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小学生数学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2019-09-10朱家健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3期
关键词:阅读理解小学数学教学

朱家健

【摘要】  数学阅读是学生通过使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阅读材料,构建数学意义和方法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小学数学里,数学的理解能力是将来学习数学的基础和前提。在阅读数学的过程中,学生要培养出主动获得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发散思维,学好数学用语,因为数学语言不像语文阅读,如图形、符号等,必须通过阅读数学文本来加强。因此,在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时,决不能仅仅局限于语文教学,还必须加强其它科目的学习。对比来看,数学的阅读相对来说比较枯燥,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目的,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运用能力。本文将重点探讨小学生数学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阅读理解 小学数学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3-113-0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应当包括数学阅读能力、数学应用能力和数学探究能力。”虽然如此,但现实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阅读理解能力只被当做成语文老师的事,忽略了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阅读能力低下,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的发展。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值得每一名老师关注的问题。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因为首先要读懂题目才是做好一道题的基础,当学生读不懂题意时,学生只会被责怪“语文是不是没学好?题都不读?”。这样的教学效果值得反思,是不是在数学教学时只关注解题步骤,忽略了题目阅读和提取题干之间的信息,忽视了数学理解能力的培养,使得教学效率低下,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习兴趣,加强小学数学阅读能力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论是学什么,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才能引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快乐的接受学习的数学知识。学生往往会因为惯性思维觉得数学非常单调,不像语文和英语那样有情境,读起来很有意思,因此在教授数学知识时,也可以选择典型素材,由老师主动创建数学情境,用来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热情,甚至能爱上数学学习。

比如,在“余数”知识的教学中,单纯讲数字会让学生产生厌倦心理,难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这时,教师可以创造性的利用多媒体,积极主动的了解故事原由。又如在“容量与升”的教学中,首先拿出两个杯子,给学生观察,在课堂上指出那个杯子盛水多,哪个杯子盛水少?然后自然的引出杯子的容量知识,让学生主动去看课本上的知识点,容量这个单位在生活中的运用,告诉大家以后可以多多观察生活中的水杯容量,从而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加强数学阅读方法指导,提高教学效率

小学数学的知识由于都在概念层面上,主要是运算法则和数学公式、应用题的解答,从这几个方面入手,谈谈具体实施:

1.找出重点、难点理解内容,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研究表明,小学生数学能力差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不能正确理解题意,因此,在引导小学生读的时候,要有意识。有目的的针对每一个难点“符号”、“公式”“定义”进行讲解,找出重点题目进行剖析,将重点例题中的每个词的意思分析一遍,在让学生读,将书面语言转换为口头语言,最好能达到独立理解题意的程度,在平时课程中潜移默化的渗透这类题的分析方法。当然,方法可以学语文那样,圈住重点“字”、“词”、“公式”等,例如,一道题目里“小华从家到学校要步行15分钟,每分钟70米,那么一个来回走了多少米?”这样的题目。关键在于“来回”,只要理解了“来回”就能解决问题。说明了找对关键词的重要性。

三、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数学老师讲题,很容易造成一种“独角戏”的局面,就是老师在黑板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听着听着学生就走神了,加上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往往一题讲完,学生一脸茫然。因此面对这种问题,老师可以将机会让给学生,找出一个代表来读题,或者学生自己读,并找出关键字,这样学生能集中注意力,学习的效果会更好。

在教低年级时,教师可以适当阅读示范,指导或带着学生来读题,往往我们能发现,学生不会做题的首要原因就是根本没弄懂题目在讲什么,因此在教授应用题时一定要先让学生弄懂题目意思,再去做题,学会处理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四、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

良好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提高速度,提高学习效率,节约学生和老师的时间。

在实际的做题过程中,作为老师常常会发现学生题目读一半的错误,还有各种稀奇古怪没读题的错误,例如“往返”应用题,会有忽略往返要乘以2的问题存在。很对漏看和错看的现象,教师应当针对训练,让学生读题不要只读一遍或只读一半,圈出关键字,细心写题,写完了也要多通读对比,有助于培养学生写完查验的习惯培养。

小结

俗语言:“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作为小学教师,面对正在数学学习基础阶段的学生,在新课改正如火如荼进行的形式下,如何让他们更好的学习数学,是每一名数学老师重点关注的。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时,我们不仅要只注重教学目的,还要注重教学效果,让小学生理解阅读能力的重要性。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其实学习的方法融会贯通,只有学好方法,才能打下学任何知识的基础,阅读也是作为一门方法能力,是小学生应当具备的科学素质,良好的阅读能力能积累丰富的知识。总之,身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学会重视问题,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素养。小学数学课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几道应用题,或者几何体,而是一种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我们每一位数学老师应当明白身上的教学责任,将数学学习视为一种文化,为学生将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 參  考  文  献 ]

[1]阮红丽.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N].发展导报,2019-01-18(019).

[2]李凤玲.小学数学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1):167.

[3]孙宝霞.小学数学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5(17):43-44.

猜你喜欢

阅读理解小学数学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探究
刍议英语阅读理解讲评课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