生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3期
关键词:创新小学数学教育

刘国生

【摘要】  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理念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数学新课标提出来了数学学习的目的是,学生能动手实践和自主探索,不能单纯的模仿。所以,再具体的教学时,数学老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鼓励学生提出新的看法,发散思维。教学方面的研究表明:兴趣和环境对认知有组织作用。所有,数学课上要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不能让学生觉得数学枯燥乏味,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小学生思维并不成熟,往往需要教师的引导。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创设关爱的环境和氛围,在教学中“爱”学生,宽容对待学生,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本文就当下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方法,希望能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教育 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3-153-01

21世纪的各行各业都在不断创新,是创新的世纪,包括教育行业在内,传统的教学思维可能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的脚步,无法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学生,因此教育也在不断改革,课程模式在不断创新,将创新意识引入教育之中,才是教育发展的出路。小学生是一群生机勃勃,对世界的一切都充满好奇的群体,蕴藏着极强的创新潜力,因此,在教师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应该努力发挥学生的创新潜能,这是教师的神圣职责。

创新即是人们对未知领域的兴趣,通过一定的努力,创造出新的事物或发表新的观点。这是人类创新的起点,对于小学数学教育也是如此,如果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是以前的讲座方法,抱着“老师是课堂的主人,老师决定一切”的态度,对现代的教育是不可行的。因此,老师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准,教学方法,更新思想观念。简单来说,就是教学的方方面面,让学生喜欢数学,培养学生全面的、独立的思考方式,为今后留下学习基础。

1.当前小学数学课堂存在的问题

1.1老师没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如今,很多老师仍然保留“填鸭式”教学法,一味的灌输知识,没有顾及小学生的智力发展现状,小学生处于潜力无限的状态,这时,应该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老师的课堂枯燥,无法让孩子提起興趣,是导致被动学习的主要原因。

1.2老师和学生之间有“距离”,很多老师无法放下架子和学生一同学习,教学时特别严肃,导致学生有问题也不敢问,无形中拉开了两者的差距,因此教师应该提供有亲和力的课堂,才不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1.3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机会,很多老师在讲完一道数学题后紧接着开始讲下一道,没有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学习完后,学生把问题放到了一边,这样这堂课的知识无法吸收,学生自然成绩无法提高。

1.4学生缺乏兴趣,如果学生对数学学科缺乏兴趣,就会被动学习,被动学习是无法学好知识的,因此教师要及时转变更新课堂教学,让数学变得“有趣”。

2.创新意识培养策略

2.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本质上来看,学生的求知欲来源于问题,只有知道问题的存在,学生才会去想办法解决问题,数学课堂要善于将数学书本上的问题转化为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求知热情,从而促进了学习动机。例如在教授平行四边形计算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将准备的好的平行四边形剪一下,看能剪出什么图形,看能否拼出已学过的图形,发散思维的办法,能加快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理解。这样,在老师创设的问题中,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还学会了创造,享受成功的喜悦,数学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

2.2经历建构过程,形成创新意识

传统的数学教学重结果,轻过程。学生只用被动的在那里接受知识的灌输,不需要独立思考。靠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而新的教学观念是:数学应该重视建构知识的过程,才能充分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探索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途径,这样才能有“再创造”的机会。同样在几何图形的学习中,一定要让学生懂得图形“重组”,“举一反三”来学习。

2.3、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应当注重内容的生活化,让学生关注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也是新课标的重要内容。数学知识要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促使学生主动探索,培养创新能力。在实际生活中,有一次15名老师带领60名同学去博物馆游览时,购票处写着:成人票50,学生票40,10人团体票一人35,这时该如何买票最省钱?在这种现实问题面前,学生一定或积极思考,在思考过程中,能联系到数学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学生的好奇心和挑战性被激发出来,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总之,在具体的教学中,应该时刻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鼓励他们去思考和探索,把创新精神落实到教学课堂的每个环节,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小结

希望每个教师都能认识到自己的使命感。意识到创新精神对学生将来的重要性,做出有利的引导,数学知识内容十分丰富,小学数学只是一个入门,数学因为逻辑思维严密的特殊性,有很多没被开发出来的新知识,所以数学蕴含着极大的创新潜力,在小学阶段,培养创新能力,也能培养出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老师应该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主,开发多种教学思路,增强数学的趣味性。

[ 参  考  文  献 ]

[1]何智尧.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亚太教育,2016(27):9.

[2]王金珠.小学数学教育学生创新意识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6(26):133-134.

[3]田花娟.试论在小学数学的创新教育中培植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一)[C].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2016:2.

[4]刘福艳.浅谈小学数学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中国校外教育,2013(34):101.

[5]杨海峰.要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小学教学参考,2008(21):147.

猜你喜欢

创新小学数学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