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内涵,优化高中历史教学措施

2019-09-10杨冠杰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3期
关键词:内涵高中历史措施

杨冠杰

【摘要】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当前学科教学对学生的培养方向和培养规格趋向更加全面、更加多元、更符合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有助于学生个体适应社会、获得更好的发展。从双击目标到三维目标,直至当前的核心素养,都在突破着传统教学思想,为当前的教学提供着更加明确的方向,同时也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高中历史核心素养构成及其内涵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几点优化高中历史教学的对应措施。

【关键词】  高中历史 核心素养 内涵 教学 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3-132-01

一、高中历史核心素养构成及其内涵

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包括历史时空观、史料佐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其中,历史时空观是要求学生能够在特定时期特定背景下分析历史事件或历史决策的意义,也只有在特定的时间和对应条件下分析理解历史,才是客观的、理性的,才能真正体验历史事件、历史决策的真正影响和意义。史料佐证要求学生能够结合自己已学的新知,能对历史史料进行辨析,能以更加真实客观的态度和方法对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和归纳,从中获取历史发展规律、探寻历史事件的意义。历史解释是要求学生要以史料为基础,利用已有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史料进行分析解释,能应用历史发展规律对其进行解释,从历史现状中剖析出历史发展的本源和深层次的因果关系。家国情怀是要求学生在和探究历史过程中,伴随之而生成的积极价值观和道德认知,包括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的积极情感。

通过如上核心素养内涵的分析,教师可以通过如下措施开展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高中历史教学优化措施分析

1.绘制时间轴线,梳理历史事件发展轨迹

历史时空观念的培养,首先要求学生在对历史事件的发展有明确清晰的时间节点认识,能明确历史事件发展的轨迹并从事件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时间节点中感知对应时间的历史意义,而不是以当前的眼光和历史背景分析历史。对此,教师可引导学生版通过绘制时间轴线的方式引导学生梳理历史事件的发展轨迹。例如,在“工业革命”这一历史阶段的发展中,教师引导学生将最初的纺纱机的发明作为时间轴线的开端,到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为端点,引导学生在时间轴线的基础上梳理知识脉络,从纺纱机这一技术革命开端,到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进一步扩大工业革命的影响,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蒸汽船(轮船),从最基础的纺织行业到最终的交通运输业的革命,帮助学生从时间轴线中探索工业革命对社会、对国家的影响。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跳出当前的生活环境,代入到相应的时代背景中感知了解对应的历史事件的发展意义。

如上教学过程后,教师进一步引入历史史料,借用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这一著作中的一段论述“就某一方面条件来说,在欧洲有比英国更好的国家——如荷兰和法国。但是,没有哪个国家具有英国这样好的综合条件……这些有利于条件合在一起,却形成了光辉灿烂的星座”。从这一段历史资料中,引导学生从中感知……中所指代的事件,帮助学生明确在工业革命背景下,英国占尽了历史发展的先机。随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站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分析:英国工业革命时期,中国的正处于怎样的发展阶段。对比之下,工业革命对中国产生着怎样的影响。通过如上教学方式,教师帮助学生学会从历史发展的轴线中建立时间观念,学会代入到时代背景中体验历史事件发展的意义。同时,引入的史料资源更让学生深化了对工业革命对英国重要影响的认识,从资料呈现中建立史料佐证素养。在此基础上,对比中外事件发生的时期和背景,教师帮助学生跨越空间界限,在对比中感知深化理解,学生的时空观念在此教学过程中得以建立,历史佐证素养得以提升。

2.引入历史资料,夯实历史素养

在当前的高考中,材料分析题是不少学生学习中的难点问题。之所以被称为难点问题,是因为学生历史解释素养不高,学生在不会对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进行分析解释,更不会抓住问题的重点对其细致剖析阐释。对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便需要加强这一方面的练习,通过历史资料的引入,帮助学生深化认知。例如,在《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战国时期我国思想家的思想和治国理政的主张,教师便可以从一些思想家的著作中挖掘整理出对应的资源,帮助学生理解感知。例如,教师引入道家“无为不治”的治国思想,引导学生分析这一思想对当时社会发展的影响;教师引入“省刑罚,薄赋敛,深耕易耨”,并引导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的新知,推测其是哪位思想家的思想,分析其对应的思想主张;引入“以法为教,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引导学生分析其对应的思想内涵,并推测对应的思想家及其思想主张。通过如上史料资源的引入,教师帮助学生理解并解释相应的思想内涵,更从中体验我国战国时期丰富的思想成果,帮助学生认识我国历史发展中思想家曾给我国留下的宝贵的思想财富,从中培养学生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这一教学过程,学生的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被同步培养提升。

总结

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提出,为当前的教学提供了诸多教学优化指导措施。对此,教师需要把握高中历史学科的深刻内涵,并通过绘制时间轴线和引入历史资料等措施,培养学生完备的核心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齐利宇.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21):52-53.

[2]马晓伟.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历史作业设计探讨[J].亚太教育,2019(05):7.

[3]李文巍.核心素養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核心概念联想教学[J].中学课程资源,2019(05):32-35.

猜你喜欢

内涵高中历史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木木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