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德师风引领校风建设的风向标

2019-09-10杨扬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3期
关键词:师德

杨扬

【摘要】  追溯我国教育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古代采取的是师德相承的私塾式教育方式 ,那时所谓的校风 ,实质上就是师德师风 。也就是说在传统的私塾教育方式中,校风和师德师风是统一的、一致的、高度回归的。近代我国开始引进西方的学校式教育方式 ,校风不再是每个老师的个人师德师风,但师德师风对学校校风的影响自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师德师风实际上是引领校风建设的风向标,是校风的主体组成部分。

【关键词】  师德 师风 校风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3-105-01

何谓师德师风?“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从事教育职业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师风,即教师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等精神風貌的总括,是师德的表现形式和载体。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学校教师面向社会,服务于千家万户,师德师风建设不仅是行业问题,还是与政治、国家前途命运相关的重大问题,教师形象不仅与教育自身有直接的关联,而且它还牵涉到地方形象、民族形象,对整个社会两个文明建设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抓好师德师风建设,一是要树立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观。教师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做人,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早在三千多年前我国著名的大教育家孔子的《论语》一书看,孔子对学生主要进行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生怎么做人、做事。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在其著名的《师说》一文中提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对老师的工作作了精辟的阐释和准确的定位,他把“传道”放在首位。传道,按现在的说法,也就是育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授业,也就是传授专业知识,是排在第二位的。当然,在基础教育阶段,受到中考、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教师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知识的传授。但是,育人仍然是第一位的,人首先要会做人,然后才能做事。学校为此定期对每年的班主任与青年教师进行培训,请专家开设讲座,到示范学校进行观摩学习,鼓励年轻教师参加班主任技能大赛等活动,通过这一系列专题或主题活动,为青年教师搭建了职业道德提升的平台,形成了良好的、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增强了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提高了青年教师的爱岗敬业的意识,凸显出奋发有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一、是要完善知识结构,夯实教学基础

广博的知识结构和深厚的专业知识功底,是教学的基本功,也是师德师风的主要组成部分。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之所以以研究哥德巴赫猜想作为终身的事业,并作出了卓越贡献,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著名学者王亚南做他的中学老师,介绍了哥德巴赫猜想这一当时世界级的科研课题,启迪了陈景润的心灵。如果不是著名学者王亚南是他的中学老师,陈景润可能要到若干年之后才能知道什么叫哥德巴赫猜想,他的思想就可能受不到启迪,我们很可能因此而失去一位数学天才。因此,老师的知识是否广博、功底是否深厚,对学生的学习风气影响至关重要。我们欣喜地看到,近年来不少名牌大学的本科、研究生加入中学教师行列中来,为中学教师队伍注入新鲜的血液,促进了中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然而我们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是我们正处在知识爆炸时代,人们必须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知识,学习新知识。由于我国教育制度的问题,即使是博士、硕士毕业,其知识结构与邓小平要求的“三个面向”的需要仍有相当大的距离。毋庸讳言,目前确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的知识、水平与教学不相适应。为此,有些学校除了定期对现有教师进行培训,选送到示范学校进行培训等具体措施外,还要在建立改革教师队伍的优胜劣汰制度上下工夫,定期对教师的专业知识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教师的晋升、评优挂钩,对考核结果不合格进行诫勉谈话。

二、是要培养良好的教学、科研风气。

从目前的情况看,教师队伍中存在着浮躁情绪,易懈怠,不思进取,吃老本,对本学科当代的最新成果不甚了了,不去学习、研究,满足应付工作,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乃至教育事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设一支有良好教学、研究风气的教师队伍。教学科研是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基础,只有真正认识了教学的本质牲,掌握了教学规律,才能把握教学改革的方向、进行有效地教学改革。在教学中发生的问题,大多是我们的教学行为违背了客观的教学规律。同时,教学科研有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从事教学科研是一种依照严格的科学程序进行的创造性的认知活动。通过这种活动不仅提高了对具体问题的认识水平,且还能使我们养成实事求是与克服困难的精神,周密、精细和科学高效的工作作风,尤其可贵的是,可大大提高我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使我们的智力得到较全面的发展。教师素质的提高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而且也是培养骨干教师造就一代名师的基础。

教师在学校中的重要性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习近平主席对全国广大教师提出了“三个牢固树立”的殷切希望:“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加强学习,拓宽视野,更新知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成为业务精湛、学生喜爱的高素质教师;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作出贡献。”而教师之所以重要,关键在于教师能以自己的师德师风影响、引领学校的校风,而校风恰恰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因此,加强校风建设的关键是要抓好师德师风建。

[ 参  考  文  献 ]

[1]陈学忠.大力弘扬优良师德师风的实践和思考[J].南方论刊,2008,2.

[2]许晓曦.师德师风建设是引领校风建设的一面旗帜[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1.

[3]周杰.从文化视角谈高校师德师风建设[J].高等农业教育,2012,8.

[4]陈新建,王志红.论中学地理科研的地位与作用[J].开封教育学院,2001,9.

猜你喜欢

师德
致良知与师德
致良知与师德
弘扬高 尚师德
审视“言说的师德”
闾彬:师德建设应实现“四化”
师德沦丧者不配为师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师德“红线”持续发力还需多方努力
师德一票否决制实施的生态价值、困境与破解路径
师德考核“落地”才有效