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分析

2019-09-10史晓纯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3期
关键词:渗透分析情感教育应用策略

史晓纯

【摘要】  我国课程改革中显著突出了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教育者们的关注点也不再只是学生的知识水平,渐渐过渡到各方各面,致力于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同时,更好地服务和回馈于整个社会。情感教育是整个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信念、情绪以及情感教育。将情感教育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之中,对于我国教育的发展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语文教学 情感教育 渗透分析 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3-106-01

随着时代发展的层层递进,随着文明进程的步步深入,培养学生的个体化发展,促进社会呈健康状态推进是我国现阶段教育事业的主要任务和目标之一。大部分初中生的心理和生理都处于一个迅速发展的阶段,需要教师正确有效的引导,将情感教育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之中,有利于顺应学生发展的规律,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体验。

一、利用情感教育营造初中语文教学氛围

情感教育是整个教育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利于提升学生自身情感调控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体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是实现情感教育良好展开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初中语文课堂高质量运行的重要途径。想要更好的利用情感教育营造初中语文教学氛围主要离不开三个方面:首先,教师需要增强自身的情感素养,教师不仅仅是初中语文教学的设计者,也是整个情感教育的引导者,以自身的能力去感染和带动学生,从而产生情感共鸣。其次。教师需要与学生一起挖掘和深化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因素,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并作用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之中,促使学生健康成长。最后,需要在教师的带领之下将挖掘出来的情感因素与初中语文教学牢牢联系在一起,通过文章的字、词、句、语段乃至整篇文章,让整个课堂建立起一致的情感基调,升华文章内容,烘托出浓厚的情感教育氛围。例如,教师在讲《散步》这一课时,就可以带领学生去挖掘其中的情感因素,教师可让学生感悟亲情的温馨来渲染整个课堂的氛围。通过情感教育氛围的建立,拉近学生、教师与作者之间的距离,感受一家人互敬互爱的和谐气氛,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利用共情的力量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利用情感教育创建初中语文教学情景

情景是语文教学中曼妙的、神奇的充满吸引力的存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作品之中的每一个声律、每一个气韵都是作者情感的缩影。对于初中生而言,大部分学生的心理都还处于一个尚未发展完全的状态,因此,需要教师有目的有效率的对学生进行引导,揭开作品背后神秘的面纱,利用情感教育还原作品背后的真实情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的认识作品,走进作者内心,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例如,教师在讲《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时,可以带领学生从字词出发,一步一步去还原诗词背后的情景。这首小令采用列锦的修辞手法,每一个名词都含着独一无二的韵味。“枯藤”、“老树”、“昏鸦”,极尽荒凉与苍茫,“古道”、“西风”、“瘦马”,谁人能不斷了心肠。通过这样的秋景,让学生们更好的去体会词人背后的孤独、寂寥和伤痛,从而加深学生对于这节课的记忆和印象,深化学生的情感领悟,促进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优质展开。

三、利用情感教育改变初中语文教学主体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之中,采取的教学方式大多是教师讲,学生被动的去记忆去吸收的方式,在这样固定模式长期的限制之下,限制学生想象的空间,影响了初中语文课堂的发展。在情感教育这一基础之上,教师需要以当下教育的理念为核心,采用丰富的教学方式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促进学生综合化发展。例如,教师在讲《春》这一课时,可以首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与春有关的图片或者是视频,展示内容可以是草、花树、鸟儿、雨以及风筝等,然后引导学生根据展示的内容发表自己的感悟,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加深赞美春天,歌颂劳动力与希望的情感体验。

四、利用情感教育联系初中语文教学实际

教育事业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要让学生更好的服务于整个社会,而语文这一学科更是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充分应用情感教育,促使学生将课堂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作用并且推动学生终身性学习意识的发展。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之中,要关注和重视学生的发展规律,要充分利用教材本身,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有利于健康教育的开展,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理解,有利于学生更健康更持续的成长和发展。例如,教师在讲《背影》这一课时,可以首先对这篇作品进行初步讲解,帮助学生刻画出八年前作者与其父亲在浦口车站分别时的场景,然后重点讲述作者父亲的背影,以此将一个深沉的慈父形象深深的印刻在学生的脑海之中,加深学生对与本文中描述的父子之情和思念之情的情感领悟。然后衍生到学生本身,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就自己对“父亲的背影”这一主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联系学生实际,增强情感感悟,完成学生从语言积累、理解作品到实践能力的提升与应用。

五、结束语

在新时代新形势的教育背景之下,我国课程改革明确了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性。将情感教育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之中,是渲染教学氛围、构建教学情景,尊重学生主体以及联系学生实际生活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提升课堂整体的效率和质量。致力于学生个体化的发展,致力于社会性情感品质的培养,致力于增强学生的情感调控能力,是促进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和目标。

[ 参  考  文  献 ]

[1]梁佩茹.初中语文教学情感教育的渗透[J].中华少年,2017(36):70-71.

[2]孟利,赵宏祥.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情感教育的渗透探讨[J].课外语文,2016(8):67-67.

[3]唐凤丹.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情感教育的渗透探讨[J].快乐阅读,2016(12):20-21.

猜你喜欢

渗透分析情感教育应用策略
谈化归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分析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基于高校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渗透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