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读写教学中发展逻辑思维

2019-09-10吴彩霞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3期
关键词:读写教学逻辑思维

吴彩霞

【摘要】  思维的发展与提升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之一,但不少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与能力亟待提高。笔者经实践认为,在读写教学中进行逻辑思维的序列化训练,对提高学生思维的准确、深广很有效果。

【关键词】  逻辑思维 读写教学 序列化训练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3-130-01

高中语文教学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痛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这一核心素养,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相对滞后,学生太欠缺逻辑思维方面的训练。对此,笔者作了一些探索。

一、编写逻辑思维训练校本教材

我们还在使用的粤教版教材里没有逻辑知识短文。为此,笔者编写了《议论文逻辑思维训练序列》校本教材,编写了十八讲的内容,有概念的辨析与运用、三种判断的运用、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批判性思维、辩证思维、层进式思维、让步思维、转折思维,因果分析法、例证法等,供议论文的写作教学使用。

这本教材介绍了逻辑思维常识,总结了本人的实践,借鉴了别人的经验,既有理论指导,又有操作性强的训练题,由浅入深地形成序列,减少了之前作文教学的随意性:碰到什么题目就写什么作文,“就事论事”被作文题牵着鼻子走,作文指导课不成体系,没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把校本教材印发给学生,方便学生对照自己作文修正所犯的逻辑错误。在许多发达国家,逻辑是作为一门课程来学习的,温儒敏教授也指出新高考“另一个变化就是考逻辑思辨。……未来,高中语文也专门有逻辑思维这块内容。”

二、作文讲评中指导学生辨析核心概念

概念的辨析是一个具有全局性的关键问题,学生作文中出现的许多偏差都是由于没有清楚地界定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引起的,我很注意指出学生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

譬如在“断舍离”材料作文中,有学生把“断舍离”的对象错误定位为杂念、消极情绪、事情之类,有的对核心概念不能一以贯之。有的仅用某个实物(如手机)来替代其上位概念(物质),未能论及问题本质。有的完全离题,跑到“换个角度,世界会更美丽”“放开自己”“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有舍有得”等不搭界的方向。有同学不赞同断舍离的观点,却不懂针锋相对,变成了自说自话。

我结合本次作文题又给学生讲解如何去阐释区分概念的内涵、外延,比较辨析相近、相反

等概念,概念的限制和概括的方法,并让学生按照所教的方法去修改或重写作文,把修改前后的文字展示出来,不少学生恍然大悟。

三、在阅读教学中训练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注重分析过程的思维,对于他人或自己的观点都要有一个质疑、论证的过程,并非纯粹是为了“找茬”、“挑刺”,也并非是要当“愤青”,大胆质疑小心求证,是一种可贵的思维品质。

批判性思维的营养,有时可以直接从作品中汲取,如学习鲁迅的作品,要注意学习他针砭时弊臧否人物的尖锐,论证的深刻,这一点大家都有共识,笔者就不再赘言。前不久我在执教毕淑敏《我很重要》一课时,这样设问:作者强调“我很重要”,话从何说起?话题有没有针对性?针对的是什么?为了推翻一直以来的对于普通个体的错误观点,作者分析论证过程是怎样的?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课堂上同学们讨论得很热烈。我布置的课后作业是:批判性思维是一种理性的、自觉的、科学的思维方式,对于传统的、权威的或流行的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请提出自己的看法。同學们真的提出了对一些观点的批判。阅读教学,教师不仅要教通常意义上的“字词句篇”,更要引导学生学习作家思考问题的态度和方法,提升自己的理性思维能力。

批判性思维能力还可以从对作品的批判性阅读中去训练。现在,国家提倡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正确的读书方法应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所扬弃。譬如,在研读古代经典时,对于原典该如何理解,后代各派学者的注释是否都可以采信,自己又有何与之不同的新见解,哪些观点在当代已经滞后,哪些观点还对当代生活有指导意义,这些问题都需要用批判性思维的眼光去思考、讨论、辩驳。笔者在执教先秦诸子散文时,就引导大家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去讨论相关作品的价值。在教《诗经·邶风·静女》时,让同学们讨论这样的问题:你觉得教材中插图上的女子形象如何,她与诗中描写的静女形象一致吗?你认为“静女”的“静”字该作何解释?同学们认真观察、读诗后,果然发现插图上的女子与诗中的静女形象并一致,继而兴致勃勃地进行深度阅读。教师引导学生把深度阅读延伸到写作,这个过程就是批判性思维的训练过程。

四、在时评读写中提升理性思维

理性思维的训练,需要时常有可供思考讨论的话题、事件,常读些时评对思维提升有帮助。现在媒体很发达,有百家争鸣的味道,对同一个新闻事件,不同的评论者有不同的观点。现在自媒体的文章很多,良莠不齐,有的甚至范了以偏概全、立非所驳的逻辑错误,而这恰恰给我们提供许多学习理性思维的正反材料。

我每周都会精选时评编印给学生读,对一些热点新闻组织大家评论、写作,指导他们运用逻辑思维去理性地审视事件本身,分析各种评论是否站得住脚,从而确立自己的观点。譬如,对女教师高铁门事件、崔永远举报范冰冰事件、文明互鉴与文明冲突之争等,同学们辩论得很热烈,辩论后同学们动笔写下自己的见解,强调要注意逻辑思维的准确性、条理性、要有理有据,以及要注意思维的层进、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 参  考  文  献 ]

[1]狄马,余党绪.《关于“批判性思维与写作教学”的对话》  .

[2]俞瑾.《理论素养的提高需要一点逻辑——对中学语文课本删去逻辑知识短文的一点异议》,《江苏教育》1989年第3期.

[3]殷海光.《逻辑新引:怎样辨别是非》,上海三联书店,2004.

猜你喜欢

读写教学逻辑思维
小学高年级语文读写教学的意义与策略研究
小学高年级语文读写教学探析
浅析例题法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应用
通过认知规律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刍议
浅析高中数学解题方法和技巧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师生“齐读共写”感悟小语教学的幸福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